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餵奶,她失去了剛滿月的兒子,別讓悲痛去拯救無知
即將步入蟬夏,天氣突然轉涼,陰沉的雲朵像妝花的北方姑娘,不僅面無表情的讓人害怕,而且瞬間的陰晴不定讓人頭疼不已。
這次,雯聰給大家講兩個故事,一個來自身邊的朋友,一個來自國外的一篇報道。然而,請你們不要把它當成故事,驚心之餘,除了更多關於母乳餵養的問題,還提出了更多的辯證思考,而這些大多結論都是來自事實報道。
希望,能給你們你們一些感觸。也多希望,它們真的是一個故事。
1
首先,第一個故事。
朋友結婚後有了第一胎,像很多新生爸媽一樣,為孩子的到來興奮不已。在準備分娩時去了香港一家公立醫院住院等待嬰兒順利產下,但是在住院檢查時醫生告知胎兒窘迫,胎兒在宮內缺氧,需要進行剖宮產手術。
因為朋友最開始就決定堅持母乳餵養,在生下寶寶以後,朋友也是有奶水的,而且很漲,但是她乳頭內陷,剛出生的寶寶很努力的吸允,但是缺吸不到。
在母乳餵養指導來過幾次之後,每次都說讓寶寶多吸,說你是有奶水的,他能吃到。但是,孩子到第二天晚上開始哭很長時間,而且一直都不睡,朋友很努力的忍著破宮產傷口的疼痛喂他。後來他開始尿很少,甚至沒有尿。因為這些問題,朋友擔心害怕不已。
朋友當時也不知道哪裡做的不對,只能努力的再喂他,然後喂完用護士給的一個小塑料杯再擠一點母乳好補充給他。可是,後來他仍然沒有小便,而且開始黃疸。告訴醫生這個情況之後,醫生說不能這樣下去了,必須立即補充奶粉,朋友只好同意了。過幾天,寶寶黃疸加重,當看到孩子送去照黃燈的時候,她哭了。其實,寶寶一直是沒有吃飽,是餓的,可是卻沒有人指導她。
後來,她又忍著傷口疼痛每天拿著冰凍的擠出來的母乳去醫院給孩子送奶,看寶寶躺在照燈的箱子里,令她心疼不已。直到現在,每當她提起此事,都內疚不已,因為一開始不懂的怎麼喂他,沒有讓他吃飽。她說,如果當時就聽醫生的話加點配方奶粉,多擠出來一點奶就好了。
2
接下來,講第二個故事,這是一篇國外的新聞報道。
美國某網站有一則新聞,說加州新手媽媽約翰遜喂哺初生長子蘭登時,不知自己奶水不足,不給寶寶添加配方奶粉,寶寶僅活了19天就逝世了。
2012年,她與丈夫滿心歡喜地迎接蘭登誕生,惟他出生後不久即病得非常嚴重,把他送院搶救後,約翰遜才赫然得悉自己根本沒有足夠人奶餵飽兒子,可惜為時已晚,蘭登在出世後第19天因脫水夭折。
約翰遜為此懊悔不已,「失去這個孩子後,原本的人生一去不復返,我的內心被淘空一大片」,鑄成大錯全因她對「喂哺母乳是對孩子最好選擇」這個信念太過堅定不移,「他的死是100%可避免,他之所以離世,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為我們失敗」,「只要我給他一瓶奶,他會活到今天」。
今天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突然想起了這個報道,很多時候,作為新手媽媽我們都在傳統的圈子裡走進走出,但卻不知道根據實際情況去分析寶寶的狀況。一出生就純母乳餵養很好,然而,為了新生兒的安全健康,目前的初乳餵養程序是不是可以改進?
在國外有一個非營利性小型組織Fed is best,提倡 " 嬰兒永遠都不應該遭受飢餓而媽媽們也應該有充分的自由選擇一個安全的餵養方式,這個選擇可以是母乳餵養,配方奶餵養又或者混合餵養 "。
他們在官網提倡到,如果嬰兒在出生後的頭幾天不應該長久等待母乳開始大量分泌,而是應該在出生後頭幾天及時採取配方奶餵養。理由是他們認為嬰兒在媽媽乳汁大量分泌之前會攝入不足,可以導致低血糖和黃疸,而這些問題可能導致嬰兒腦損傷甚至死亡。
3
作為新手媽媽,對於我們更重要的事,是應該辨別,寶寶什麼情況下的哭鬧是因為飢餓導致的?
要做到這個其實並不困難,因為新生兒可沒有那麼笨,會默默忍受飢餓,如果寶寶沒吃飽,一定會發出一些信號讓媽媽知道,媽媽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破譯出這些信息。
那麼如何破譯這些信息呢?從最簡單的方面來說:
白天的時候,每隔1-3個小時喂一次奶,確保孩子每次睡眠的時間不超過3個小時;
正常情況下,嬰兒每天應該排尿5-8次,並且尿液呈淺黃色;
正常情況下,嬰兒每天應該排便2-4次,大便稀鬆、呈芥末色;
在餵奶時,應該能聽到孩子吞咽的聲音;
在餵奶過後,應該能感覺到自己的乳房變輕、變軟了;
如果孩子吃完奶之後看起來很滿足,兩次餵奶的間隙也沒有異常哭鬧的情況,那就說明孩子應該是吃飽了。
其實更多時候,作為新手爸媽,不僅要面對很多來自寶寶的問題,而且還有更多辯證的問題,所以在面臨這些的時候,我們更多的要學會辯證的思考這些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是對寶寶最好的負責方式。
所以,新手媽媽們,這些你get到了嗎?
今日互動話題
【說說你兒時玩過的好玩的遊戲】
TAG:雯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