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信息化用了就離不開」

「教育信息化用了就離不開」

「這次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展示活動,我們州就有兩位老師被選入參加現場說課。」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局長梁喜明自豪地說。

5月5日—7日,以「信息技術推動基礎教育教與學模式的變革與創新」為主題的第三屆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展示交流活動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活動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主辦,中央電化教育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承辦。活動通過展覽演示、現場說課、主題交流、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各地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優秀典型案例。

智慧教育精準扶貧

這次梁喜明帶隊參展,就是專門來了解新技術在教育教學方面應用的新進展和新成果。一個以少數民族居多的西部地區,為何這麼重視教育信息化?

黔西南州的經濟收入在貴州不佔優勢,但是教學質量卻排名靠前,梁喜明將這歸結於信息技術手段對教育的促進。近年來,教育局依託「金州教育雲平台」,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通過「金州教育雲」+ 「在線『一課雙師』、在線『同課異構』」等方式,實施「互聯網+教育」「雲+端」試點,初步形成「一校帶多校」「強校帶弱校,優秀教師帶普通教師」的智慧教育精準扶貧模式。探索出一條在「互聯網+」環境下的「雲+端」教育新路子,創新了在線「一課雙師」教學模式,開闢了教育信息化發展新路。

前不久,湖北武漢十一中向貴州黔西南州在線直播送教精準幫扶啟動儀式舉行。2016 年以來,武漢十一中與黔西南州簽了遠程送教精準幫扶協議,並通過互聯網以在線同步課堂和直錄播方式,對黔西南州21所高中301個班級進行遠程直播高考輔導,將最優質的課堂教學送到了黔西南,促進了高考質量的穩步提升。

梁喜明說,現在,在黔西南州邊遠山區的老師們,也開始理解什麼是「雲+端」。梁喜明曾經在黔西南州的一個邊遠山區,問孩子們:「如果老師不會用互聯網教學,怎麼辦?」孩子們說:「不要這樣的老師上課。」老師和學生們已經習慣了互聯網教學。

「教育信息化,起步很難,但用了就離不開。」梁喜明說,黔西南州正藉助信息化手段走上教育快車道。

資源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

在北京,信息化技術在課堂的運用,也如火如荼。5日的展會上,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第一小學語文教師林琳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智慧教室給孩子們用第三代人教數字教材給孩子們上了一堂《荷葉圓圓》的公開課。不再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講課,隨著課程進度,林琳在大屏幕上給孩子們展示了圖畫、視頻和音樂等多種形式的荷葉圓圓的場景,加深了孩子們的理解。

「新一代數字教材在以前的基礎上,增加了老師添加自己備課ppt的功能,老師們備課更方便了。」林琳說。

不只是老師備課方便,新一代的數字教材也增加了老師和學生的更多互動。在《用坐標表示平移》(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下)的公開課上,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學數學教師徐瑩在屏幕上拖動原點,就完成了平移。帶領學生們在pad上做了筆記後,徐瑩讓學生自行探究用坐標表示平移的特點,探究完畢,徐瑩用pad下發測試題,學生作答結果很快顯示在大屏幕上,正確率一目了然,徐瑩對出錯率比較高的知識點進行了講解,並用電子抽籤的形式,隨機抽取學生回答問題。到了課程總結環節,每位學生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感受後,每一幅作業都在大屏幕做了同步展示,徐瑩帶領學生比較其中的異同,引導學生更好地總結課程特點。在整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已經習慣了數字資源和信息化手段的運用。

人教數字出版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巧林介紹:第三代人教數字教材繼承了紙質教材的基礎性和邏輯性,同時還具有富媒體性、交互性、關聯性、個性化和智能化等特點。其中,智能化可以利用數字教材所產生的師生教與學行為數據,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學習內容的智能化推送。

個性化學習正逐步推進

本次展會,一些前沿的信息技術產品,也吸引了不少教師和管理者的關注。科大訊飛的全沉浸VR體驗處排起了長隊。全沉浸VR課程目前有科普與安全、科學與探秘、立體與透視等三大類別。以立體與透視的「人體探秘」為例,戴上VR眼鏡,可以身臨其境,在虛擬現實中看見人體器官,通過移動手柄,進行人體結構剖析。這是科大訊飛研發的創新教育的一部分。

科大訊飛的暢言紙筆智慧課堂也吸引了不少參展老師的注意。紙筆智慧課堂以AI+智能紙筆應用為特色,藉助智能板,學生在紙上答題,機器自動同步成電子版,並自動批閱書寫筆記結果,實時採集學生過程性學習數據,精準掌握學情及個體差異,實現個性化教學。展會上,有位老師為了考驗手寫識別效果,特意將答案寫成了草書,系統也準確地識別了出來。

科大訊飛的智學網則推出了個性化智能教學系統,能針對學生個性化錯題進行相似題推薦,讓學生有機會、有動力、有方法針對自己考試、測驗中的錯題、薄弱知識點進行學習。

「未來的教育將重塑教學流程,學習過程從以教為主,轉向以學為主。學習內容定製化,學習時間彈性化,學習過程遊戲化,學習評價診斷化,學習結果課程化,學習組織中心化。教育數據的全程收集、深度挖掘、定嚮應用,將推進教育精準化發展。」深圳市教科院院長葉文梓說。(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春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爺爺的放大鏡成就了我」
南京:每一個學生都能智慧成長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