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即位並非偶然,在他背後究竟有多少軍隊支持,說出來難以置信
愛新覺羅·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帝第一次罷黜了太子胤礽。在推選新太子的過程中,胤禛支持復立胤礽,同時與皇八子胤禩也保持良好的關係。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復立胤礽為太子,同年封胤禛為和碩雍親王。
此間諸皇子為謀求儲位,各結私黨,勾心鬥角極為激烈。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胤禩有資本,在胤礽被廢后繼續活動,又一次受到康熙的斥責。
他的同夥胤禵「虛賢下士」,聯絡各方人士,「頗有所圖」。胤禛善於治國、懂得韜光養晦。他尊釋教道學,自稱「天下第一閑人」,與諸兄弟維持和氣,與年羹堯和隆科多交往密切,同時向父親康熙帝表現誠孝,畫西藏於版圖,贏得康熙帝的信賴。
康熙六十年(1721年),雍正四十四歲。這年,正是康熙帝登基六十周年大慶,他奉命往盛京祭告祖陵,回京參加貢士會試試卷複查事務,冬至時遵命代康熙帝南郊祭天。次年,清查京、通兩倉,又秉命冬至祭天。
胤禛的這些活動,對他來說有兩重意義,一是由於他多次隨從巡幸、外出代辦政務,足跡遍於中國主要地區,使他有機會了解各地經濟物產,山川水利,民間風俗,宗教信仰,歷史問題,取得了關於民事的第一手資料;二是觀察了康熙帝處理政事,考查了地方行政和吏治,鍛煉了處理某些政事的能力,獲得了從政的一些經驗。這兩個方面的因素,對胤禛日後治理國事都有很大的實踐意義。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其實雍正並不是皇位的最有力繼承人,除了他,還有老大、老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三、老十四,還有那兩立兩廢的皇太子胤礽。其中太子胤礽被廢后,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成為了人們最看好的繼承人,幾乎沒有人會想到四阿哥胤禛會登上皇位。但是事情是經不起推敲的,下面來看一下四阿哥胤禛背後的勢力究竟有多強之後就會發現這事情的真相,雍正即位並非偶然,而是大勢所趨,只有他即位才能夠迅速穩定朝堂,不至於國家發生大的動亂。
所謂槍杆子里出政權,下面我們來看看雍正背後擁有多少支持的軍隊。首先來看一下雍正的身份,他身兼領侍衛內大臣之職,負責皇宮內部的安全,可以說雍正掌控著皇宮內部侍衛一千餘人,在皇宮內部是擁有一定勢力的。
除了雍正本身之外,當時負責整個京師安全的九門提督隆科多也是他的人,九門提督又稱步軍統領衙門,是京師的衛戍、警備和治安保衛機構。從機構、人員、職掌看,步軍統領衙門除衙門本部外,還下設八旗步軍營、巡捕五營、內外城十六門管理機構和白塔山信炮管理部門。九門提督負責京師的警衛、治安,其統率的部隊長期保持在3萬人左右,且人員精幹,裝備精良。一旦隆科多下令關閉京城九門,那麼想要攻下這堅不可摧的京城城牆可就是難如登天了。
只有這些當然還不夠,這隻能保證雍正能夠穩定內部,一旦有變,守在城外的丰台大營和各地的勤王大軍會瞬息而至,城池是斷然難以守住的。下面接著來看,丰台大營清朝京城的長期駐外部隊,整個丰台大營不光有騎兵、步兵,還有火器營,這些加起來有兩萬多人。雍正的死黨支持者十三阿哥親臨險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於把丰台大營掌握在了手中。
接著雍正玩了一手更狠的,他迅速掌控了出征大軍的後勤補給,讓帶領十萬大軍在准葛爾部平叛的十四阿哥失去了起兵反叛的資本,只能乖乖回京,把指揮權交給雍正的親信年羹堯。宮內、京城內部、京城周邊、邊疆平叛大軍,都盡在手中,自此雍正完全掌控了大局,迅速穩定了朝堂。
※史料發現西北地區曾發生過一次恐怖的奇災,出現了很多怪異的事情
※史料中曾記載了一個可怕的秘密,其中暗藏了修行者消失的歷史真相
TAG:原來歷史很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