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寫給太監的墓碑,書法精湛!
高力士(684年—762年),本名馮元一,祖籍潘州(今廣東省高州市) ,唐代著名宦官,冼夫人第六代孫。曾祖馮盎、祖父馮智玳、父為馮君衡,曾任潘州刺史。
幼年入宮,由高延福收為養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武則天的賞識。唐玄宗統治期間,其地位達到頂點。由於曾助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故深得玄宗寵信,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齊國公。
一生忠心耿耿,與唐玄宗不離不棄,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寶應元年(762年)三月,得知李隆基駕崩,吐血而死。追贈揚州大都督,陪葬於泰陵。
《高力士墓志銘》
《高力士墓志銘》的出土以及《高力士神道碑》的修復對於認識張少悌的書法正是具有這樣的意義。
書法作者是張少悌,作為盛唐書碑名手,其書跡流傳較少,導致後世對他印象模糊。1999年《高力士墓志銘》的出土以及《高力士神道碑》的修復,給我們對張少悌書法以新的認識。張少悌循《聖教序》上承晉法,其行楷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同時對我們認識盛唐大家如顏真卿等人所創造的書法高峰提供了更多的背景。
上個世紀以來出土墓誌碑版之多,歷代罕與其匹。當代書法史研究所取得的進步,與這些新材料的出現息息相關。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書法史成為一部名家名作史,而使名家名作誕生的背景越來越清晰起來。此其大端。出土材料除了起到稽沉作用外,還修正了對前人書評的過度詮釋。歷史是沒有天然的公正的,只有在對新史料的不斷挖掘和深入研究中,或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歷史的較為真切的面目。
張少悌行書自聖教追晉法,但更具簡淡沖和的韻致。立《高力士墓志銘》碑時已是中晚唐,國力已經大不如盛唐,唐墓葬也以安史之亂分為前後有別的兩大分界線,高力士墓葬的規格等級也反映了這一點。畢竟是奉敕而作,是碑鐫刻精良,頗能傳達用筆的精微之處,筆畫的起止搭截十分清楚。
張少悌以行楷書此銘,總體上給人的感覺是平和雍容,溫文爾雅,用筆洗鍊純凈,沒有李邕行書結字的欹側和頭重腳輕,及其浮華之氣,但同時也缺少了險勢所帶來的緊張和驚心動魄。
張少悌作為顏真卿的同時代人,從顏撰而由張書碑的情況來看,有過從,也是意料中事,此碑比顏真卿書《多寶塔碑》晚了十年,其中既能感受到《多寶塔碑》的氣息,同時又具有《多寶塔碑》所沒有的寬博與開張。與顏晚年作品比,則少了篆籀氣。
聚思
書法思考◎有益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TAG:書法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