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頭腦中的「隱形貧困」比「真實貧困」更可怕

頭腦中的「隱形貧困」比「真實貧困」更可怕

來源:八一評論微信公眾號 作者:張西軍

頭腦中的「隱形貧困」,或許比「真實貧困」更可怕。它會製造一種「知識充裕」「精神富足」的幻象,久而久之,就會讓人喪失能力不足的警惕性,失去本領不夠的危機感。個別領導幹部,開會的發言妙語連珠,發表的作品見解獨到,給人留下「很有水平」的印象,但實際上,講稿和文章都是下屬「代勞」的。殊不知,如果用別人的學習代替自己的學習,用別人的思想裝點自己的門面,頭腦「貧困」、能力「透支」只會越來越嚴重,失位、失語、失策、失責的風險也就隨之而來。

——摘自解放軍報「八一評論」版

《擺脫頭腦中的「隱形貧困」》

擺脫頭腦中的「隱形貧困」

張西軍

最近,網路上一個新詞突然火了——「隱形貧困人口」。它指的是這樣一類人:看起來很有錢,衣食住行樣樣精緻,朋友圈裡光鮮亮麗;但實際上,不僅沒啥存款,還可能身負債務。

這類人或許是想通過「表演性」消費行為,給人留下有格調、懂時尚、講品質的印象,從而維持自己的體面和尊嚴。然而,「演」得再好,也改變不了「窮」的現實。如果是受到虛榮心的驅動,而讓消費水平走在收入水平之前,就不太理性了。

還有一種「隱形貧困」,不是體現在物質上,而是表現在精神上。現實中,有的人懶於讀書、缺乏思考,並未修鍊出什麼像樣的真見識、真學問,卻很擅長表演,看起來似乎很博學、有文化。經典著作,他們似乎涉獵廣泛;時事焦點,他們似乎密切關注;熱門概念,他們似乎信手拈來……他們總能擺出一副「我什麼都懂」的架勢,因此,從不缺乏社交的有效談資,總能博來旁人的敬仰目光。

但若揭開那浮華表象,對某一嚴肅話題進一步追問,他們可能就張口結舌了。在他們那裡,各種各樣的「知識碎片」只是裝點門面的擺設,「看起來愛學習」比學習本身更有吸引力,而「意義和深度」,則是不重要的。這種現象,何嘗不是一種學習上的「入不敷出」,一種頭腦里的「隱形貧困」?

頭腦中的「隱形貧困」,或許比「真實貧困」更可怕。它會製造一種「知識充裕」「精神富足」的幻象,久而久之,就會讓人喪失能力不足的警惕性,失去本領不夠的危機感。個別領導幹部,開會的發言妙語連珠,發表的作品見解獨到,給人留下「很有水平」的印象,但實際上,講稿和文章都是下屬「代勞」的。殊不知,如果用別人的學習代替自己的學習,用別人的思想裝點自己的門面,頭腦「貧困」、能力「透支」只會越來越嚴重,失位、失語、失策、失責的風險也就隨之而來。

只有正視「貧困」,才能擺脫「貧困」。在我黨的歷史上,每一段新征程的開啟,無不以黨員幹部的能力水平為後盾。從延安時期「本領恐慌」的提醒,到改革開放之初「不注意學習,忙於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的告誡,再到新時代黨中央提出「能力過硬」的惕勵,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當前,國防和軍隊建設正處於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躍遷」階段,領導幹部只有在學習上下更大氣力、花更多功夫,才能在能力本領上保持同樣的「躍遷」速度,真正成為行家裡手、通達之才。

作者:張西軍

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政治工作處

配圖來源: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鄧清明:當過3次「備份」的航天員,有何遺憾
從海南建省辦特區看改革開放40年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