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學術不是人品,也不是思想

學術不是人品,也不是思想

原標題:學術不是人品,也不是思想



在「海上博雅講壇」上,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葛劍雄主講了題為《學術與人生》的講座。

其間,他就不久前發表的《被高估的民國學術》一文引發的爭議,作了進一步闡述。


前幾天我在上海的報刊上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作《被高估的民國學術》。


在我的微博里,有90%左右的人對這篇文章表示不同的看法,但他們的看法很多是文不對題的。


有的人說,民國時候思想多自由呀。

可是,思想自由就是學術水平高嗎?


我看未必。


還有人跟我辯論說,你們有民國那些高潔的人品嗎?


人品跟學問也是兩回事。


我早在20多年前就寫文章質疑過人品跟學術成果的關係,有的人說「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我就問他,汪精衛做了漢奸以後的書法是不是就明顯變了呢?是不是就不好了呢?寫詩的人都稱汪精衛的詩作得很好,他做了漢奸以後有些詩也不錯。

如果再聯繫到具體的人,學界曾經一度否定王國維,說他思想保守、抵製革命,現在反過來又有很多人讚揚他,但是不管你讚揚也好,反對也好,他的學術成就都不會因此受影響。


所以我覺得我們今天討論學術至少應該分兩個層面,一個人的「學」——學問、做學問的態度,甚至人品,當然也包括他的思想,這是「學」。


什麼是「術」呢?


「術」就是怎麼樣把他的「學」轉化為客觀存在的,能夠影響社會、能夠傳至後代,至少能夠記錄下來的這樣一種產品。


有句話叫「不學無術」,學也沒有,術也沒有,這就完了。

但是有沒有「不學有術」呢?


有沒有「學而無術」呢?


都有。


比如我們現在讚揚某個人學問多好,但是因為客觀的原因或者主觀的原因,他沒有產生任何成果,那麼還不能算學術。

比如大家都讚揚陳寅恪先生,因為他懂十幾國語言,這是他的學,不是學術。學術的話我就看陳寅恪先生留下的論文、著作,他講隋唐制度很了不得,講得比前人都透徹,但是從這個論文里我看不出懂多種語言對這篇文章有什麼幫助。


真正對學問有貢獻的話,那麼他應該把這些體現在某一門學術上面。


這是為大家,不是為他自己。


所以歷史上真正對學問貢獻大的人,像司馬遷這樣,哪怕條件艱苦,他也把所有能寫的都寫下來,把所有能做的都做下來,留給後人。


我們對《尚書》有比較詳細的了解,是因為有人把比較早的文字傳承下來,我們應該感謝一位也許當時並不是一流的學者,他是誰?


伏生,山東人,秦始皇時代的博士,而且他這個博士就是專門研究《尚書》的。


秦始皇雖然燒了外面的書,但是官方的書他是不燒的,不僅可以保留,而且有人專門去研究,伏生就是研究這個的。所以秦朝亡了以後他把書藏起來,藏在牆壁里,同時他怕這個書毀掉,他就把它全部背了下來。果然,等到戰亂過後,藏在牆壁里的書找不到了。終於,在他90歲的時候等到了漢朝派來的官員,來聽他背書,他的口齒不清了,由他的女兒給他當翻譯,結果《尚書》的文本留下來了。


也許在那個時代,秦始皇身邊學問比他高的人多得是,但是他們都只是自娛自樂、自我欣賞,或者在當時博得一個高名。


如果沒有人去做這種具體的事情,那麼這個文脈就斷了。


學問跟人品當然也有關係,但是並不是人品好的人一定學問好,一定學術好,這是兩個概念。


所以為什麼我們現在討論前人的學問經常會捲入到無謂的爭論中去,就是因為大家的標準不同。


有人反駁我,民國時那些人比你們現在這些人強得多。


我說,這本身是一個主觀標準,不是一個客觀標準。但是就客觀標準來講,我今天比較這個人或者這個階段的學術,我只看他們產生的成果,而不是簡單講人品,更不是簡單講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史教學與研究 的精彩文章:

【觀點】今天中國不能品著《甄嬛傳》和《武媚娘》來和現代世界相處

TAG:美國史教學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