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100年前,那些焦慮的中國人

100年前,那些焦慮的中國人

1.

沒有焦慮,北大就不會是現在的北大,中國也不會出現挽救民族命運的五四運動。

事實上,北大在成為五四運動先鋒的北大以前,跟先進、開放、自由、獨立這幾個詞,沒有半毛錢關係。

當時的北大,學生很多都是官二代和富二代,大多數學生都雇有僕人,在學校里,這些學生被稱為老爺。上課鈴響了,僕人要向學生通報說:「請老爺上課。」這些「學生老爺」上學不是為了學習知識,而是希望畢業後能做官。北京大學的風氣是以做官為目的,被人戲稱為「官僚養成所」。

「學生老爺」們放了學不是去圖書館,而是跑到妓院、戲園,打麻將、吃花酒、捧名角。社會上盛傳關於「兩院一堂」的說法是,出入八大胡同妓院的人中,多是參眾兩院和京師大學堂(1912年改名為北京大學)的人。

學生尚且如此,教職員工也清流不到哪裡去。

1917年1月,蔡元培剛到北大任職的第一天,校工們排隊在門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他停下腳步,脫下自己頭上的禮帽,鄭重其事地向校工們回鞠了一個躬。這個舉動讓在場的校工和學生們大為驚訝,畢竟從前的校長,大都一副目中無人、不予理睬的官老爺做派。蔡元培剛接手時的北京大學,幾乎就是墮落的代名詞。

蔡元培所焦慮的是,當時的北大,不但不是「研究高深學問」的地方,學生來讀書,不為求學,而是為做官發財,更談不上,要靠這群年輕人,去改變落後的、挨打的、被別國虎視眈眈的民族命運。「中國這樣大,積弊這樣深,不在根本上從培養人才入後,是不可能的」。

2.

正是在這種焦慮之下,蔡元培才不得不從源頭開始,對北大進行變革,首先要讓北大重新回歸讀書的地方。

他為北大請來一大批頂尖的,專註學術的老師。比如出任文、理科學長的陳獨秀和夏元瑮,前者是《新青年》創辦者、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後者是量子物理學家普朗克的高徒,愛因斯坦《相對論淺識》的翻譯者。

在他先後聘請的超豪華教授名單里,有這些人:儒學、佛學家梁漱溟,詩人、書法家沈尹默,語言學家劉半農,最年輕德語教授朱家驊,國學大師陳寅恪,哲學博士胡適,圖書館主任李大釗、兼職教師魯迅……

針對師生嫖娼的墮落風氣,蔡元培還專門辦了一個「進德會」,進入這個社團的人,大家先從自我戒嫖做起,這樣慢慢開始養成一種不嫖娼的校風。這個社團里,最有名的成員,就是文科學長陳獨秀。

在蔡元培的變革下,北大不但廣招青年才俊,預科和旁聽生的傳統也因此產生,也是因為蔡元培,北大甚至第一次開放了女禁。當時有一個勇敢的女生王蘭(王崑崙的姐姐)向蔡元培請求入學,他就讓她到北大當了旁聽生。這件現在看來的小事,在當時觸動了封建主義的神經,轟動了全北大,也轟動了全北京。由北大開始,各大高校此後招生時,才逐漸允許女生和男生一樣地應考。

蔡元培直到今天,不但依然是北大精神的象徵,甚至是全中國高校立校之標杆,不僅是因為他提出的那句「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更重要的是,他在任職期間對北大的一系列變革,讓北大成為真正一流大學的同時,也讓中國有了現代意義上的大學。

(蔡元培、宋慶齡、魯迅等歡迎來華訪問的英國文學家蕭伯納)

可以說,如果沒有一個敢於質疑舊的教育傳統,為時代、風氣之落後而焦慮的蔡元培,北大不會是北大,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高校的誕生或許要推遲幾十年,或許永遠都不會出現,為挽救民族危亡的新文化運動可能也不會順利發生。

3.

在上世紀2、30年代社會的普遍共識里,「沒有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學,就不可能有五四新文化運動」。

北大猶如上世紀初中國高校和社會的縮影,放眼全國,跟蔡元培接手前混亂崩壞的北大情況相似,中華民國剛成立的那一年開始,中國的處境並沒有因為新時代的到來而變得更好一點,國內四分五裂,日本對東北虎視眈眈,把握話語權的列強根本不打算承認民國這個新生的政權。

天真又焦慮的青年人,嘗試以己之力拯救社會,有的以死明志,「使學子們有所警動……共講愛國,卧薪嘗膽,刻苦求學」,比如寫下《警世鐘》的陳天華。有的開始積極尋找救亡圖存的辦法,他們試圖從西學之中尋找國家在新世界秩序中立足的方法,比如陳獨秀、比如胡適。他們寫文章呼籲國民的覺醒,1915年,陳獨秀《敬告青年》,1917年,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到北大就職,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周作人等,即將在未來影響一個世紀的年輕知識分子們都很快聚集於北京大學。就像某種宿命,焦慮的年輕人遇到焦慮的蔡元培。

兩年後,新文化運動發展到高潮,在梁啟超主辦的《新青年》,和北大師生創辦的《新潮》、《國民》等刊物的推動下,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和當時文學變革的中心,成為國人和知識分子心中的「精神聖地」。民主與科學,獨立與自由的新思潮,從這群焦慮的青年人開始,從北大和各大高校開始,逐漸影響整個社會。

4.

1919年,一戰結束,中國作為戰勝國出席巴黎和會,北洋政府密令中國代表團同意轉讓山東的特權給日本。北大、北高師、女師、法政專門、俄文專修、高工、高農……等各校學生義憤填膺,他們迅速組織集會,爭相演說,寫血書,遊行,身體力行反對政府的「賣國」行經。

5月4日,以北大為首,北京各大專學校3000餘人共同發起,舉行學界大示威,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爆發。

焦慮的青年人們,第一次足夠以強大的力量對抗社會的軟弱。新思潮的影響也有了成效,焦慮蔓延至全國,焦慮轉化為憤怒,上海等各大城市掀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的高潮。

在「三罷」的壓力下,北京政府最終拒簽《巴黎和約》,五四運動取得成功。這場運動最終的勝利,是青年人的勝利,說到底,因焦慮而起,也因焦慮而成功。

很多年後,北大和青年人,成為五四精神的象徵,而焦慮,也伴隨著他們在未來對抗社會不公的每一次抗爭中。

把焦慮和質疑等同為沒有價值的事物,怕是忘記了90年前魯迅對北大的評價:「第一,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著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與黑暗勢力抗戰的,即使只有自己。」

沒有焦慮,何來變革,沒有質疑,何來與黑暗、落後勢力相抗爭。

原創不易

您的打賞是最好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資有營養 的精彩文章:

大俠一開始都不拘小節
一年後,你還會不會想起林奕含

TAG:談資有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