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一核心技術,被歐洲竊取改良,成對外戰爭制勝法寶!

中國古代一核心技術,被歐洲竊取改良,成對外戰爭制勝法寶!

原標題:中國古代一核心技術,被歐洲竊取改良,成對外戰爭制勝法寶!


在中國,每逢節日或者喜慶喪葬之日,有一項重要的習俗就是「放鞭炮」,而我們知道鞭炮之所以會爆炸和發出火光,就是因為有火藥在起作用。火藥的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是一件重大事情,中國古代的火藥的主要成分是硝石、木炭和硫磺的混合物,人們之所以當中帶有一個「葯」字,是因為硫磺和硝石是我國古代的藥物,「火藥」就是會發火的葯。


請輸入圖片描述


古代,處於權力頂端的人們總在想方設法尋找長生不老的辦法,於是有一部分投其所好,他們專門四處搜尋一些植物和礦物來煉製丹藥,因此最早的火藥配方見於八世紀時期煉丹家的著作,而這種燃燒速度極快,且威力不一般的火藥配方一旦被煉丹家發現後,很快也就引起了軍事家們的注意,所以火藥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預示著人類將緩慢地從冷兵器時期向熱兵器時代過渡。



請輸入圖片描述

那麼,火藥是何時運用于軍事?最早記錄的火器名叫「飛火」,根據史料記載它出現於唐朝末年,在宋代時期,火藥兵器有了很大的發展,兵部已經專門設有火藥製造工場,專門製作火炮、火箭一類的火藥武器,同時配方較前代而言,也有了較大的改進,燃燒速度更快、爆發力更強。


宋、遼、金、元朝四百年間是火藥技術蓬勃大發展時期,但是這一時期由於戰爭的激烈要求高度保密,因此直到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里詳細介紹和總結。這個時候火藥的配方就已經固定下來,一直沿用到清朝。



請輸入圖片描述


火藥西傳也經歷了一個間接的過程,早在唐朝時期,中國的硝就傳播到阿拉伯和波斯,阿拉伯人十三世紀的兵書中就記載了火藥的配方,並且運用於戰爭。那個時候的歐洲人遠遠落後於阿拉伯人,所以他們都紛紛學習阿拉伯文,以獲得先進的科學知識,因此歐洲人關於火藥的技術又是從阿拉伯直接引進的,歐洲在十四世紀也有了火藥武器的記載。


請輸入圖片描述


中國和西方真正地開始背道而馳開始於十四世紀,當時,東西方都產生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但在中國這種新的萌芽卻不能得到正常的發育的生產,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從本質上維護的是小農經濟,而西方不一樣,新的生產方式得到自由的發展,並且還能得到政府「重商主義」政策的支持。


因此,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形態就決定了技術革新基本沒有動力,西方正好相反,各種保護專利的法案也紛紛出台,技術革新成為一個時代生產上的特徵。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在火藥上,鴉片戰爭前夕,中國人還在使用傳統的配方:硝80%、硫10%、碳10%,而1825年,英國化學家歇夫列里提出了黑色火藥的化學反應式:2KNO3+3C+S=K2S↓+N2↑+3CO2↑,據此制火藥的最佳比例為:硝74.84%、硫11.84%、碳11.32%。英國按照這個方程式配製的炮用火藥比例為:硝78%、硫8%、碳14%;槍用火藥比例為:硝75%、硫10%、碳15%。無論哪一個配方都優於中國傳統配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也是中國鴉片戰爭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請輸入圖片描述

要知道,就鴉片戰爭時期,英中兩國的兵力對比上來講相差是非常懸殊的,那時,清兵的八旗和綠營加起來共有80萬,而英國的正規軍加上國內的警察裝備也就20萬,另外,第一次來華的中國遠征軍也才7000人,如此,當時中英的兵力比例是在110:1!


單從軍事的角度講,戰敗的主要原因無疑是在軍事裝備,而武器裝備跟不上跟火藥核心技術不革新相關,核心技術不革新則跟深層社會制度掛鉤,社會制度又和社會性質有關,究其原因,值得深思,而近代歐洲則可以從反方向推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科的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具風骨男子,皇帝才說要賞賜他美女,隨後他就自宮了!

TAG:歷史科的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