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級茶飲市場猜想:喜茶和奈雪真的幹起來誰能贏?
茶飲風靡,按照市場容量,將能誕生一個數百億甚至千億級的品牌。
同樣是做茶飲,喜茶跟奈雪誰更有優勢?中式茶飲的未來在哪裡?
喜茶PK奈雪
喜茶和奈雪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
正是因為這種雷同,2個品牌似乎都在暗自較勁,融資時間都極為相近,劍拔弩張,一時間氣氛緊張。
喜茶更早入滬
喜茶更早進入國際大都市上海,並選址於核心商圈人民廣場,通過種種「手段」,生意火爆。喝一杯茶,要排隊幾小時,甚至出現大量黃牛倒票的現象,快速晉陞為「網紅店」。
正是這種「變態」的排隊,帶來大量傳播,喜茶率先進入了部分顧客的心智。一時間,年輕人以喝上一杯喜茶為炫耀的資本。
而奈雪晚喜茶一年多的時間進上海,其登陸上海,也並未像喜茶那樣聲勢浩大,生意也並未多麼「變態」。
喜茶做的「更酷」
如何把品牌做得炫酷,這實際上是中國企業目前面臨的普遍難題。
因為打造品牌的最高境界,就是開創需求,引發跟風,製造流行,而這一切,不再依賴於傳統的傻大粗的砸廣告,不再依賴於低價策略,它往往從小眾開始,並且高價銷售,考驗的是創始人對人性的深度洞察和精準把握。
2012年,喜茶發源於廣東江門,比奈雪更早。從品牌打造的角度,喜茶似乎把品牌做的更酷,也具備把品牌做得更酷的能力。
正是這種能力,使得喜茶成為一種「現象級品牌」,滿足了年輕人趕時髦的需求,從而快速做大了新茶飲品類,引發流行。
喜茶門店設計拼圖
為何說喜茶具備把品牌做的「很酷」的能力?
這與喜茶背後的創始人的思維方式以及對營銷的理解有關。不然,他怎麼能夠把一杯茶賣到三十多元的價位?
目前相對更看好奈雪
雖然喜茶更早進入上海這種核心市場,也搶先進入了部分人的心智。但從雙方的店鋪選址、裝飾設計、產品結構、氛圍營造、經營動作上來看,「目前相對」更看好奈雪。
為什麼說「目前相對」更看好奈雪?
主要有4個原因:
喜茶店鋪「不如」奈雪
開線下連鎖店,店鋪的面積大小、地段選址、跟誰為鄰、裝修設計等都直接影響著顧客對品牌的認知。
僅從店鋪面積大小上看,喜茶以小店居多,奈雪以大店為主,在認知層面,奈雪更有氣勢,更有「大品牌」的感覺。
兩家門店對比
這從產品結構上似乎可以看出端倪:喜茶更像一個「升級版奶茶店」,提供更好喝的奶茶,而奈雪更像「一個不喝咖啡的另一個選擇」,它提供的是一個類似「第三空間」的休憩場所。
或許正是基於「奶茶店」的思維邏輯,喜茶的很多店鋪都開的不大,只有幾張桌椅板凳 。雖然喜茶也慢慢反應過來了,逐漸把店鋪開得更大,但在店鋪的營造上,喜茶似乎還是沒有奈雪有感覺。
喜茶選址「不如」奈雪
喜茶的店鋪選址類型很多,可能是處於模型測試的需要,但有些店鋪實在太不符合邏輯,比如開在美羅城樓上,還是以小店檔口的形式存在。在五角場萬達的店鋪,也是在背街上……
這或許有些片面,儘管奈雪的部分店鋪有的位置也不是很好,但是它目前很多店鋪選址都在向核心商圈的臨街位置靠攏,似乎有意與星巴克毗鄰。這意味著,奈雪已經有了足夠的自信,有了清晰的標地。
柰雪的茶毗鄰星巴克
毗鄰星巴克,這背後反映的是創始人對品牌的理解,商業體對品牌價值的認同,以及背後社會資源的升級。
為何會有這種差異?
這與2個品牌創始人的經歷有關。奈雪的創始人之一早年做招商,在招商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人脈,對店鋪選址的理解可能更深 。
喜茶體驗「不如」奈雪
不同的商業理念,不同的店鋪面積和選址以及產品結構,導致的消費體驗將截然不同。喜茶作為一個「升級版奶茶鋪」,其體驗必然不如奈雪的「一個休憩的空間」。
喜茶以芝士奶蓋茶為主打,在甜度上僅有「高中低」3個類別,讓人選擇困難,甚至連「飲品單」都看不清。最近幾天又聽聞喜茶開通了美團外賣業務,並做了很多外賣的包裝設計,伴隨著嘈雜的碎冰、攪拌、叫號聲音,以及外賣騎手圍著吧台等候產品,喜茶的體驗並不太好。
關於喜茶外賣的插畫
按理說,喜茶在蓄勢階段,應該繼續讓一部分人喝不到,而不是足不出戶就能喝到。這樣雖然賺了錢,但會透支品牌勢能。
相反,奈雪在場景打造上更有感覺,比如它開始學習星巴克,嘗試關聯大牌設計師,把空間做的更加休閑、更加文藝、更加女性化……
喜茶速度「不如」奈雪
已經被市場驗證的新品類,布局速度至關重要!速度的背後,反應的是團隊的綜合能力,以及企業的資金實力。
從整體門店規模上來講,喜茶和奈雪不相上下。但奈雪的發展速度似乎也更為迅速,一度連武漢這種中部城市都進駐了,一口氣開了3-4家,比北京都還多。
柰雪的茶武漢楚河漢街店
但速度並不意味著一切,畢竟對於這個有彰顯價值的品類來講,品牌的勢能才是關鍵。如何保證速度而又不影響品牌勢能?這個需要平衡,品牌不能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也需要在某個階段權衡利弊。
奈雪不可能一帆風順
目前相對更看好奈雪,不是說奈雪做的有多麼好,而是喜茶似乎並未發力,或者說它並未使勁,甚至故意放了一些「煙幕彈」迷惑對手。
喜茶的創始人聶總,一直深居淺出、藏在幕後、鮮少在公開場合露面,一個80後年輕人,取得這麼大的成績,卻不貪戀舞台聚光燈和名譽,這種殺手氣質,是不是令人想起海底撈的張勇呢?
不得不說,奈雪碰到了一個厲害的對手,或許喜茶壓根兒就不把奈雪當做競爭對手。
這個市場有足夠大的空間供競爭對手趕超,特別是喜茶幕後有IDG這樣的超級資本大鱷,資金和社會資源比奈雪更加豐富。
奈雪的「糊塗」
奈雪在市場上找到一些感覺,但又陷入多品牌發展的陷阱,接二連三出了好幾個子品牌,讓人摸不著頭腦。而反觀喜茶,從2012年開始,就一直聚焦在茶飲領域,甚至反向布局供應鏈。
奈雪的糊塗,除了多品牌,還有一個「不算糊塗的糊塗」,就是為了追求品牌的曝光度,出現在很多「不該出現的場合」,並跟很多「不該出現的品牌一起出現」,這可能會透支了品牌的勢能。
喜茶選址也開始逐步「傍大牌」
從認知上來講,奈雪應該多跟星巴克以及一些時尚潮牌出現在一起,而不是一些土掉渣的餐飲品牌,奈雪的品牌創始人應該跟明星大碗兒、網紅達人、商界精英出現在一起,而不是跟天天站台吹牛指望做加盟圈錢生意的餐飲老闆出現在一起。
未來爭奪的焦點在哪裡?
作為堂食這樣的茶飲,必然以購物中心和商業街為渠道載體,這意味著在這個封閉排他的渠道系統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爭奪的焦點都將是誰能先獲得優質、主流、高檔商圈的核心店面資源,並與「渠道」簽訂排它協議。
誰能率先獲得這種拿鋪能力?
喜茶品牌有勢,奈雪老闆有經驗,畢竟2個品牌都不差錢,就看誰先入為主!但可以預見的是,它們在拿鋪的時候,都將面臨同樣的競爭對手:星巴克、以及一些長期佔據購物中心門臉房的時尚潮牌和奢飾品。
也就是說,它們的競爭對手,在實力和品牌勢能上遙遙領先,能否「虎口奪食」搶到優質稀缺的鋪面,是新茶飲品牌能否斬獲品牌勢能的關鍵。
此外,新茶飲要想上位,還需要借勢。這意味著品牌要去主動關聯高勢能人群。如果大明星和小鮮肉都喝喜茶,奈雪只能單純買貨!
新茶飲還要升級迭代
這種升級迭代關乎產品本身,也不僅僅是產品。因為通常一個不主流的產品或品類的流行,除了產品本身的特色之外,還有它所藉助的外力:
目前來說,茶飲的價格還可以再貴一點兒,只有貴,品牌才能更有勢,才能去搶奪星巴克的顧客,才能在核心商圈拿鋪,才敢開大店做體驗。
中國茶的復興,就是要抓住中華文化的復興,藉助文化戰略,像打造奢侈品一樣的去做茶。
畢竟中華文明在崛起,傳統元素將越來越有生命力,傳統中式糕點通過技術的改良和品牌化運作,進而蠶食甚至取代西式烘焙,為時不遠。這點從投資奈雪的天圖資本,又接著投資鮑師傅中可窺其一二。
·END·
TAG:茶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