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綏寧苗族人過去結婚新郎為什麼不去接新娘?新娘出門誰來背?

綏寧苗族人過去結婚新郎為什麼不去接新娘?新娘出門誰來背?

圖片為綏寧苗族嫁女家裡的神龕

(請注意,女方家裡嫁女辦酒不用換寫新對聯,此為新娘辭行前現場)

尋覓綏寧苗族風俗之二十三

迎新娘與背新娘

如今的年輕人結婚,動則一路豪車,前呼後擁,有多台攝像機跟隨拍攝,天上還有無人機盤旋錄像,浩浩蕩蕩地簇擁著新郎去迎接新娘,再由新郎背著新娘出門上路,浩浩蕩蕩地回家。過去,綏寧苗族的婚俗,新郎可沒有這種親自到女方家裡接親的待遇。那個時候,背新娘也好,接新娘也好,都沒有新郎的事,新郎只能老老實實地在家裡待著,接受長輩們的訓話,等待著新娘進屋拜堂成親那一幸福的時刻到來。現在一些上了年紀有過這樣經歷的綏寧苗族人,應該還記得這種美好的回憶。

原來,按綏寧苗族古婚俗,接親時新郎不用上女方的家裡,而是在自己家中待著,一邊等待新娘的到來,一邊乖乖地接受舅舅、伯伯、叔叔及寨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的訓導。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給他上一堂讓他終生難忘的深刻的思想教課。這種思想教育課安排在即將舉行拜堂儀式的堂屋裡進行。如果上課的人少,用一張八仙桌就行了,如果上課的人較多,一般要用兩到三張八仙桌子並在一起,排成長席。桌子上擺了香煙、糖果、茶水。長輩們按寨子里的慣例排序坐定位置,一般是親舅舅坐最上手的位置,其次才是伯伯、叔叔及其他長輩,新郎只能坐在最末尾的位置。訓導的內容主要以傳授良好的家風家教為主線,如日常生活中的詩禮傳家,勤儉持家,尊老愛幼,明事知禮,艱苦奮鬥等等。具體還要傳授四個方面的實踐經驗:一是長輩們指出新郎的優缺點,對優點給予充分肯定,對缺點毫不留情地批評指正。二是成親以後夫妻該如何相處,男人如何善待妻子,夫妻如何撫養子女,丈夫如何承擔男人的責任。三是成親後如何孝順夫妻雙方的父母,尊貴長輩。四是成親以後如何勤儉持家,如何與鄰里和睦相處。這種婚前訓導與新娘出嫁前夜的哭嫁相比,哭嫁是女人與女人之間的情感對話,是女長輩、女同伴對新娘出門前的殷殷叮囑,雖然也有諸多訓導的成份在內,但主要敘的還是別離之情,而新郎在等待新娘進屋之際,接受男性長輩最為嚴肅的訓導,這是一場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強硬對話,是讓新郎在思想上要有責任擔當的準備,在感情生活處理上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圖片為男方到女方家接親

至於接親這種十分風光的任務,則由媒人帶著新郎的兄弟姐妹與寨子里幫忙的年輕人來代勞。良辰吉日的前一天早晨,接親的隊伍抬著迎親的花轎,帶上禮品(禮金、新娘穿的衣服、女方家辦嫁女酒宴上所需的酒菜、接親鞭炮等等)前往女方家裡。接親的人要一起參加女方的嫁女酒宴,還要在女方家裡住一晚,第二天清晨接新娘回家。因此,接親的人被稱為接親客。接親客又分三種,一種就稱為接親客,是男方的兄弟姐妹、嫂子、嬸嬸、姨娘等。一種是師傅客,包括男方請來敲鑼打鼓與吹嗩吶等樂器師傅,有的地方還有專門請來唱歌的師傅等。還有一種是擔寶,又稱為擔客,是男方請來幫忙送東西到女方,抬花轎嫁妝回男方的人,一般是同寨子的年輕人,或者新郎的親戚朋友。綏寧苗族居住地區不同,對待接親客的風俗也迥然有異。如以關峽苗鄉和長鋪子苗鄉為例,關峽及以北地區的苗族人,對上門來的接親客不分彼此,敬若上賓,吃酒席時安排他們在堂屋內的重要席位,晚上給他們安排客房住宿。長鋪子以南以西地區的苗族人則區別對待所來的接親客,對第一種非常客氣,吃酒席時安排她們(主要是女人)重要席位,晚上安排她們住客房。對第二三種接親客就不那麼客氣了。據說,他們認為這些人是來「搶」人(接新娘),「搶」東西的(抬嫁妝),因為捨不得女兒被他們「搶」走,主家故意冷落怠慢這些人,把離別的怨氣撒在這些人的身上。因此,吃宴席的時候,他們故意將這些人安排坐最偏的席位,有的地方還不讓他們上酒席,只讓他們吃飽了就行,還有的地方只給他們吃一些剩飯剩菜,晚上也不安排他們床鋪睡覺,讓他們圍著屋內的火塘或院子里的火堆坐一通宵。在這兩個風俗截然不同而又毗鄰苗鄉,相互結親很正常,但往往在接親過程中,因地方習俗不同,免不了要鬧騰出一些有趣事來。長鋪子人到關峽做「擔寶」,這裡的人一個個無話可說,而關峽人來長鋪子作「擔寶」的,有的新娘還沒有接回家,他們被氣得一個個先跑回了家,說是做「擔寶」太下賤,受不了這種「氣」,害得新郎向他們陪盡了好話,他們才礙於情面,無奈地又連夜趕往女方家裡。

接親客進到女方家的神龕現場

第二天早晨,天剛亮,接親客開始在屋外的場坪上時斷時續地放鞭炮,一會兒放幾個大紙炮,一會兒又放幾串小鞭炮,意在催促新娘快點起身,搞得女方家裡手忙腳亂。而有的新娘因捨不得離家,故意以梳妝打扮為名拖延時間,外面接親客怕誤了男方的好時辰,鞭炮放得越來越密集,有的還故意高聲唱歌喊叫,急得媒婆在雙方來回說好話,像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當地人將此稱為「催新娘」。

新娘出門時按風俗是要有男人來背著出門,新郎又沒有來,由誰來背呢?綏寧苗族習俗,新娘出門由新娘的兄弟背才顯得新娘的貴氣。綏寧各地苗鄉新娘出門時,雖都有兄弟背新娘的習俗,但在細節上有差異,下面以關峽苗鄉的新娘出門為例。

新娘出門前,要吃「辭祖酒席」,也有的地方稱為「離娘酒席」、「辭行酒席」。吃了酒席後,新娘要動身,她首先要向堂屋的神龕行辭別禮,拜別祖先。拜畢,新娘的父母將一捆用紅布帶(線)捆紮的新筷子送給她,新娘接到筷子後,一邊朝堂屋門口走,一邊解開手裡筷子上捆縛的帶子,到了堂屋門檻邊時,猛地將筷子從肩後拋灑在堂屋裡,撒得滿堂屋都是筷子。新娘出門前向堂屋內拋灑筷子這一習俗,其中的含義因各地有異,說法也不一。有的說新娘手上的筷子是金色的,代表黃金,寓意為財富,新娘出門時走得乾乾淨淨,把所有的財富財運留在娘家;也有的說,新娘出嫁了,娘家就少了一個人口,新娘臨走時留下筷子,是在祝願娘家從此以後「子孫快發」;還有的說法是新娘出門後,快生貴子,到時能帶回一大群的外孫回娘家做客。除此外,還有其他多種說法。

拋掉筷子,新娘走出堂屋門,兄弟將其背出大門。在背新娘的時候,是不能讓新娘的腳落地的,要一直送上花轎,如無轎子、車馬等乘坐工具,也要背到指定的地方。

綏寧有的苗鄉新娘出門時,從閏房到堂屋,由兄弟背出來,放在堂屋內,新娘在堂屋內打幾個圈,向祖先辭行。而從堂屋起身開始,直到新郎家門口,都不能讓新娘落地,如無轎子和車馬等乘坐工具來接,在路上由則新娘的兄弟輪流背,到了新郎家門口時,由新郎接住,或背或抱,將新娘送入洞房。

新娘出門時不讓其腳落地的習俗也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為新娘未來的婚姻美滿著想,不讓她走回頭路;第二種說法是娘家人為了不讓新娘帶走娘家兄弟們的"地氣",所以才不能讓她落地;第三種說法是為了顯示新娘的貞潔。

背新娘的習俗還有這樣的規矩,如果家裡沒有哥哥,比如新娘是頭胎,那就由弟弟背,如果弟弟太小背不動,或者自己沒有親兄弟,就由最親近的堂兄弟來背。所以,在哭嫁中哭哥哥的時候,新娘才有「今天背起你的賤妹去受苦」之「怨」(見上期《苗族哭嫁習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苗疆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品味孤獨 享受寂寞
龍煙山?龜齡寺在哪,傳說中有那麼神奇嗎?

TAG:古苗疆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