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的幕後人物,支撐上千萬德軍作戰,比起希特勒,盟軍更想幹掉他
說起二戰時期的德國,我們會想起元首希特勒,會想起沙漠之狐隆美爾,然而在盟軍的刺殺名單上,有一個人的名字拍得比希特勒、隆美爾還要前,他就是施佩爾。
施佩爾並不懂多少打仗的知識,但他卻是一位優秀的後勤部長,顛峰時期,德軍的兵力超過千萬人,全靠施佩爾的調控才能保證後勤供應。
施佩爾並不是一開始就從軍的,年輕時,施佩爾學的是建築專業,因為他的父親就是建築師。成為一名建築師後,施佩爾迅速在建築領域打響了自己的名號,他設計了很多重要建築,比如德國總理府。當時希特勒已經是納粹元首了,他對施佩爾的設計非常滿意,於是兩個相差16歲的人成了朋友。比起那些阿諛奉承的下屬,施佩爾說話總是直來直往,這很對希特勒的胃口,對他越發信任。
希特勒相當偏執,因此讓施佩爾當德國建築總監,監督全國建築的建造,避免影響美觀的誕生。借著這個契機,施佩爾成為了政府官員。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然而由於後勤原因,德軍在蘇聯的嚴寒中損失慘重。1942年一開春,希特勒就撤掉了原來的軍備與戰時生產部部長,讓施佩爾擔此重任。
雖然施佩爾是學建築的,但他在後勤方面卻有著極高的天賦。很快,德軍後勤供應不足的問題就被解決了,德軍東西線同時作戰,消耗是非常可怕的,能夠維持這一天文數字,可想而知施佩爾身上的壓力有多重了。
1944年,德國打了很多敗仗,美軍的飛機開始出現在德國本土上空,而德國的防空力量卻無能為力。煉油廠、兵工廠、導彈工廠……很多重要設施都在空襲中被破壞,德國全國的煉油能力只有1942年的2%,前線大批武器無法開動,形式直轉急下。
在希特勒等人束手無策時,依然是施佩爾站了出來,他針對目前的敗局制定了新的方案,使得德國的煉油量從2%恢復到了28%,勉強維持住了前線的消耗。
原本德軍已經不足為例,沒了飛機坦克,盟軍可以用小傷亡打敗的德國。結果因為施佩爾,德軍的鋼鐵集團又「活」了過來,死傷加重。因此對於盟軍來說,施佩爾才是他們最想刺殺的人,這樣德國的後勤才能崩潰。
德國投降之後,施佩爾被捕,並被判處20年漸進,關押地為施潘道監獄。該監獄關押的都是德國重犯,犯人只有6人,其他5人都是地位僅次於希特勒的將領,施佩爾雖然沒有指揮過一兵一卒,但他卻是德國後勤部門的實際掌控者,在盟軍看來,他或許才是施潘道監獄裡最重要的犯人。
延伸閱讀
明朝被李自成覆滅,宋朝卻能輕易鎮壓方臘起義,都是鎮壓起義,為何明朝還不如宋朝?
如果繼承皇位的不是四爺雍正,而是十四爺胤禵,清朝會變成什麼樣?
美國是海灣戰爭的最大贏家,那第二贏家是誰?不是英國或沙特,而是這個小國
※1937年,中國一個師和日本一個師團各有多少兵力?最多可以相差8倍
※雍正和老十四是親兄弟,同一個媽所生,為何每次都像仇人見面一樣?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