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一代」大數據報告揭示當代青年的七種未來品格
《中國青年》雜誌+中國青年報+ofo小黃車
聯合出品
沒有哪個國家像今天的中國這樣迫切需要「強國一代」,沒有哪一代青年像今天這樣迫切需要一個強大中國——青年一代正在與強大中國並肩同行。
在五四青年節和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校慶日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大學考察。他強調,堅持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廣大青年要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
什麼樣的青年能夠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今天的他們在想什麼、問什麼、論什麼,具備什麼樣的品格?
讓「強國一代」的數據報告來告訴未來。
2018年四月,共青團中央機關刊《中國青年》雜誌社聯合中國青年報、ofo小黃車黨委開展了「強國一代,青年之問」大型「互聯網+青年」專題活動,總曝光量9000萬餘人次,參與提問人數超過200萬,收集有效問題10餘萬個。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台轉發超20萬,「#強國一代邀你來提問#」話題自4月9日起強勢進入「新時代」微博熱門話題榜。從地域上看,本次活動覆蓋了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內的全國263個城市,得到了各地年輕人的廣泛關注、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
在所有參與者中,男性與女性佔比相對均衡。而在年齡分布上,14-40周歲的青年人群佔比近八成。
「強國之問」Top20榜
統計分析表明,當代年輕人最為關注的前20個「強國之問」依次是:
從表2可以看出,
當代年輕人最為關切的問題主要集中於鄉村振興、家國使命、社會關係、科技創新和教育民生等五大領域中。
圖3從高到低依次列出「強國之問」Top20所涉及的領域及其佔比。
「強國之問」地域圖譜
統計結果顯示,本次參與人群廣泛分布於全國263座城市。這裡分別從華東、華南等7個地區選取兩個代表城市,加上香港地區,以此構建「強國之問」的地域分布圖譜(見表3)。
有趣的是,在北上廣深和其他新一線城市(如青島、西安、杭州、南京、重慶等),青年們首選的「強國之問」均為「鄉村兒童、老人最迫切需要的是什麼」,不約而同地指向了鄉村振興這一時代主題;而以仙桃、三亞、吐魯番地區為代表的三四線城市,則對家國使命和社會民生問題表現出更多關切。
無論是一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之間的分化,還是各個地區之間的差別,其實都能從經濟發展水平得以印證。總體而言,
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和地區,更關注科技創新領域,而發展相對較低的,更為關注民生教育領域,但大家對於鄉村振興這一時代主題的關切度基本一致;同時,北方相較於南方更為關注家國使命;不過,香港青年對於家國使命也表現出熱切關注。
「強國一代」自主提出的「強國之問」
本次活動中,三方主辦單位收集了青年自主提出的「強國之問」,有效提問逾萬,飽含真知灼見和理性思考。這充分表明,
本次活動對於「強國一代」青年更為積極理性地參與公共討論、主動反思個人與家國社會的關係、在新時代環境下暢想未來並進行自我定位,都起到了推波助瀾之效。
表4摘錄了青年自主提出的「強國之問」,
除了前述五大領域外,還新增了網路話題。
作為「互聯網原住民」一代,90後、00後面對網路暴力、信息泄露等亂象,對如何加強網路監管、營造綠色健康和諧的網路環境等問題,都非常關注。
結論:
「強國一代」正在形成的七種未來品格
綜合上述「強國之問」數據分析報告,我們認為,當代有志青年開始呈現七種未來品格。
(1)強國心態。
「強國一代」正在成為有志青年自我認可的LOGO。
與此前60、70、80後不同的是,他們跳出了簡單的代際劃分而開始為自己注入責任內涵,並賦予自己歷史長跨度的使命,從現在一直到2050年,他們充滿了主體責任和使命感。以90後、00後為主體的「強國一代」青年已經具備較強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對於強國使命擔當有著更為清醒的認識,對於個人命運與國家前途、個人夢與強國夢的交融有更多反思。他們已經懂得從國際視野看待祖國、在與全球青年的對比中定位自我,「強國心態」正嶄露頭角。
(2)時代共振。
「強國一代」正在與新時代同頻共振
。他們已經不再是思想簡單的時代跟隨者,只會喊口號的人已經落伍了--他們已經開始主動思考如何改變這個世界。比如「鄉村振興」主題是「強國一代」青年的主要關切領域,相關提問也高居榜首。這充分表明,「強國一代」青年對於國家大事關注密切、對於時代主題有著全新的把握。尤其在自主提問中,針對「鄉村振興」這一時代主題,青年們從不同角度提出了眾多頗有現實意義的問題,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國力起於鄉村」,表明「強國一代」絕非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如「年輕一代湧向城市,農村土地誰來耕種?誰為未來的糧食安全負責?」「如何吸引優秀人才,尤其是男性教師紮根農村義務教育?」等。當代青年對於時代主題的密切關注,必將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有序的不竭動力。
(3)科學情懷。
前沿科技及其創新已成為「強國一代」青年關切最多的核心話題領域。
科技創新之問,在top20排行榜中獨佔六席,尤其是AI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基因科學的突破為人類打開的嶄新可能性、航天技術的發展和清潔能源的開發所能帶來的美好未來,都讓當代年輕人滿懷希望與憧憬。而從另一角度來看,對事關全人類命運的核心科技創新的關切,也是「強國一代」強烈的危機與憂患意識的體現。可以說,關注前沿科技、推動技術創新,進而造福社會生活已成為「強國一代」的顯著特徵。
(4)切問力行。
「強國一代」青年對於社會民生、教育公益、生態環保等日常生活中切身可感的問題領域表現出了高度關注。
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不再是簡單地吐槽,而是開始主動思考如何塑造身邊的社會。比如在自主提問中,一些網友提出了「未來教育會實現公平嗎?」「什麼樣的中國古典音樂、中國戲曲才是符合當今社會的?」「如何吸引優秀人才,尤其是男性教師紮根農村義務教育?」等。他們從周遭世界的所見所聞出發,從自我的切身角度看待社會、發現問題、思考生活,與此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又具備跳脫出個人視角、從更寬泛的社會視角來審視和反思問題的能力。
(5)理性思考。
「強國一代」開始與先哲思索「同款同題」,為人文關懷、思想啟蒙寫下新的註腳,也是對美好生活的拳拳期待。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種「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既表現在經濟建設方面,也體現在社會建設方面,尤其是人與人的社會關係領域。友誼、信任、善良等諸多充滿人文哲思的話題進入「強國之問」Top20榜,以及青年自主提問中對於愛情、師生與醫患關係的高度關切表明,「強國一代」青年的「美好生活」訴求,早已超出了單純的經濟目標,而是對人際社會關係表現出更高期待、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深思考。這必將為當下以及未來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打下思想基礎。
(6)互聯網精神。
以90後、00後為主體的「強國一代」青年是生於互聯網、參與締造互聯網、也追夢於互聯網的一代。他們在網路社會中發展出了獨特的語言、文化與價值體系,在學習工作、休閑娛樂、社交生活等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與前人大為不同的思想與行為模式。事實上,互聯網連接萬物的精神和思維方式已經被今天的年輕人用作了社會變革的強大驅動力。從網購、網路訂餐、網約車到在線教育、共享單車、掃碼支付,年輕人在用自己的感知和體驗、智慧與創意打造出更為便捷舒適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悄然改變著社會整體環境及其運作方式。在青年自主提問中,無論是對網路社會環境的高度關注,還是將互聯網思維用於改造社會(比如,「網路時代,如何讓信息資源下鄉,縮短城鄉信息差距?」、「網路信息大爆炸的年代,要怎樣分辨是非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否藉助互聯網讓不同地區的兒童受到公平的優質教育?」等等),互聯網精神和網路化思維無疑已成為「強國一代」青年的重要思維特性。
(7)重塑偶像。
「強國一代」已經不再滿足偶像的外在張力
。哪怕唱跳俱佳,顏值爆表,口齒伶俐,天賦過人,都還不夠;只有內涵深厚,視野寬廣,才能讓新時代粉絲真摯追隨。「正能量偶像」應當聰慧明達,神采見於三觀。我們看到王源、華晨宇、霍尊等偶像引導粉絲們展現家國情懷,文化底蘊,而他們確實也不負眾望,提出了獨到思考的問題,「誰為未來的糧食安全負責?」 「學校是否會就弘揚中華禮儀開一堂課?」……他們在成長中變得更加優秀,也把偶像提升到了一個新境界。沒有「強國一代」擁躉的偶像是走不遠的。
總之,
青年自己總結的問題,才是世界應當關注的問題。青年自己願意走的路,才是「強國一代」真正的道路。
本次「強國一代,青年之問」大型公益活動得到了當代年輕人的熱情響應和積极參与。無論是參與「強國之問」的投票,還是主動提出自己的「強國之問」,都是青年們對自己與國家社會之聯結的確認,是在新時代反思自身與社會、定位自我與國家、暢想現在與未來的契機。通過對所有「強國之問」的大數據分析,我們又能確切把握「強國一代」青年的核心關切領域。可以說,「強國一代」青年正是那些能夠從家國視角定位自身,緊隨時代與社會步伐,密切關注前沿科技動態,從切身領域出發建設社會、改造世界,同時又具備強烈的人文關懷和互聯網精神的年輕一代。這樣的年輕一代必將在個人夢與中國夢的水乳交融中,在個人發展與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同頻共振中完成使命、證明自己。就此而言,「強國一代」的「強國之問」既是提給社會的,更是提給自身的;它們既是未來的,更是當下的。而對於每一個「強國之問」,都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求索、去努力、去期待,最終去解答。
策劃/皮鈞
執筆/徐吉鵬、韓冬伊
關注強國一代專題
關注中國青年雜誌
※毛孔大到可以塞芝麻?這個狠角色了解一下
※「我養你」害慘了中國女人
TAG:青年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