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實用!買衣服別只看價錢,吊牌裡面還藏著秘密……

實用!買衣服別只看價錢,吊牌裡面還藏著秘密……

GIF

在商場選購衣服時

不能只看顏色和款式

還要注意標籤上的信息!

看等級

產品等級是判定質量的重要指標,這個也是有國家標準的,和安全等級不一樣的是,這個主要是對色牢度,縮水率、瑕疵數等的指標。產品質量等級是反映產品質量級別的信息,包括優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等。

看安全技術類別

服裝有A、B、C三個安全技術級別,通過吊牌看衣服的安全級別:

A類是能讓2周歲以內嬰幼兒穿的;

B類是能接觸皮膚的產品;

C類是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嬰幼兒用品必須在使用說明上標明「嬰幼兒用品」字樣。如果發現內衣上標著C類或者標著「合格品」,則不要購買。

看衣服成分

成分就是說明這衣服是用什麼材料做的。一般大家在冬天的時候會更在意這個,像毛衣和大衣會標的比較多。

不同材質的含量也會影響手感、彈性、是否保暖、是否起球有靜電等等,但是面料的成分並不絕對地決定了一件衣服的價值,選購的時候可以作為參考。

看顏色的深淺

買內衣和嬰幼兒衣物時建議選擇淺色的。

看型號

我們大多數人買衣服只看標籤上尺寸型號,S、M、L。但是有時候卻不是那麼合身,這時候就要參考身高和胸(腰)圍了。

比如「165/84A」165表示身高,84表示胸圍,A表示體型。在中國,用Y表示「偏瘦」、A表示「正常」、B表示「偏胖」、C表示「胖」。

看洗滌說明

洗滌標識須按照洗滌、晾曬、熨燙等順序標註,如果衣服吊牌上沒有洗滌說明或是洗滌說明順序標註不正確,很可能是因為生產廠家不正規,建議不要購買。

除了給自己買衣服

給娃買衣服不注意這些細節,

十有八九要被坑!

過度追求「100%純棉」

寶寶的貼身衣物最好選擇100%棉,但像褲子(尤其是牛仔褲)、裙子、打底等衣服,如果添加了少量氨綸,會讓寶寶的穿著更舒適;「聚酯纖維」「滌綸」等人造材質,如果寶寶的皮膚不是特別敏感,選擇外套時可以考慮。

忽略水洗標

很多劣質服裝的水洗標很硬,會劃傷寶寶的嬌嫩皮膚。朋友家寶寶出生時,有一件哈衣的水洗標忘記剪掉,寶寶脖頸處都磨破了;喆同學小時候,我也曾是粗心的媽媽,一是當時不大會選衣服,二是忘記了水洗標這種小事,結果孩子的脖子也是被擦紅了。

好在現在好的品牌大多數把小寶寶衣物的水洗標設計到了外側,有效避免了水洗標給寶寶帶來的傷害。

買大一號甚至大兩號的

1歲以前的寶寶長得快,稍微買大一些無可厚非,但大太多寶寶也會不舒服。很多人尤其是老人覺得孩子的衣服越大越好,大多數是「想多穿幾天」的心理在作崇。

我們大人都知道合身的衣服更舒適,孩子自然也有感知,只是他們不會表達而已。衣服太大,等孩子穿著適宜時,新衣服也成了舊衣服,永遠錯過了孩子們穿著它既新鮮又漂亮的時刻。

囤貨太多

有了孩子,每個媽媽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給他們,寶寶用品更是不停買買買——我一個瘋狂的朋友,孩子半歲時,已經囤衣服囤到了三四歲。

現在海淘都有直郵,國外的親朋好友也多,國際快遞正常情況下半個月左右也到了,所以真沒必要一下子囤好幾年的。很多地方四季分明,孩子的生長狀況也是未知,很多衣服、鞋子到時候可能就不合適了,既佔地方又浪費錢。

購買有抽繩的上衣

這一點,最近媒體宣傳的比較多,已經引起很多媽媽的注意。

對於小寶寶來說,最喜歡把所有能抓住的東西當玩具,自然也會拉衣服上的繩帶,存在危險;對於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集體活動經常有攀爬、滑梯、奔跑、打鬧的動作,對於還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幼兒來說,繩子很可能被掛住、被別的小朋友揪住,增加受傷害的風險。

亮片、串珠等裝飾品太多

這些裝飾,不是貼在衣服上就是縫在衣服上,處於口欲期的寶寶如果把它們揪下來會毫不猶豫地放到嘴裡,嗆著、噎著或吞到肚子里都不是鬧著玩的。

對此,我個人的經驗是選擇沒有裝飾物的衣服:口欲期的寶寶,最好選擇連紐扣、拉鏈都沒有的衣服;過了口欲期的孩子,也盡量遠離裝飾品太多的衣服,同時大人要每天查看紐扣、拉鏈等小物是否牢固,以防被寶寶誤吞。

印花圖案不要太大

這一點,是喆同學小時候參加爬爬賽活動時注意到的,當時是夏天,早教中心給參加比賽的每個小朋友都貼了名字貼。開車回家時也忘記取下來,等午睡時給孩子換睡衣,發現胸前紅了一大片,名字貼和當天穿的大印花圖案是罪魁禍首。

另外,現在有些黑心廠商為了降低成本,使用芳香胺合成的印花塗料印染圖案,不僅增加孩子過敏風險,更可能致癌。

所以,給孩子買衣服,盡量選擇素色、圖案小、品牌好的。

一定要清洗、晾曬

服裝甲醛超標對嬰幼兒的傷害更大,可導致寶寶氣喘、氣管炎、染色體異常、抵抗力下降、鉛中毒。所以寶寶的新衣服,穿之前一定用水浸泡半小時以上,再用嬰幼兒專用肥皂洗滌,將甲醛以及在染色加工過程中的殘留物進一步去除;再晾曬3天以上,進一步消毒。

不考慮配套

逛街時看到某個單品,覺得喜歡就買回家;回家以後才發現根本沒有適合的搭配,衣服便進入閑置狀態。曾經,我就是這種衝動的媽媽,結果家裡一堆閑置。

後來漸漸學會理性消費,買小朋友的衣服,要麼成套買;要麼買單品時好好想想家裡現有的衣物,哪些能和它配套,至少能有3件可以搭配時,才考慮入手。

有人或許會說,小孩子穿著舒服就行,要什麼搭配?

小朋友的審美要從小培養,這種審美就藏在他們穿過的衣服、看過的畫、欣賞過的話劇、路過的風景里,就在一粥一飯的日常里。我們這個時代,顏值已經相當重要,等我們的孩子長大,對美的要求只會更高。

忽略安全信息

咱們首先搞清楚嬰幼兒用品的範圍:適用於0-3歲的嬰幼兒所用紡織品和紡織製品。

根據規定,服裝安全標準GB18401在我們國家是強制執行的,標準規定:

A類:能讓3周歲以內嬰幼兒穿著;

B類:能接觸皮膚的產品;

C類:是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因此,給寶寶買衣服最好選A類,最次也要B類,C類直接放棄。

另外,需要注意標籤上的安全類別是不是執行「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的最新標準:GB18401-2010,之前的GB 18401-2001、GB 18401-2003已經過時。

綜上所述,給3歲以內的寶寶買衣服一定包含以下要素——標籤或水洗標上有「嬰幼兒用品「A類」「GB18401 2010」等字樣。

再細緻一些,這些要素缺一不可:名稱、地址、產品型號和規格、成分和含量、洗滌方法、產品標準編號、產品質量等級、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

最後小編要提醒大家,

無論是貼身衣服還是外衣,

新衣服剛買回來後,

應該先洗再穿,

別偷懶哦~

來源:江門發布綜合高質量生活家、閆涵媽媽

責任編輯:徐蓓蓓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門發布 的精彩文章:

期待!攜手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江門將這樣參與其中……

TAG:江門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