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本就不完美,從這裡可以得到解答

人生本就不完美,從這裡可以得到解答

? 聽說關注我們的人,都很特別!

GIF

書籍推薦

書名:《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

作者:陳海賢(動機在杭州)

推薦人:小熊

本書是一本探討幸福的書,部分內容來自於作者在浙江大學開設的一門叫「幸福課」的通識課,作者嘗試著回答我們都關心的一件事——怎麼才能幸福?

書中還有給訴說煩惱的讀者的回信,口吻像是一位陪伴者,用邏輯的理論和感情的脈絡,帶著溫度的理性打心眼裡告訴你:

「生活可以繼續,而且會好起來。我也不知道這條路的終點是什麼,我們一起走走看。」

? 假想的自我與真實的成長

你是不是經常擔心自己值不值得愛?

會不會被別人尊重和接納,如果他們看到我的本來面目的話?

一個假想的自己,為了誇獎和讚許把真實的自己隱藏在內心深處,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

這種焦慮和不安全感可能是一種動力,但它和自發的、通過挑戰獲得成就感的動力並不相同。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德韋克認為,這兩種動力背後,是兩種不同的心智模式: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

l 成長型思維:

認為人的能力是不斷成長的,並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力成長上;

把挑戰看作能力成長的機會,把努力看作激發人能力的必要手段;

更願意從他人成功中吸取經驗,更容易把批評當作幫做自己改進的反饋,雖然他在面對批評時同樣感到難受。

l 僵固型思維:

認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證明自己行還是不行」;

把挑戰看作「證明自己不行」的風險,因而迴避挑戰;

認為努力是可恥的事,越需要努力,越說明能力不足,就算努力,也會偷偷的努力;

會把他人的成功看作是自己的失敗,因為別人做到了而自己沒做到;

更容易把批評當作對他本人的負面評價。

成長型思維的底層是安全感。

這種安全感不是因為「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是因為「我有很多可能性」。

擁有這種安全感的人,不需要保護某種特定的自我觀念,也不需要過度的自我關注。

他們突破了自我中心的束縛,從成長和發展的角度看問題。

? 更大的世界與眼前的生活

「遠方」一個極具誘惑力的詞。

卡爾維諾說,對遠方的思念、空虛感、期待,可以綿延不絕,比生命更長久。

這種思念的本質,就是對生命可能性的嚮往。

當人們陷於生活的瑣碎無聊、疲憊厭倦時,遠方就在幻想中被製造出來。它既能容納過去的失敗、挫折和悔恨,又能容納未來的希望。

然而到了遠方之後呢?

如果你沒有改變,他鄉還是會變為故鄉,疲憊和厭倦還是會爬上心頭。你要麼適應,要麼重新遷徙。

行萬里路,最終還是為了回到內心深處。可是回到內心深處,又並非只有行萬里路一途了。

有時候,我們排斥瑣事,是因為當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會認為這些時間是「我的時間」;

當我們做不想做的事情時,就會認為它們「不是我的時間」。而實際上,這些時間都是「我的時間」,我們都有責任好好體驗,認真度過。

嘗試認真投入的做一件瑣事,比如洗碗、掃地、做飯或者照看孩子,全情投入,集中注意力把它當作一種修行般鄭重。

? 理想與平庸

我們經常被「不能變平庸」的想法折磨,不願意接受自己的限度,不願意放棄虛幻的主角光環,不願意承認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

渴望奮鬥、獨特、理想、才華……想像著未來的生活。線的這頭是理想,那頭是焦慮不安。

知乎上有個問題:接受平庸的那一刻是什麼情境?

有人說從小習慣了平凡,覺得平平淡淡才是真;

有人說是在夢想破滅後;

有人說因為接納了平庸,心態變平和,不再抱怨環境、嫉妒他人……

.大部分人說到了踏實的感覺。

在接受了平庸的那一刻,他們沒有絕望,也沒有放棄努力,反而更加踏實的回歸到生活。

那一刻,我不再與自己為敵,也不再與世界為敵。

我開始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開始慢慢接受自己,開始嘗試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這並不代表我會向這個操蛋的世界投降。

我仍然有著一腔熱血,一切由自己的內心出發。

? 匱乏與不安

匱乏會俘獲我們的注意力。

一個常年吃飽飯的人,偶爾餓一頓,可以當作是減肥。而一個常年挨餓的人,會因為挨餓而恐懼。這種恐懼會讓他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搜索食物上。

行為經濟學家穆來納森和莎菲在《稀缺》中指出,長期的資源匱乏會導致大腦的注意力被稀缺資源俘獲。

當注意力被太多的稀缺資源佔據後,人會失去理智決策所需要的認知資源,他們把這種認知資源叫「帶寬」。

「帶寬」的缺乏會導致人們過度關注當前利益而無法考慮長遠利益。如何面對呢?

l 培養容忍匱乏的能力

也許你的處境非常艱難,產生了不確定感和焦慮感。

你想要逃離。這時候別忙著逃開,試著簡單跟這種艱難窘境相處,允許這種不確定和焦慮停留,觀察這種情緒,觀察這種情緒引發的衝動。這種體驗和觀察本身就能幫助我們達至明朗。

l 培養只要盈餘的習慣

如果每個月有固定開支,比如房租、水電之類,在銀行卡或支付寶開通定期扣款功能,防止這些常規性的付款信息帶來匱乏的焦慮。如果你缺時間,除了必要的休息,每星期留出一個下午,專門應對計劃外的事情、緊急的事情和因拖延沒做完的事情。

l 建立從簡的決策程序

建立簡化的決策程序,節省你的認知資源。

分析一周最消耗你的三個選擇。然後根據重要性歸類,並分析決策指標,以購物為例,價格、口碑、發貨遠近,決策指標越簡單越好。根據這些指標建立自己的標準,貼在醒目處,不斷提醒自己相信它。

? 接納與改變

很多完美主義者既有很高的目標,也有對缺陷過於執著的關注。

他們會對世界的不滿意延伸到對自己的不滿意,從懷疑自己身體有病延伸到懷疑自己心理有病。

他們不明白,真正的進步不是焦慮的自我懷疑,而是平靜的自我接納;不是被對自己的不滿驅趕著,而是被美好的目標吸引著。

真正的進步都不那麼著急,我們默默耕種,耐心等著它開花結果,相信成長會自然而然的發生。

接納自我的本質其實是捨棄,而不是追求。

捨棄我們對生活的過度控制,捨棄我們想還要成為「完美自我」的想法,捨棄我們對「完美世界」的執念。

我們需要接納自我並不是因為它有什麼好處,而是因為缺陷就是我們生存的事實。

? 拖延與不拖延

在這麼一個「人人都有病」的時代,人們喜歡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學概念倆表達自我懷疑和焦慮。

拖延症沒有病種到要住精神病院,也沒輕到無關痛癢,輕重剛好,於是它就成了一種流行的時代病。那為什麼會有拖延呢?

l 誘惑與拖延

我們身處一個極度擅長製造誘惑的時代。米歇爾教授認為人的大腦存在兩個系統:「冷系統」和「熱系統」。前者更能高瞻遠矚,能為更長遠的利益打算,而後者是人腦最原始的部分,和我們的情緒密切相關,一旦誘惑出現,這個系統就會被激活。

l 壓力與拖延

誘惑會激發「熱系統」,壓力同樣會激發「熱系統」,讓人產生逃避的衝動。我們喜歡在拖延之前狠狠地恐嚇自己,在拖延之後強烈的譴責自己。可經常是,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拖延變得更加嚴重了。一般來說,壓力和動力是一個倒U型曲線。當壓力強度在曲線轉折點的那個最佳值時,人的潛能最容易被激發,壓力最能創造動力。

反之,過了某個值後,壓力會產生更多的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人就會拖延著不願意去面對問題。

l 完美主義與拖延

很多時候,拖延症患者並不是沒有上進心。

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對自己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任務開始的時候設立一個看起來不太可能達成的完美目標,並因為這個標準而遲遲無法動手。高標準增加了他們的挫敗感,提醒他們自己的不完美,而他們偏偏又很難忍受自己的這種不完美。

l 孤獨與拖延

拖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孤獨。

拖延症患者經常陷入巨大的空虛中,他們經常懷疑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義,甚至懷疑整個人生的意義。所以,他們需要到網遊、酒精、當下膚淺的感官刺激中尋找存在感。

還有什麼比覺得這件事沒意義更容易讓人拖延的呢?

? 敏感與內向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內向」和「外向」的概念時,他其實是說,有些人會把生命力指向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另一些人會把生命力指向探索和構建內心和諧。

可是,我們這個社會習慣認為內向意味著「敏感」、「保守」、「脆弱」等諸多貶義詞。其實,敏感內向者更加註重精神生活,對美和藝術有著卓越的領悟力。

更容易對他人產生憐憫和同情——這是助人的基礎;他們也更容易內疚和自責——這是道德的基礎。

布蘭恩·特里爾教授是典型的內向者。講台上他神采奕奕,是哈佛最高教學獎獲得者,也深受學生的歡迎。講台下的他卻敏感害羞,喜歡生活在加拿大郊區的森林裡,喜歡安靜和獨處,排斥社交活動。

他認為,內向的人需要一個「恢複壁龕」。它就像一個能量充電器,當你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衝鋒陷陣後,需要回到這裡,獨處、靜坐、散步、養花,遠離喧囂,找回自己,讓消耗的能量得以恢復。

你不能完全不顧社會適應,也不需要完全變成他人,只有認同自己,才能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才會讓你更加認同自己。

? 愛與孤獨

很多人把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歸結為「原生家庭」。

童年時父母的爭吵、忽視、溺愛、嚴苛的要求、高期待……確實會影響我們的人格。我們很容易忽略,我們的父母也是有缺陷的普通人,他們受制於時代背景、教育水平、成長環境和社會地位,他們並不是不愛孩子,而是不知道怎麼愛。

當我們不對父母太心存寄望,而是成為自己的教養者時,情況會好很多。

你期待父母怎麼愛你,你就怎麼愛自己,這並不容易。

因為這需要我們不僅從物質上,還從精神上與父母獨立,我們才能真正從父母的愛恨交織中解脫出來,客觀地看待彼此的關係。而那個時候,我們也許反而能找回一些家的溫情。

當我們缺愛時,是很容易孤獨的。

馬斯洛認為人的動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彌補「匱乏」的動機,另一種是滿足「成長」的動機。「匱乏」導向的人更容易通過佔有、討好、服從或者控制的方式來努力跟他人融為一體,以消減自己的孤獨。

可是,孤獨是我們的出場設置,只能面對,無法消除。而「成長」導向的人,因為有獨處的能力,所以他們更能發展一段獨立的人際關係。不是利用、交換、崇拜或者佔有,僅僅是我一個人,而你也是一個人,這種人與人之間無條件的愛。

? 空虛和意義感

我們經常會無來由地陷入這樣的狀態:看起來生活沒有什麼問題,卻總覺得哪兒都不對。想努力改變,卻總無力擺脫。

要讓一潭死水活起來,你需要源源不斷地把活水引進來。

讓自己的生命活起來,你就需要在生命里發生點什麼,尤其在年輕的時候。印刻在我們大腦中的大喜大悲的經歷和體驗,而不是臆想的關於生命意義的答案,才是真正讓生命有質感的東西。

去做任何自己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在這個過程中,去發現不一樣的自己。只要不違法亂紀又死不了,就不要害怕。

內心的平靜,只有在折騰了之後,才會真的得到。

? 結束與開始

威廉·布里奇斯在《轉變》中寫道,轉變要經歷三個階段:結束——迷茫——重生。

可是大部分人希望直接跨過前兩個階段,進入重生的階段。

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一件事情結束後,當務之急就是重整旗鼓,重新出發。

很少有人思索結束的意義,有時候我們的生活無法完成改變進入到下一個階段,是因為在「結束」這個階段就卡住了。

結束是很艱難的,因為結束總是包含了失去。

無論我們在結束中失去的是一種身份、一個習慣還是一段關係,歸根到底,我們在結束中失去的,都是一部分舊的自我。它像是,我們身上一部分死亡了。

所以該怎麼結束呢?去承認損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聲痛哭,然後去固執地相信,會有新的未來,從生活中成長起來,哪怕我們現在還看不到這個未來。

結束——迷茫——重生,生活就在這樣的循環中,滾滾向前。

書的推薦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我希望,它對於你、對於每一個看到這篇推薦的人、對於我們所有人,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胡老師新書籤名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慎之 的精彩文章:

當孩子問你,這世界危險嗎?你會怎麼回答
話到嘴邊就忘詞兒│舌尖現象

TAG:胡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