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自己說:這的確很難,我理解你

對自己說:這的確很難,我理解你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每一天,都有一些人,一些事,經過我的生活。像晴日盛陽穿透樹葉的縫隙時,空氣中閃耀的發光的碎片。我把它們記錄在【吉光片羽】。

有幾年,我利用周末和年假的時間,陸陸續續地在上海或外地參與了多項與教育相關的公益活動。一次,我和夥伴們在西部山區的一所鄉村小學進行數周的藝術教育。

我被分在二年級。我的班上有一個患唇齶裂的女孩,她的性格活潑可愛,常常笑著撲過來拽住我的衣角。在討論周末家訪安排的時候,我跟教學組建議去她家看看。我很好奇會是怎樣的「容器」創造了這個天使。

組裡帶一年級的老師建議去另一個男孩家,他介紹那個男孩有著肛部和下肢的疾病,我們可以去看看男孩家是否需要更多的幫助。他向辦公室的窗外一指,我們看到那個男孩正一瘸一拐地在操場上跟同學們追逐玩耍。

我們跟當地老師一打聽,原來這兩個孩子是姐弟,是同一個家庭養育出來的孩子。

家訪的那天,孩子們的爸爸有工作外出未歸,但我們如約見到了孩子們的媽媽。

這是一對生活在中國的韓裔夫妻,丈夫是大學教授,妻子是全職主婦。他們的大兒子是親生的孩子,正在念大學。二女兒和小兒子都是收養的孩子,也都是先天殘疾的被遺棄的孤兒。

孩子們的媽媽待人溫和親切,取自製的鹵牛肉招待我們。我們問他們怎麼會定居這裡。她說:之前在一個大城市生活,孩子們就讀國際學校,但孩子們過得並不開心。一次旅行,他們來到這個山水美麗的地方,孩子們很喜歡,村裡的學校也願意接收他們,就把家搬了過來。

我們問她:這裡與原來的學校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她說:這裡的老師和同學跟我的孩子在一起就像跟一個正常的孩子在一起。不會歧視他們,也不會給他們不必要的特別照顧。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為什麼兩個孩子在班級中跟人相處時是那樣放鬆。

因為事先了解過小兒子的疾病情況,我們忍不住向媽媽表達對她的敬佩,照顧這個孩子她應該付出了很多辛勞和愛。

她說:事實上,我給了自己更多的耐心和寬容。最開始我幫助小兒子排泄的時候,非常不熟練,常常費了半天勁兒還是失敗。在最沮喪的時候,也冒出過放棄收養的念頭。但我不責怪自己,我對自己說——這的確很難,我理解你。後來慢慢地,我也就把這件事做下來了。

之前多聽到「為母則強」,也對於一個會收養殘疾棄嬰的母親有「完美」的預設,所以,當我聽到這樣的「不完美」表達時印象深刻。那一刻,我看到一個女人,而不只是「母親」;我看到她好好地照顧自己,而不只是好好地照顧她的孩子

你還會喜歡

一場「回家」的邀請

2018年6月16日我們一起「回家」

我為什麼發起「回家」

改變,由你們自己開始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婚姻與家庭治療師、上海心理學會臨床心理與心理諮詢督導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OH卡學院授權培訓師、美國A.B.H及P.A.S.H高階催眠治療師等。

常年持續接受專業、系統的職業培訓,潛心學習各類心理療法。擅長處理婚姻與家庭問題、兩性關係、親子關係、個人成長與發展、抑鬱癥狀、焦慮癥狀、生離死別創傷、童年創傷、臨終關懷等。

有著豐富的個體及家庭臨床心理諮詢經驗,並在全國各地帶領近百場心理學團體沙龍、大眾工作坊、專業課程。陪伴和幫助很多個人及家庭開啟覺察之旅,激發自愈力,告別過往的創傷,確立未來的目標,重新連接到內在的愛和力量,回歸平衡、流動、身心健康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海女 的精彩文章:

TAG:王海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