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減肥」的中醫辨證思路——快來看看您屬於哪種肥胖!

「減肥」的中醫辨證思路——快來看看您屬於哪種肥胖!

點擊「立來健康」關注我喲

?定期推送健康飲食,穴位常識,民間偏方,科學育兒,小兒推拿,艾灸養生,中醫中藥,特殊醫案等諸多優質內容!關注「立來健康」,您的健康立來!

中醫認為「肥胖」涉及脾、胃、肝、腎等臟腑以及痰、濕、熱等邪氣,總以祛濕化痰、健脾疏肝為法則,辯證減肥,方能取得良效。

每人的肥胖原因不同,病理機制不同,這也就是同一種減肥方案為啥對這個人效果很好,而對另外一個人管用的原因。日照市推拿學會中醫館專家在此把各型肥胖的辯證分型、臨床表現、簡單實用減肥方案一一分析。

中醫對「肥胖」的認識

中醫認為,肥胖與痰、濕、氣虛等有關。如《內經》曰:「素嗜肥甘,好酒色,體肥痰盛」。另有一些醫著提到「肥人多痰濕」,「肥白人多濕」,「肥人沉困怠情是氣虛」等等。因此,中醫治療肥胖,應從益氣、健脾、除濕、化痰等方面著手考慮。

關於肥胖症的發病機理,《王氏醫存》中的「肥人酗酒之濕熱,久作痰涎,淫溢一身。若失跌則左半邊癱軟無力……又久則右半邊亦軟,甚則發顫舌強,」《醫門法律》曰:「肥人濕多」;元?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明確指出「肥白人多痰濕」,清?張璐認為「高粱過厚之人,每多痰」。以上論述,說明痰濕是肥胖病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綜上所述,中醫認為,痰乃水液代謝障礙的病理產物,其形成主要與脾肺腎的功能異常有關,若某些因素較為恆定地作用於人體,使人體的脾肺腎功能失調,即可形成痰濕,進而導致肥胖體質。

脾腎兩虛,陽不化水型

臨床表現:肥胖,氣短,疲憊乏力,身體困重,腰酸腿軟,形寒肢冷,四肢不溫,輕度浮腫,陽萎陰冷,月經延期,經血較少,不孕不育,小便不利,夜尿較多,便溏或便秘,舌淡胖、舌苔薄,苔白,脈沉細無力。

病理機制:腎為先天之本,主化氣行水。脾為後天之本,主消化腐熟水谷,升清降濁,二者均與人體飲食代謝,水濕氣化及運化有密切關係。若平時不注意養生,如使用不正確的減肥方法,損及脾腎之氣氣,或中年以後,腎氣由盛轉衰,加之脾病及腎,脾腎陽虛,或縱慾過度,陰陽失衡,使沖任二脈失其調養,不能化氣行水,加重體內濕濁,不能榮養周身,泛溢於內臟肌膚,而發肥胖。脾腎氣虛,無力推動,則氣短,疲憊乏力,身體困重,腰酸腿軟。腎陽不煦,沖任不調,則四肢不溫,陽痿陰冷,月經失調,不孕不育。陽不化水,則浮腫,夜尿,便溏。本證型多見於年齡較高者,尤其是經產婦女或絕經期女性,以及減肥、養生方法不夠科學者。

治療原則:補益脾腎,溫陽化氣。(該型腎陽不足,陽不化氣是病機核心,無論何種治療,溫補腎陽是關鍵)

中藥食療:鹿茸,乾薑、人蔘,西洋參,茯苓,女貞子,何首烏,杜仲,桂枝等。

常用穴位:關元、氣海、命門、脾俞、腎俞等。(穴位可以針灸、該類患者艾灸關元、命門療效特別明顯。)

脾氣虧虛,痰濁內聚型

臨床表現:肥胖,面色黃白,疲倦乏力,肢體困重不爽,嗜卧懶言,四肢浮腫,納食不甘,腹部肥滿鬆懈、腹脹,食後加重,多夢,醒後對夢之內容記憶不清,經期推遲或閉經,尿少,便溏,脈沉細無力,舌苔薄膩,舌質淡,舌體胖大,時有齒痕, 舌苔薄膩,脈滑無力。

病理機制:脾主運化,若長期飲食過量,則會損傷脾胃運化功能,導致脾失健運。另外久卧、久坐,四肢肌肉缺乏運動,亦可導致脾失健運。在這種情況下,攝入的入的水谷膏粱不能變成營養物質運送到周身,反凝聚為濕,釀成痰濁,流於體內和肌膚之下,化為膏脂、濕邪,使人臃腫肥胖。脾色為黃,脾虛則黃色外露,面色黃白;氣機不振,代謝遲緩,則可見肢體困重不爽,嗜卧懶言,四肢浮腫,納食不甘,腹部肥滿鬆懈、腹脹,便溏。痰濁擾人清志,又兼虛證所以腹脹食後加重,多夢,醒後對夢之內容記憶不清。本型多見於長期飲食過度又缺乏鍛煉者,以及中老年肥胖,尤以婦女為多。《素問·宣明正氣論》曰:"久卧傷氣";《醫學入門》也強調久卧久坐"尤傷人也"。久卧、久坐,氣虛、氣鬱,必使運化無力,輸布失調,膏脂內聚,使人肥胖。

治療原則:健脾益氣,化濕祛痰。該型的核心病機脾虛失運,水濕內停、聚而成痰是根本,如論何種治療都要以健脾為總綱。

中藥食療:人蔘、白朮、茯苓、紅曲,山藥、薏苡仁,蓮子肉、扁豆、大豆,薏苡仁、陳皮等。

常用穴位:脾俞、氣海、足三里、陰陵泉、豐隆等。(穴位可以針灸、也可以艾灸)

飲食過量,痰濁內生型

臨床表現:肥胖,食慾旺盛,消谷善飢,口渴喜飲,口氣臭穢,頭脹頭暈,頭重若裹,胸滿痞塞,噯氣頻作,肢體困重怠惰,皮膚亮澤,油脂分泌較多,濕疹痤瘡,或帶下粘黃,外陰瘙癢,大便粘膩,有時秘結。脈滑稍數,舌質紅,舌苔微黃厚膩。

病理機制:飲食過度,尤其是過食肥甘、膏梁厚味,或孕產期間營養過剩,攝入精美過多,勢必加重脾運負擔,其有餘部分不能充分利用代謝,過剩的水谷精微在體內化為痰濁膏脂,蓄積體內,納食越多,痰濕愈甚,日積月累,致成膏人"、"脂人"、"肥人"。另一方面,胃納所受之物,並非皆為氣血生化所需之物,諸如肥甘之品,反影響闢為契機運化,擾亂氣血化生,導致人體脂質代謝紊亂,使機體脂質儲存增多,形成肥胖病。飲食蘊久不化,阻滯氣機,易生胃熱,其特徵為食慾旺盛,消谷善飢,口氣臭穢;熱灼津液故口渴喜飲。久則積濕生痰,痰濕蘊熱,困擾淸竅,則見頭脹頭暈,頭重若裹,胸滿痞塞,噯氣頻作,肢體困重怠惰,帶下粘黃,外陰瘙癢,大便粘膩;《素問.生氣通天論》有曰:「膏粱之變,足生大丁」,所以可見皮膚亮澤,油脂分泌較多,濕疹痤瘡。此型多見於對飲食不加節制者以及孕產者。

治療原則:清胃泄熱、祛痰化濁,消食導滯。

中藥食療:茯苓、紅曲,山楂、苦丁茶,綠茶,六神曲、決明子,荷葉,番瀉葉等。

常用穴位:內庭、胃俞、足三里、陰陵泉、豐隆等。(穴位可以針灸、該類患者艾灸建議加湧泉穴引熱下行。)

肝氣不疏,氣機郁滯型

臨床表現:肥胖,面色青紫,頭脹痛,多為偏頭痛,眩暈,煩躁易怒或抑鬱,喜嘆息,口苦,咽喉時有憋堵感,胸脅乳房脹痛,乳內結節,胃脘痞悶,腹脹,失眠,多夢紛紜,夢境多為爭吵鬱悶之事,醒後月經前後不定期,閉經,痛經,多呈脹痛,脈弦,舌質暗紅或紫。

病理機制:由於腦力勞動過度,精神長期緊張不得宣洩,或情志鬱悶不能消解,都會使肝氣鬱結,疏泄失調。肝屬木,脾屬土,從五行來講是肝木侮土,久則影響脾之健運,引起肝脾不和。脾胃運化升清機能減弱,使攝入的水谷精微物質輸布失常,化為膏脂痰濁,瘀積於體內而成為肥胖。肝膽互為表裡,肝失疏泄則膽不能正常分泌精汁,化脂凈濁,脂濁內聚而加重肥胖。肝主氣機疏泄,肝氣不舒則頭脹痛,眩暈,煩躁易怒,抑鬱,喜嘆息;氣機郁阻則咽堵,乳內結節:上擾淸竅則多夢紛紜,下阻脈絡則閉經,痛經。膽汁上溢可見口苦。本證型多見於在辦公辦公室工作的白領,以及更年期肥胖者,女性多於男性。

治療原則:舒肝解郁,理氣健脾。(該型以肝鬱氣滯為主,氣行則津行,氣滯則津停。津停聚濕成痰,另肝鬱則木旺乘土加重脾虛而使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故治療首當疏肝解郁。)

中藥食療:柴胡、玫瑰花,菊花,鬱金,香附,決明子,川芎,陳皮。

常用穴位:太沖、肝俞、脾俞、陰陵泉、足三里等。(穴位可以針灸、該類患者艾灸建議加湧泉穴引熱下行。)

瘀血阻滯,經脈不暢型

臨床表現:肥胖,面色紫紅或暗紅,心悸乏力,胸悶氣短,活動後加重,皮膚乾燥,缺乏光澤,時有脫屑,膚色紫紅晦暗,瘙癢時作,頭髮枯乾,容易折損,肢節疼痛,痛經較甚,多為絞痛或刺痛,經血紫暗,多見血塊,舌暗紅或有瘀點、瘀斑,脈沉弦或澀。

病理機制:經絡血脈是氣血運行和物質代謝的通路。經常不進行體力活動和運動的話,會使血管內的血液長期處於緩慢流通狀態,血管彈性也會變得鬆弛,這些都會引起瘀血的情況,瘀血阻滯會引起氣機不暢。另外,氣為血帥,血為氣母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精神長期緊張的人,由於氣機失調,血管彈性缺乏調節,也會損及血流的通暢。再有,加齡或體質虛弱等原因導致脾虛氣不健運,氣血生化乏源,無力推動氣血則血行無力,均可引起血瘀脈阻而影響水谷代謝,不能將水谷精微布散周身,脂積成痰;痰濕內阻,又使氣機壅滯,引發惡性循環,更使痰脂滯留體內,引起肥胖,這就是「痰瘀同源」的道理。從現代研究來講,肥胖者多伴高脂血症,血液中存在著大量的脂肪,其粘膩影響血流通暢性,又會沉積於血管壁使動脈硬化都會加重瘀血狀況。本證型多見於久卧、久坐、缺乏運動者,進食油脂食物較多,飲水較少者,年齡偏大者,以及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的人群。

治療原則:活血化瘀,通經和脈。

中藥食療:三七,葛根,雞血藤、紅花,丹參,紅曲,川芎,赤芍,川牛膝等。

常用穴位:血海、膈俞、三陰交、合谷、肩井等。(穴位可以針灸、該類患者艾灸建議加湧泉穴引熱下行。)

還要強調的是,上述證型往往不是孤立存在,常常彼此影響,合併轉化,如脾虛合併瘀血,氣滯合併脾虛,脾腎兩虛合併痰濁等。需要全面分析,對證綜合治療,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如果您在閱讀本文過程中,遇到任何困惑與不解,可以點擊下方的「寫留言」告訴我們哦,我們會在第一時間為您悉心解答。

或者您希望我們明天推送什麼內容的文章,盡可以留言告訴我們哦~我們會認真採納您的意見,也許明天就會為您推送私人訂製的文章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立來健康 的精彩文章:

TAG:立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