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決策失誤,員工該怎麼辦?
原標題:領導決策失誤,員工該怎麼辦?
相信很多打工仔都曾經遇到這樣一個狀況:眼看著領導的決策出現失誤,自己卻無能為力,只能無可奈何地執行著領導的錯誤決定,然後眼睜睜地看著公司遭殃,自己也跟著遭殃。
出現這個狀況,一般有兩種情形。
第一種,是所謂的「領導決策失誤」,只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領導站在比你更高的位置,能看到的事情比你多,需要考慮的利益關係比你複雜,他的決策在你看來是錯的,但其實錯的是你。
這種情況我們姑且不論。
第二種情況,則是領導的決策確實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錯誤,而很湊巧地,你發現了這個錯誤。這個情況下,你應該怎麼辦?
在歷史上,有不少做臣下的,都曾經發現皇帝的決策出現了錯誤。而對於皇帝的錯誤決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應對方式。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古人們是如何對待「領導決策出錯」這個狀況的。
第一種應對方式,是海瑞式,又稱為「自尋死路」式。
明朝嘉靖年間,著名的清官海瑞覺得嘉靖皇帝幹得不行,於是寫了一個奏摺《治安疏》,直接懟了皇帝一通,說嘉靖皇帝二十多年都不幹活,整天想著長生不老,弄得官員貪腐,兵將贏弱,民不聊生,盜賊四起。
嘉靖皇帝看了這個奏摺,當場氣得七竅生煙,叫人趕緊把這海瑞抓來治罪,別讓他逃了。幸好旁邊的人了解情況,說這個海瑞根本不怕死,一早買好棺材了。嘉靖皇帝顧及自己的名聲,才沒把海瑞給殺了,只是把他關進大牢。
不過如果不是嘉靖帝自己沒過多久就死了,海瑞能不能從天牢里出來,還是未知之數呢。
歷史上使用「海瑞式」的官員有不少,例如曾國藩早年也曾經寫過一個很直接的奏摺批評咸豐皇帝,把咸豐氣個半死。
這些官員大部分都沒有什麼好結果,就算有的皇帝因為顧忌輿論而沒砍他們的頭,他們的建議也基本上不會得到採納。
第二種應對方式,是蔡京式,又稱「推你一把」式。
一般來說,這是最容易選擇的一種方式。領導決策失誤是他的事,他要死我還攔著他?他想幹嘛我就幫他幹嘛,免得惹他不高興。
著名的風流天子宋徽宗剛上任的時候,其實也曾經想過勵精圖治,努力做好工作。事實上一開始他還是像模像樣的。
不過時間一長,他的藝術家氣質開始發作,而蔡京則與他志趣相投。
對於宋徽宗的興趣愛好,蔡京一向是大加鼓勵的。有一次,徽宗拿出一套珍貴的器具,感嘆說本來想用一下,但又怕被大臣批評他奢侈——可見徽宗還是知道是非的,只是控制不住自己。
這時候,蔡京就在旁邊推波助瀾,慫恿說前朝的時候都是這樣用的啦,皇上何必介意人家怎麼說?做人最緊要是開心嘛。
後來每次宋徽宗想幹嘛,蔡京都是「做人最緊要開心嘛」,直到金國大軍兵臨城下。
用「蔡京式」來應對領導的決策失誤,短時間內往往收效甚佳,領導看你對他言聽計從,自然大加賞識。決策失誤造成的後果出現得越遲,「蔡京式」就越有效。
不過真等到碰壁的時候,你就只能跟著領導一起背鍋咯。
第三種應對方式,是岳飛式,又稱「擺明不滿意」式。
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飛,慘遭冤屈而死,壯志未酬,滿腔悲憤,確實可歌可泣。但岳飛的死因,近年來卻引發頗多爭論。
有人說,岳飛是因為要迎回二聖,才被高宗殺死的——把兩位前皇帝接回來,宋高宗咋處理?
其實這個論點並不十分成立。宋金議和的時候,宋徽宗已經死了,就算岳飛能直搗黃龍把宋欽宗接回來,以高宗功業之大,還哪裡輪到宋欽宗來爭帝位?
宋高宗動了殺機的原因,是對武將專權的忌憚。在南宋中興四將中,岳飛能力最強,但脾氣也最大,收復河山的決心也最大。所以在朝廷幾次對軍隊的處理中,岳飛都表現出很大的不滿意,甚至出現過不等朝廷命令自己直接跑回老家的事情。
對宋高宗而言,保住自己的帝位是第一要務,所以宋金能夠議和是最好的選擇,畢竟打起來勝負難料,風險很高。而宋高宗也很清楚,對於岳飛而言,收復河南河北是其最大的願望,所以經常告誡岳飛不要隨便跟金國開打。
一個武將擁有一支以自己姓氏命名的軍隊,又擺明了自己不同意皇帝的決策,讓皇帝如此不放心,不殺你才怪了。
「岳飛式」和「海瑞式」從本質上差不多,區別在於岳飛的能力強能辦事,海瑞只有一個清廉的名聲。所以在領導還需要倚重你的時候,使用一下「岳飛式」是有效果的,但一旦領導覺得你的利用價值已經沒有了,那就恐怕凶多吉少了。
第四種應對方式,是魏徵式,又稱「有效勸諫」式。
唐代的貞觀之治,誕生了很多名臣,其中以魏徵的名聲最大。魏徵以敢言和直諫著稱,經常當面頂撞李世民,據說曾經氣得李世民嚷嚷著要殺他。
但魏徵並不是海瑞式的「忠臣」,而是一個能促成大事的能臣。他對於李世民的脾氣抓得很准,知道李世民最大的痛點所在,所以每次勸諫雖然很直率,甚至觸怒皇帝,但最後卻往往能夠被採納。
李世民最大的痛點,在於需要努力證明自己。他以宮廷政變得位,殺死哥哥弟弟,逼走父親,在傳統道德上可謂罪大惡極。為了證明自己奪位的正義性,李世民迫切地需要證明自己是個好皇帝。
所以幾乎每次魏徵對李世民進行勸諫,都以怎樣做好皇帝來開頭,拍一輪馬屁說皇上如何開明如何願意接受意見,然後才提意見。如此一來,李世民想不聽都不行。
「魏徵式」是一種需要極高情商的溝通方式,通過正面表揚提出反面意見,抓住領導的心理痛點來達到目的。
第五種應對方式,是狄仁傑式,又稱「暗度陳倉」式。
女帝武則天時代,狄仁傑擔任宰相。對於接班人問題,武則天曾經傾向於自己的侄子。後來雖然立了兒子為太子,但武氏的勢力依然很大,隨時可能改變局勢。
內心傾向於李氏的狄仁傑在成功勸武則天立兒子為太子之後,向武則天推薦了一位自己的接班人——張柬之。
這位張柬之和狄仁傑一樣,是李氏的支持者,但狄仁傑推薦他的時候,並沒有表露出這方面的傾向,繼而成功地在武則天身邊埋下了伏筆。
最後,在狄仁傑死後,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把武則天拉下台,恢復大唐李氏的江山,這才有後來的開元盛世。
「狄仁傑式」是最為老謀深算的方式,表面上虛與委蛇,暗地裡施展手段。要用這一招,不但需要深厚的演技,還需要相當的人脈班底和威望。時機一到,就取而代之。
以上五個應對領導決策失誤的方法,不知道你喜歡哪一個?
參透歷史,感悟智慧,歡迎點擊「閱讀原文」,聽我講更多歷史故事。
TAG:聰鳴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