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不拼器材還能拼什麼?
在攝影實踐不難中發現,凡新起步者尤其是大城市中的攝影愛好者,也許是沒有老器材的負擔,手中器材常常「一步到位」得連專業攝影師自嘆不如。但拿板斧的除了李逵也有李鬼,照片質量以及被刊用狀況等,只能是「瞎子吃餛飩--心中有數」。有不少攝影者手中儘管始終持有頂尖器材,但就是作品就是不見長進。我們當然得承認器材對攝影作品的質量具有重要影響,但千萬不能陷入盲目比拼器材的誤區。很多人都會說「攝影不拼器材拼思想」,「思想」兩個字畢竟有點抽象,那麼究竟拼的是什麼是具體化的「思想」呢?個人以為拼的無非就是兩個字: 「選擇」 。
我們知道,如今即使是中低檔攝影器材,其自動化程度業已相當完備,幾乎所有與成像與技術有關的操作,照相機都可通過程序自動按使用者要求順利完成。關鍵就看你對器材的特性是否熟悉。也就是說通過相機可以完成的很多任務,你己無需再動很多腦筋了,在一定的程度上來說,攝影作品常規的技術要求以及質量保證,依靠相機本身的功能便能順利地解決,基本都不成問題了。個人以為所謂的「攝影文化」、「思想」至少應包括兩種內容:
一種是有關照片思想內涵的文化,其中反映了作者的選材眼光,為何選擇這一題材?如果被反覆表現的題材,是否有點新意?題材能否被社會各界關注等等,從中自然不難看出作者對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理解。就當前而言,沒有一點社會學經濟學知識,儘管你的照片 「質量很高」,也可能無任何銷路。這一文化範疇,顯然還包括科學的思維方式,如果攝影者有點辯證思維常識,抓題材時會結合時空變換靈活處理,不至於出現扛著毛竹在小巷內轉不過彎的現象。再比如縱向思考要保持慎密的邏輯性,而橫向比較的發散思維則要保證足夠的廣泛性,這樣的聯想才可能提升照片的意義。
即使相機的自動化程度再高,也不能替代人為目光的「選擇」。這 「選擇」 需要作者的高度智能分析,它牽涉到對主題的理解,對美學的感悟。就是再過50年100年,照相機恐怕也難實現這些功能。換句話說,如果照相機有朝一日真的實現了這種功能,人類本身的思考也將失去意義,那顯然是不可能的事。
題材的選擇牽涉到對主題的分析理解,需要根據主題來確定所選擇的拍攝對象,需要攝影者熟悉生活,熟悉某題材與所表現主題是否匹配,是否能有效傳達自己對主題的理解,同時還牽涉到攝影者對題材的發現捕捉和表現能力,屬於思想的範疇。還有反映主題時是從正面表現,還是側面表現?是直接表現還是間接表現?這些都與攝影作者的哲學理念、世界觀以及對生活的理解有關。與所謂「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的道理是相通的。
另一個 「選擇」 就是拍攝時對透視角度的選擇。這種 「選擇」 照相機也不可能替代人類完成思考。攝影鏡頭通過不同的透視成像作用,能形成千變萬化不同效果。即使是同一主體與背景,經過照相機的不同焦距鏡頭的透視成像,或是變換遠近高低,或是上下左右稍微轉換取景視角進行構圖,便不難發現主體與背景的關係會形成明顯的變化。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說的也就是這道理。當過於正面取景時,主體與背景兩者內容會出現明顯疊加;而採用廣角鏡頭則會形成明顯近大遠小的誇張效果;採用長焦鏡頭取景,空間感就會被壓縮……這種變化與處理效果,完全憑藉攝影者經驗完成。不同的美學理念會引導攝影者選擇不同的角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同取景角度所帶來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到照片的畫面效果。能不能利用好透視原理來選擇合適取景角度,也是攝影者經驗豐富與否,包括對美學理念的具體理解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攝影文化與攝影語言與攝影形式的關聯度比較高,也可稱之為攝影 「視覺文化」。通俗而言,攝影者必須從攝影器材成像的特定角度出發處理畫面中的形象,而不是簡單地解決如何取景構圖這一個問題,而是需要有較高的藝術修養和一定的美學理念。攝影聚焦曝光等問題,廠家早已為你代勞,你需要切實掌握和理解鏡頭、光影、空間關係等諸要素一起構成的「攝影語言」的運用,至少對色彩、線條、塊面,韻律、節奏等各方面的視覺作用等要有足夠的理解,還要有點經營畫面的設計常識等等。這樣才可能從視覺藝術的角度出發,是儘可能通過畫面形象來說明問題,而不是依靠大段枯燥的說明或「講故事」來闡釋畫面。
至於如何提高「視覺文化」的運用能力,唯一的途徑就是多讀書多思考多觀摩以切實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同時能嫻熟把握對手中器材的掌控,相信你的作品質量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TAG:攝影徐和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