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老態龍鐘的李鴻章與八國聯軍議和 讓人心疼

老照片:老態龍鐘的李鴻章與八國聯軍議和 讓人心疼

1900年李鴻章與港督卜克力。1900年春夏,當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地區正在發生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等重大事件時,兩廣總督李鴻章與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山東巡撫袁世凱等封疆大吏搞起了「東南互保」,即東南半壁江山與列強達成「和平協議」。

李鴻章從廣州應詔北上,途中在天津停留。1900年7月,北方的局勢越來越難以收拾,慈禧下詔,將李鴻章由兩廣總督調任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在他北上途中,北京被八國聯軍攻陷,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跑。李鴻章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10月11日才到達北京。八國聯軍正等著向他漫天要價。

李鴻章佝僂著腰,在與列強議和前拍照。這一年,李鴻章已是78歲高齡的老人。按說,他應該在家頤養天年,但是國事煩擾,慈禧需要他來收拾爛攤子;另一方面,他本人對權力比較戀棧,從未有辭職還鄉的打算。中日甲午戰爭之後,他已被慈禧冷落,原本是致仕的好機會,但他仍留北京等待東山再起,終於在義和團運動發生前夕被任命為兩廣總督。

議和期間的李鴻章。抵京後,李鴻章迅速與慶親王奕劻會和,拜訪各國公使希望早日開始和談,但是,他遭到粗暴拒絕。列強提出,要和談先要懲處包括慈禧太后、端王載漪在內的「禍首」。李鴻章極力為慈禧開脫,將戰爭責任歸咎於載漪。經過數月的口舌之爭,慈禧得以脫罪,但11位王公大臣受到賜令自盡、斬首等懲處。

法國雜誌封面,內容是俄國兵「護送」李鴻章前往議和地點。作為戰敗國的議和代表,李鴻章深刻感受到了「弱國無外交」,他對談判的議題幾乎沒有主導權,他只能就列強提出的條件進行討價還價。小編認為他已經儘力做到了最好,比如,列強一開始提出賠款10億兩白銀,經李鴻章談判降到4.5億兩,「(全體國人)人均一兩,以示侮辱」。

李鴻章在《辛丑條約》上簽字時,三個字擠成一團,像一個「肅」字。他的爵位恰是一等肅毅伯。

簽完條約後,李鴻章、奕劻等與列強代表合影。李鴻章從廣州前往北京的路上,染上腹瀉之疾。到北京後,因過度操勞又患上了失眠症,食慾大減。1895年在日本受槍擊,還給他留下了眩暈的後遺症。辛丑和談是一項面臨巨大壓力的工作,這對年近八旬的老人而言無疑是挑戰。可是,放眼朝堂,也就他有能力與列強折衝樽俎。「大清的裱糊匠」,對他也是恰如其分的形容。

老態龍鐘的李鴻章。談判後期,李鴻章已經病入膏肓,簽完條約回來他大口大口地吐血,很快進入彌留之際,終於在1901年11月7日去世。臨去世前,俄國公使雷薩爾站在李鴻章的病榻前,催促他在攫取東北權益的條約上簽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男子無故休妻會受什麼懲罰?妻子想離婚怎麼辦?
清代沒有監控攝像, 國庫如何防止銀兩被盜?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