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年級馮路組之「城市研究與城市設計 空間倍增:城市更新」終期小結

四年級馮路組之「城市研究與城市設計 空間倍增:城市更新」終期小結

上海交通大學建築學系2018年度春季「先鋒

建築師設計工室(STUDIO)」課程小結

馮路組 四年級

城市研究與城市設計

空間倍增:城市更新

1

導師-課題介紹

馮路

無樣建築工作室的創始人

和主持建築師

一、教學背景及重點

上海城市的發展已經進入新的城市更新階段。過去20餘年的大拆大建方式已經接近尾聲,但是城市中仍然有很多區域期待著建築和城市空間環境的綜合改善。面對這些區域,城市更新策略和方式將成為建築師工作的重點。面對複雜的城市既有空間,在不擴大開發土地面積或者增加開發容積率的前提下,如何通過土地和空間機制的操作策略提升空間的使用性,在此課程中稱之為空間倍增策略。

北蔡鎮是上海浦東新區較早城市化的區域,其鎮中心目前基本為建成區,其中以居住小區為主,但也包括鎮政府辦公樓、酒店、商業等功能。作為較早形成的城市社區,因為早期規劃的遺留問題,目前社區配套不足,難以滿足居民逐漸提高的日常生活需求。對於上海市的城市公共空間發展來說,早前的關注點集中在城市公共建築的建設,而進入城市更新時期以來,居住區的社區公共空間的綜合改善開始變得重要。而對於基本完成的城市建成區來說,如何在現有基礎上進行空間更新,必然需要在城市研究和設計的層面上展開思考和探索。

本次設計課程的教學重點有兩部分。其一,在總體上,讓學生理解城市更新和城市設計的工作性質和內容;其二,在建築上,讓學生理解居住社區的空間狀況,思考提升社區公共空間的建築學方法。

二、教學目的

本課程教學目的首先是訓練學生對建築與城市之間關係的認知,學習城市設計的方法,並增進對城市空間及其背後社會、經濟和文化內容的理解。其次,教學也特別注重城市調查及分析等研究工作,探討設計結合研究的方法和過程。此外,通過小組工作來培養學生參與團隊協同工作的能力。

三、課題簡介

本次設計課程所選擇的基地是上海浦東北蔡中心區,城市研究的範圍東至蓮溪路,西至博華路,南至川揚河,北至高科西路,大約1平方公里。重點城市設計的範圍在滬南路和蓮溪路之間的居住社區。設計的主要對象是社區配套服務的公共空間系統。以城市更新的方式,通過對有限空間資源的再利用,提升社區空間品質。

2

小組成果

▲圖1

▲圖2

▲圖3

2

學生心得

「,」

陳鈺

我覺得我最正常的收穫,是對城市設計有了初步的認知。而我最大的感悟,是明白了什麼是可以設計的,而什麼是不可以設計的——當空間的使用並不會被空間的形態定義時,空間是不可以被設計的。所以如果沒有強大的邏輯支持,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是在說著一些冠冕堂皇的廢話,落入了設計的陷阱,做著自娛自樂的設計。

——所以,這次的STUDIO,很落地。我很喜歡前期的調研。也很喜歡北蔡的街頭小吃。

當然。真正的心得,是講不出來的。而講得出來的,都是粗淺的常識。短見。

最後,感謝馮路老師的指導!

年輕人不要太衝動

王心怡

馮路老師可能是我至今為止遇到過的對於我們那些「建築師式」的天馬行空打壓得最厲害的,我們整個八周都在「小心翼翼」地調研和推進方案。前四周的基地調研,我們從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分類出發去了解了基地現狀,詳細又沒有冗雜的部分。之後的節點設計,我們經常因為過多地考慮概念而忽視了社區改造的初衷和制約條件,老師就會讓我們思考這個設計給這片地方帶來了什麼好處,以及節點周圍的環境與設計的關係。確實,在城市更新的設計中,改造應該以改善社區空間為目的,同時結合社區內人群的利害關係、居民的生活機制、社區的空間結構來進行綜合統籌考慮。最後最後,八周的時間真的太少了啊,感覺時間如果多一些,就能挖掘出這片地方更多的故事了…

彭浦第一炸好吃

張熠

2.28 蔡先生湯包館蟹粉小籠乏善可陳,生煎包又干又柴。彭浦第一炸好吃。

3.3 肯德基有買一送一優惠券,紅豆派外焦里嫩。

3.7 阿明小菜物美價廉,調味精準,顧客人均年齡50+。老鴻興比蔡先生好吃。彭浦第一炸好吃。

3.9 北蔡菜市場青浦草莓10元一斤,奶油草莓15一斤。味道和崇明產的沒差別。

3.10 方肚麻辣香鍋味道不錯但衛生狀況堪憂。北京前門烤鴨排隊人很多。彭浦第一炸好吃。

3.14 川流不息紅糖糍粑方甜而不膩,環境優美,服務滿分。

3.17 老鴻興白斬雞略柴,皮糙肉厚。北京前門烤鴨排隊人很多。彭浦第一炸好吃。

3.21 全家可以充電,很開心。柿種很脆,有點塞牙。不喜歡花生。

4.1 北京前門烤鴨物美價廉童叟無欺,品魚軒藤椒魚驚為天人。彭浦第一炸好吃。

▲圖1

▲圖2

▲圖3

▲圖4

希望能一直保持熱情和認真

黃麟

此次的studio對我而言是一次細緻又樸實的設計。

剛開始的三周大家分別從歷史、交通、公共服務設施狀況以及具體分類等方面對基地進行了調研,這個過程是需要很有耐心並且細緻的,但好在並不無聊。第一次可以深入去了解一個社區的特點,讓我意識到大多數設計都是應該有所依靠的,要盡量避免自說自話。不要盲目構築生活,要觀察生活,並在其基礎上思考如何變得更好。當然,做起來還是很困難的。在後續的設計中,老師基本上都需要對我們實施「敲打」政策,去抑制我們「無處安放的設計才華」。剛開始的時候很懵,覺得好像做什麼都是錯。後來在一次點評中,老師說我希望你們做的是樸素又nice的設計。這句話在某種程度上啟發了我。在平時的設計里我們太追求酷炫的形式和富有衝擊力的概念了,在遇到這樣一個關於社區改造的課題的時候難免會顯得手足無措,如何讓自己的設計落地,好用,應該是邏輯和想像力之餘我們應該關注的。

結束了是一種很複雜的心情,老師的教導和同學們的設計都給予我很多啟發,感謝你們。希望能一直保持熱情和認真,繼續加油。

才是使建築得到發展的手段

幻想的退讓和邏輯的組織

殷婕

大四的studio關注點在於城市設計與大三強調概念的單體設計截然不同。有幸選到了馮路老師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更新」,著眼於公共服務設施存在一定不足的工人新村住宅,希望通過對於公共服務設施分布的再梳理與功能疊加,提高社區生活的質量。

前期調研中,我們對於地塊內的公共服務設施進行了現狀記錄,在分類的基礎上,逐漸梳理出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類型,對於城市與社區的關係有了深入的認識。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工人新村的門口花園在被記錄後的一周內就被剷平用於停車,承載孩童玩樂與社區記憶的口袋公園就此消失。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是日常生活中的載體,點滴變化或許會被大多數人忽略,而我們親自參與這個消失的過程,活動的消失。深入單體設計後,老師不斷強調克制建築師對於單體的形式操縱的慾望,需要更多的考慮建築單體與城市和系統的聯繫。轉換角色並沒有一開始想像的一般容易,習慣性的著眼於建築內部的空間狀態而會忽略外界條件,陷入自我滿足中。

最後,對於這次studio充滿了感激,使我再次審視自己對於建築和城市的認知,應對整體構想,幻想的退讓和邏輯的組織才是使建築得到發展的手段。

設計也不能總是飄在空中

張小霞

通過這次studio,更深入地了解了社區這個層級的意義。深入地走進地塊,平均每周去一次基地,做了有史以來最深入的基地調研。在前期城市研究階段,老師很細緻地教了很多方法,最後把關注點放在了社區公共服務設施上。在後期做設計的時候總是容易很衝動的希望給這個地區帶來很多改變,後來也明白其實設計帶來的改變是有限的,過分地改變整個地區的生活結構會帶來很多矛盾而不是支持。希望自己能夠在以後的設計中更設身處地地位使用者著想,設計也不能總是飄在空中。

每一步設計都必須精準而優雅

鍾鴻穎

在本次studio中,我學到了深入社區和調查社區的方法,第一次對公共空間的屬性有了思考。在這之前,我大概不會去注意諸如公廁,居民活動室,居委,小區活動場地等一系列公共空間與設施的存在,或者說沒有意識到這些零碎分布的小空間對整個社區的空間環境的影響,在課程中才明白恰恰是這些空間,影響了社區的屬性與邊界,與城市的區分開來。區別於以往在空地上大刀闊斧地設計建築,在居住密度和已有現狀的制約下,第一次發現到公共空間的可貴與增加甚至改造的難度,每一步的操作都要考慮到對周邊的建築空間環境影響以及社區居民的影響,動作被限制得很小很小,使得每一步設計都必須精準而優雅,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以往所謂的那些「大概念」不管用了,如何真實起到解決問題的作用才是關鍵。儘管最後的方案沒有很好做到在有限的空間中實現使用效率或者使用人群的倍增,或者空間質量的提升,反而使得對周邊人居環境帶來了不好的影響,但感謝馮老師,在這八周的時間裡帶我們走進北蔡鎮這一個複雜生動充滿生活氣息的地方,直面社區並收穫了一份思考。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有很多有趣的事和人

周學文

8周的studio終於結束了。首先要感謝馮路老師的辛勤教導和隊友們的大力支持。

這次studio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在城市設計時,一開始對於基地的調研方法和調研內容的確定是非常重要的。這次城市設計我們小組選擇的是北蔡鎮城中村設計。城中村是中國城市快速發展的產物,裡面有很多有趣的事和人。這也是一開始我們組想選這塊地的原因。但是當真正深入這塊基地調研時,我們發現我們需要調研的東西太龐大了,對於裡面具體的人口組成,人口分布,平時人們的活動情況我們都無法獲取詳細的數據。所以我們之後決定從基地裡面的空地以及現存的廁所、垃圾站等公共服務設施入手,按照不同的尺度進行對應的設計,以點帶面的形成整個系統改善裡面的公共服務設施情況,從而實現「空間倍增」

最終評圖的時候,評委老師覺得我們整個設計有點「空」,沒有具體落實下去。我覺得一方面是我們的所選的基地範圍太大了,給以考試調研就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另一方面就是調研的方法有點偏了,我們太過於關注我們所要改造的空地所能形成的系統,而忽視了具體的每一個空地周圍環境的具體分析。

選地要謹慎

潘閱

這次studio是第一次接觸到城市設計。前期的調研雖然工作量很大,但是進展相對也比較順利。到了後期設計階段,很作死的把地塊選的又大又複雜,可能到最後也沒有把北蔡城中村內的每條小路都走到。跟老式的小區形成的社區不同,城中村內的人員、空間等更加混亂,我們從類型學出發對城中村內的狀況進行梳理,期間也一直在反覆的調整,不僅想利用「空間倍增」這個題對城中村內部公共服務設施進行倍增改善,同時又不想因為加建使得原本擁擠不堪的老鎮空間更加稠密。雖然最後的方案還是沒能把城中村內部的複雜性考慮完全,但是在過程中還是學到了很多學習方法。最後還是要感謝馮路老師,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了城市、社區、建築之間的關係。

疲勞而充實

項丁凱

兩個月在北蔡鎮的調研,對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獨特現象——城中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馮路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從歷史成因、邊界狀況、空間形態和公共服務等方面進行研究,並嘗試提出自己的改善方案。城中村複雜的空間肌理和人文生態讓我印象深刻,由於時間等因素沒能細緻的做好每一個步驟,但對社會問題的思考以及建築在其中作用的探討依然讓我獲益匪淺。對比之前從空間、結構、故事性等建築內出發的一套設計邏輯,這次從社區、功能、系統等外部條件向內壓迫,從另一個方面打磨設計。兩個月的時間,疲勞而充實,感謝馮路老師的教導。

或許是更好的方式

引入多尺寸的模塊研究

李亮

在為期8周的studio中,我非常幸運地參加了馮路老師的項目,對浦東北蔡進行了公共空間的調研,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公共空間進行改造和更新來實現空間倍增。前四周的調研階段比較順利,我們全組在老師指導下對基地範圍內的所有公共空間通過類型學的方法分為了12大類進行了細緻的調研。這塊基地最有意思的就是存在著三個不同時間區段形成的社區,這三類社區特點分明,互相之間存在著邊界。我們的設計選擇了城中村的地塊,基於城中村的特點,設計的出發點是改善內部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在設計過程中城中村的複雜性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嘗試了各種類型學的分類方式,最後得出主要對城中村街角空間、入口空間和濱水空間進行節點改造,這三類節點形成完整的系統。街角節點主要負責滿足周邊幾戶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我採用了模塊化的方式,通過不同模塊的植入,對街角空間的功能進行梳理和附加。但單一尺寸的模塊可能難以滿足城中村內部複雜多變的街角空間需求,引入多尺寸的模塊研究或許是更好的方式。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3

老師評語

這次城市設計課題名為「空間倍增」,是希望思考在存量規劃中,如何以設計促進空間的有效利用,從城市空間結構和具體的建築場所兩方面釋放出潛在的空間資源和能量。課題以浦東北蔡鎮中心區域的社區公共設施和公共空間為研究對象。作為一個成熟的居住建成區,這一區域擁有非常典型的多種居住社區模式,有城中村、90年代前後規劃的新村、以及2000年後開發的商品房小區。這些不同社區范型中的公共設施和空間類型豐富多樣,但各自獨立,缺乏協同互助,很多空間都沒有被充分地使用。課題因此希望學生通過城市研究和設計,以及具體節點空間設計來提升該社區的公共環境和社區網路。

陳鈺、王心怡、張熠組:

社區裡面各種各樣的圍牆、隔牆和建築的外牆既是物質的,也是社區空間關係的重要中介。這一組以此為切入點進入設計,是一個挺好的角度。但是在設計中,學生們受限於概念與形式之間過於教條的對應關係,重視了「牆」的抽象形式,反而忽略了「牆」的意義在於空間關係的創造。其中,蓮中路西側居委會的改造相對設計較好,建築的形式、空間和場地的關係回應了概念的初衷。

張小霞、黃麟、殷婕、鍾鴻穎組:

這一組設計的對象主要是南北向一系列社區公共設施的空間系統整合。通過對幾個節點的改造,打通了穿越幾個街區的步行通道,喚醒了潛在的空間資源。這應該是北蔡社區更新的重要內容,把零散的公共設施串聯起來,形成新的社區生活空間網路。社區改造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就在於公共性與私密性之間的關係。因為在改造時要儘可能少地影響到居住空間,所以設計必須克制而注意細微的空間關係。在這一點上,部分節點的設計還需要更細緻的考慮。

項丁凱、潘閱、李亮、周學文:

城中村是當代城市發展面臨的難題,其中包含著複雜的半農村半城市的社會和空間狀況。與北蔡那些90年代前後規劃的社區相比,城中村的社區空間和服務設施呈現出一種細密的、散布的、點狀化的結構特徵。對生活空間的基本需求,是城中村的首要問題。然而,社區公共空間也應該被關注,它會帶來社區認同、人際交往和鄰里協作。這一組選取了城中村的入口、河濱和街角零碎空間作為設計的對象,這原本是一個切入城中村社區空間認知和建構的有效路徑。但是在具體的節點設計中,學生們脫離了對於社區整體空間結構的構想,使得設計變得有些隨意而缺乏內在的機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建協sjtu 的精彩文章:

TAG:未建協sjt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