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人說了那麼多《後來的我們》「前任」「三觀」,聽聽劉若英自己怎麼說吧

別人說了那麼多《後來的我們》「前任」「三觀」,聽聽劉若英自己怎麼說吧

五一檔以來,最熱門的電影無疑是劉若英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目前該片累計票房已經突破12億元,「奶茶」也因此成為華語影壇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伴隨著亮眼票房數字的,是影片引發熱議的諸多話題,比如影片本身關於「前任」「北漂」「回家過年」等愛情親情的探討,銀幕外,「異常退票」也仍在調查中。

周到君在此前有機會和劉若英聊了聊,別人說了那麼多,來聽聽「奶茶」自己是怎麼說的吧。

「能把我自己相信的東西藉由電影傳遞給別人,我覺得幸運。」至於那些爭議和風波,奶茶說,她從不後悔當導演的這個選擇,「我肯定有不足,我也覺得被質疑是好的。」

因為「傷心的歌比較容易被記住」

《後來的我們》上映九天,票房突破12億元,位列今年國產片票房排行榜第四位,僅次於春節檔的「三巨頭」。

然而票房一路飄紅的同時,影片口碑隨著爭議四起一路下滑,豆瓣評分從開畫時的7.0分降到了如今的5.8分。

實際上,影片前半部分,尤其是井柏然與周冬雨角色青澀時期的北漂生活以及回家過年的確情節被許多影迷稱讚很接地氣,也貢獻了許多「自然不尷尬」的笑點。

然而,隨著影片進入後半程,重逢後男女主人公在雪地里、在車上開始念起了「歌詞般」矯情的台詞,如「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後來我們是否學會了如何去愛」。

對此,劉若英坦言,她第一次做導演難免會有些經驗不足。

「關於電影台詞,確實有一些東西需要盡量講清楚,所謂矯情的部分,我承認有一點矯情,這可能也有我自己的原因,我自己在寫東西的時候,感覺這樣念還蠻順的,但不見得我念著順就會適合所有演員。」

當然,讓許多影迷最不能理解的,便是故事裡男主角見清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另一半卻不是當年一起經歷過風雨的女主角小曉。

片中,見清在分手後發憤圖強買了房,在自信終於能夠給對方物質上足夠的安全感後,希望能夠與小曉複合,然而小曉卻拒絕了他,並稱對方始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段情節也引發了男女影迷之間的「大戰」,有人覺得女主角很作,也有人「感同身受」,為兩人的錯過流淚。

對於這樣的情節設計,出演見清父親的田壯壯曾說過自己的看法:

「這世界上有三個不理解,父母和孩子互相不理解,男女互相不理解,老公老婆互相不理解。其實很多故事就是這樣發生的,因為不理解卻又想知道想給予,才有這麼多情感糾葛。」

這樣的「不理解」,到了唱過那麼多首「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的傷感情歌的劉若英心裡,便成了生活的真諦,「在一起的時候只要是真心真意真的在愛,就都會有遺憾。遺憾就是生活。」

即使跌跌撞撞的,遍體鱗傷,「奶茶」仍然相信愛情,會記得它的美好。「我為什麼會願意為它傷心,就是因為它曾經那樣讓我心動,讓我快樂。」

同時,她也不諱言,在如今的大環境下,傷心的歌比較容易被記住,同樣的「兩人沒在一起」的愛情片更容易引發關注和討論。

「這個故事在回憶前任的美好,但我希望正在談戀愛的人會覺得想握住旁邊的的人手,要一起堅持。沒在一起孤單的人可以藉此得到陪伴和釋懷。」

「我的不足讓觀眾沒有代入感,他們才會冷靜批判角色」

除了對主人公愛情抉擇的探討,有些影迷對於《後來的我們》男女主角重逢後如一起開房的行為也頗有「微詞」,有些人覺得見清不是很地道,「三觀不正」。

其實「三觀」這個話題,這兩年似乎總是出現在一些關於「婚戀」「出軌」題材的影片周圍。關於影片傳遞價值觀的問題,許多影評人都曾發表過自己的看法。

比如柏小蓮完全不能接受把三觀要求放到電影里:「三觀這個棒子只有打在自己身上,才能說正不正。」

梅雪風則表示,影片和人物的三觀是兩回事,「本來你看電影就是要看一個跟你自己不太一樣的看待世界的方式,那就叫三觀。你如果看的都是跟你自己完全一樣的,你就漸漸不會有耐心聽跟自己不一樣的聲音,最終所有人的觀點越來越窄。」

回到《後來的我們》,「三觀不正」的「指責」實在是在劉若英的意料之外,「我在跟編劇們創作劇本的時候,什麼都想到了,但就是沒想到會被說三觀。」

對此,「奶茶」也自我檢討了一番:「我覺得我在拍的時候可能有不足的地方,大家看的時候沒有代入感,沒有跟這個角色一起著急,所以才能冷靜客觀地批判或者評價它。」

在劉若英心裡,最重要的是希望觀眾們能夠真的走進電影院去看電影。

「如果你看了電影還是覺得有問題,我也願意接受,如果你都還沒有看電影,因為別人說你就說它有問題的時候,我也不知道怎麼說了。電影是拍給大家看的,我們很誠心誠意地做了一個我們相信的東西,我們已經獲得很多了。」

「三觀是在不停地成長與不停地領悟的,是自己的看法,電影講的也正是兩個主角的成長。」這是田壯壯對「三觀」的解讀,劉若英也同樣相信所有行為來源於立體化角色的原生背景與內心成長。

「我自己在過去做演員的時候常常問導演說,這個角色是哪裡來的,很多導演說這不重要,但我覺得不知道的話就是兩個外星人在談戀愛。每一個我相信的角色,都是來自於一個原生家庭,是有生活背景甚至有生活壓力的。所以你來自哪裡、走過的路、聽過的話、愛過的人、失去的東西、得到的東西都會反映在你的人生價值觀和做出的選擇里。」

劉若英說,她做導演當然會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才會引起這麼多討論跟質疑,「但它是電影,我覺得被質疑也是好的。」

「感受到愛和保護,一點都不後悔」

在這部話題作《後來的我們》之前,提到劉若英,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仍然是歌手,火遍大江南北的《後來》至今高居KTV點歌熱門排行榜。實際上,「奶茶」同時還有好幾個身份——演員、作家、詞曲創作者等等。

劉若英透露,十年前她在做演員的時候就很喜歡幕後工作,喜歡與編劇溝通,但那些是出於做演員的好奇心,並非開始就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做導演。

如今真當了導演,並非因為跟風「跨界熱潮」,而是這麼多年來有很多朋友勸她去試一試,直到《後來的我們》才感覺時機終於成熟了,「天時地利人和」。

「不同的身份,一樣的是把我相信的東西藉由不同的媒介傳遞給別人,我覺得很幸運的是,我沒有在做不相信的事情。」

在「異常退票」事件還未爆發的首映當天,得知預售票房火爆又捷報頻傳後,劉若英曾說,她以前其實對票房高低並沒有什麼概念,最重要的是她感受到了這個團隊所有的凝聚力和愛,「最珍貴的應該是團隊每一個人。」

如今,劉若英頭上已經冠上了「華語影壇票房最高女導演」的名號,同時圍繞著影片又有如此多的紛紛擾擾。「奶茶」最希望的,是電影能夠回歸到電影本身。

同時,她的初心仍未改,「我很高興我做了這件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和感受到了太多東西,尤其是愛,大家對我的愛和保護,是超乎了所有的一切。所以這次做導演,一點都不後悔。」

針對「異常退票事件」,劉若英工作室官方微博在4月30日晚發布了聲明,而劉若英本人的微博並未轉發此條回應。從宣傳期開始至今,「奶茶」在微博上曬友情、曬影評、曬物料。

上映前夕,連軸轉跑路演的劉若英就告訴周到君,在宣傳期結束後,她只想當「白痴」、當媽媽、和兒子一起當「孩子」,「之後微博上發出來的只會有美食、美酒和美景,不會再有』後來的我們』這五個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到上海 的精彩文章:

年收入16億元,被雷軍相中的這家公司竟靠賣這樣東西,賣到上市了!
賴聲川把對白光、周璇、阮玲玉的思念排成一部荒誕喜劇,上劇場4月26日等你來

TAG:周到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