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監管合規備案漸近,如何選擇優質平台

監管合規備案漸近,如何選擇優質平台

在3月上旬,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談到P2P時,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消費者投資要自擔風險、自我負責。在經歷了2017年這個「史上最嚴監管年」後,P2P已經走上了合規健康發展的道路,而如今P2P平台的備案也已經接近尾聲,在這個關鍵時期,投資人應該如何選擇靠譜的平台呢?

其實,投資人在選擇平台時,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資產端、二是平台方、三是投資人自身。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資產端,作為為P2P提供項目資源的一端,資產必須經過平台的嚴格審批,進而提高產品質量。這就要求其在信息的透明度、真實性上有良好保證,優質的平台都會對資產具備、提出細緻、謹慎的要求,盡量讓投資人得到的信息足夠完整、真實,不能對投資人產生誤導。

其次是對平台的要求,P2P平台本身是信息中介的性質,所以無論是對於資產端還是投資人,都應該保持清晰透明。明確標明一些產生費用的地方,像技術服務費、借款利息等費用都應該一目了然,以便投資者對投資費用、成本有清楚的了解。除此以外,當前對於平台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合規,只有符合監管要求,才能為投資人帶來更加穩定的投資環境。

最後就是投資人自身要求,許多投資人進行P2P投資,都是為了相對傳統投資更加高企的收益,風險偏好普遍較高,這種情況下如果投資額度相對較小的話,風險還不算大,但如果投資額度較大,投資人就將面臨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風險。所以,投資人還是要根據自身的資金情況來制定投資計劃,在選擇投資項目時,也要先了解項目的相關信息,如果信息不完整,就一定要提高警惕,適時提醒自己停止。如果想要選到好項目、好平台,投資人就必須具備專業的知識、分析能力與實踐的投資理解力。只有這樣,才能盡量降低可能產生的風險。

總而言之,在經歷過2017年監管整改的洗禮後,P2P平台大浪淘沙過後,留下來的大多都是相對優質的平台,只要投資人依據個人資金情況、需求來制定投資計劃,並謹慎篩選,總能找到靠譜的平台、降低投資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五大行持續發力,農銀租賃將迎農行65億大手筆增資
網貸備案「生死線」:平台數或少千家,春節無休備戰,買殼成賭博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