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穿越千年繁華的臨清古城

穿越千年繁華的臨清古城

神的傳說

 讓我們做得更好

譚詠麟 

00:00/04:21

題 | 穿越千年繁華的臨清古城

文 | 王藝 張莉

一棵古槐,將鄉愁幻化成樹蔭;一通石碑,將歷史銘記于田野。

「因河而興,因河而衰」,這句話用在臨清(今臨西縣)再貼切不過了。隋唐運河、京杭運河都曾經流過今臨西境內,分別創造出鼎盛於唐、宋的古臨清,繁盛於明、清的古臨清,縣治所也隨著運河的改道而東遷。

現在,我們正站在臨西倉上舊村址一棵古槐下,腳下是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認定的「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古臨清縣城遺址。

倉上古槐植於何年已無從考證,村人以「元槐」稱之。元槐高近三米,兩人合抱,樹榦中空,冠如蓋。早春時節還未萌發,可以想見枝繁葉茂時當蔚為壯觀。倉上村,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北遷新址,特意將古槐留下,並於近旁新植一株幼槐。

滄海桑田,風起雲湧。幼槐伴古槐而立,聽它講述千年間大地上忽而飛檐斗拱,民舍儼然;忽而河水泛濫,一片汪洋;忽而良田萬頃,歌舞昇平。

倉上是古臨清的發源地。從後趙建縣到金天會五年(1127年)縣治所東遷20公里至今臨清舊縣(原堂邑地曹仁鎮),古臨清先後有近800年的時間建治於今臨西縣倉上村東一帶。

隋代,在漢屯氏別河等河流基礎上,經今尖冢、倉上西、鄭樓一線開鑿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永濟渠)。城依水而建,民擇水而居,永濟渠沿線自然地萌生出一批「明珠城市」,北魏所建的「古臨清」便是其中一個,一時間街巷繁華,風景如畫。

「臨清古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塊普通的黑色石碑標識著掩埋於地下的歷史。考古,就是把壓縮在泥土裡的歷史發掘出來,舒展開來,找尋先輩的種種真相。考古是一種返鄉,難免有歲月的唏噓,但看到過去的輝煌時,更多的是歷史的詩情、想像的愉悅。

今天的考古調查表明,「古臨清」古城地理條件優越。西、北兩面依永濟渠和鯀堤,東傍漢屯氏別河(故道),城中間有戰國時所築趙、齊間的古驛道,城中有驛站,城外有烽火台,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古臨清城西北角的永濟渠北岸(原倉上蘋果園處),因「單堤陡岸,臨河無波」的特殊地理形勢,逐漸形成了一個繁華碼頭。唐、宋時期車來船往,貨物雲集,繁忙異常,素有「小江南」之稱,古人評價極盛時期的臨清時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除去兩京,就是倉上。」

唐代的縣分為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前兩等為京都長安、東都洛陽所轄縣,其餘的以「戶口多寡、資地美惡」為標準劃分。當時臨清為望縣,相鄰的永濟、館陶為緊縣。

逝者如斯,不舍晝夜。腳下這古老的塵土,覆蓋著的俱是隋、唐時期的城牆、屋脊。古臨清城池廣闊、街道整齊、市井繁華。袤六華里,廣三華里,總佔地十八平方華里。城內東西路從北往南數,至少有寺(凈域寺)後路、寺前路(今臨西南環路)、文廟路、官倉路、衙(臨清古縣衙)後路、衙前路六條大路。以鐘鼓樓為中心的南北大街縱穿,把城內數條大路串起來,再加上古驛道穿城而過,其交通可謂四通八達。

城內有縣衙、鐘鼓樓、文廟、武廟、奶奶廟、縣官倉、凈域寺等建築星羅棋布,私家園林點綴其中,店鋪林立,鱗次櫛比。明朝詩人李東陽有詩曰:「十里人家兩岸分,層樓高棟入青雲。官船賈舶紛紛過,擊鼓鳴鑼處處聞。坼岸徑流到此回,濤聲日夜響春雷。城中煙火千家集,江上帆檣萬斛來。」古城內建有清化坊、南崇化坊、北崇化坊三個坊區,商業區多集中在奶奶廟周邊。鐘鼓樓居於全城中央位置,夜深人靜之時,鐘鼓之聲可傳十數里。

縣衙遺址中間的南北中心大道至今尚存,路基堅韌,水浸不蝕、杴鏟不動、洛陽鏟鑽而不透,不知當時以何種方式處理。此處出土文物有南北朝或以前的陶碗、陶罐、陶紡輪等陶器皿,有唐代的三彩陶、邢窯碗盤、虎頭瓦當等。出土最多的是宋代遺存,磁州窯、臨汝窯、湖田窯、定窯、建窯等名窯的碗、盤、枕、罐、燈具、文房用品等。

古臨清在經歷了北魏、隋、唐、五代、北宋數代600多年的繁盛之後,北宋末年因水患頻發,日漸蕭條。縣治東遷後,因為元代大運河的截彎取直,古臨清又迎來了一次繁榮昌盛,一度成為全國33個大城市之一,江北五大商埠之一,以「軍事要地、漕運咽喉、商業都會」著稱於世。

過眼煙雲,一飄而散。如今,臨清古城遺址僅有幾處殘破的城牆,就是殘破,也可想見昔日工程之浩大。殘垣與古槐遙相凝望,使人忍不住發一點點思古之幽情,信口謅詩一首:「古槐碑刻夕陽中,亭台樓閣跡已空。檣櫓雲帆隨夢去,惟留田疇對春風。」

臨清古城已經成為臨西人心目中的一個文化符號,僅有的歷史遺存愈發顯得珍貴。在古城遺址南三四公里處,有一處龍潭寺遺址。龍潭寺始建於初唐,泯於清中期。2015年,潭腿後人在古龍潭寺遺址上重建了佔地150平方米的潭腿祖師殿——崑崙殿,供奉潭腿創始人崑崙大師。殿不大,很新,彷彿擔不起千年的傳承。殿前廣場上的幾通石碑古樸、滄桑,一筆一划記錄著潭腿從無到有,從鼎盛到銷匿,從重出江湖到再度昌盛。

臨清潭腿是五代時崑崙大師隱居古臨清(今倉上村東)龍潭寺創立的一個武術派別,因龍潭寺的「潭」而得「潭腿」之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北宋初年有一次全國規模的武術比賽,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所創立的「太祖長拳」當仁不讓成為第一,第二名就是「臨清潭腿」,自此武林中有了「南拳北腿」的說法。

據潭腿歷代掌門口耳相傳,崑崙大師原是後周一員武將,揚州兵敗後,以「自焚其身」為幌子,順隋唐大運河逃至龍潭寺落髮為僧,創立門派。因此,潭腿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攻擊性,講究「手眼身法步」協調一致。清中期,龍潭寺遭兵焚,在發源地銷聲匿跡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北京武協成立了臨清潭腿研究會,如今潭腿已被列入省級非遺保護目錄,去年3月,臨西舉辦了「崑崙大師杯」中華潭腿傳統武術精英賽,參加者眾。

有水有潭必有灘。在倉上西南,侯寨東北部,原來是一個百畝大的窪地,窪中常年積水,水清見底,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此地人稱「白水灘」。時過境遷,白水灘因河水逐年泛濫淤積,已經夷為平地。作為唐宋時期的一景,這裡是著名京劇武生短打戲《白水灘》的故事原生地。

北宋年間,白水灘西南五六里的地方,有個村莊叫史庄。史庄有位青年叫史玉郎,因為排行十一,又叫十一郎。十一郎力有千斤,為人正直,愛打抱不平,是個血性男兒。一日,他走到白水灘見惡棍「青面虎」正對一過路女子圖謀不軌。十一郎見狀,怒火中燒,上前攔阻。一番打鬥後,「青面虎」狼狽而去。

十一郎的故事在倉上一帶廣為流傳,被後人改編成了京劇劇本《白水灘》,將宋代臨清寫成了明代臨清。成為一出久演不衰,深受歡迎的傳統劇目。同時,臨西還是京劇《陳三兩》《白綾記》的故事原生地。

歷史的遺迹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天天被磨滅,古老的傳說一天天被淡忘,輝煌的歷史越來越遙遠,這塊有著797年建縣歷史的土地漸漸走出人們的視野,被新的歷史湮沒。作為文脈深厚的千年古縣,臨西縣正在陸續編撰出版一套大運河文化系列叢書,目前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清淵磚瓦研究》,《運河故事》已經定稿,《臨西碑刻》正在編輯中。倉上村也編纂了臨西縣第一本村志,在序言中他們寫道:「我們有必要記載下歷史的文獻,留住昨天,留住今天。歷史是根的縮影,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會有一個深深的根在牽連著,挂念著。」

尋訪臨清古城半日,所見不多,所思不少,心情由興奮轉為惆悵。時間鐵面無私,終究都會過去,補救之道是以記憶為資本。與其以「前不見古人」為恨,不如退一步,滿足於隔千年而共遺迹。臨清古城治所東遷743年後,倉上再度成為一個縣城所在地——今天的臨西縣城。這也許是歷史的一種巧合。作為「運河城」的臨西正在新時代創造著新的歷史輝煌。

本文原載於《邢台日報》2018年5月5日「百泉」

往期作品

如果你喜歡本文,歡迎分享朋友圈

公號轉載需授權

微信公眾號:邢雲

人物專訪

散文隨筆

評論解析

經典薦讀

邢雲|行雲流水悟從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邢雲 的精彩文章:

TAG:邢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