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方聖城」——曲阜三孔

「東方聖城」——曲阜三孔

紅梅贊

 官方樂典Ⅱ

純音樂 

00:00/04:57

三孔,指山東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曲阜"三孔",1994年孔廟、孔林、孔府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孔廟,公元前478年始建,佔地14公頃的古建築群,包括三殿、一閣、一壇、三祠、兩廡、兩堂、兩齋、十七亭與五十四門坊,氣勢宏偉、巨碑林立,堪稱宮殿之城。

孔府,建於宋代,佔地約16公頃,共有九進院落,有廳、堂、樓、軒463間,舊稱"衍聖公府"。

孔林,亦稱"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林牆周長7千米,內有古樹2萬多株,是一處古老的人造園林。

孔林

孔林,是孔家的墓地。其名有兩層含義:一是孔子雖被尊為「至聖文宣王」,但畢竟非真正的皇家子孫,所以其墓地不能稱為「陵」,但念及他的貢獻和地位,不亞於皇帝,所以取「陵」的諧音為「林」,以示對他的尊崇;二是其墓地柏樹等各種樹木密集,蓊蓊鬱郁,故稱為「林」。無論是哪種說法,其實都體現了歷代王朝的人們對孔子的尊重和愛戴。

進入「神道」,此處距「至聖林」有一里之遙,取自「以禮待人」之意。路的兩側是一排形狀各異粗細不同的圓柏。

進入院內,首先看到的是楷亭,上書「子貢手植楷」;旁邊則是一座碑,是子貢拜祭孔子的歷史紀念。

孔林從來沒有寂寞過,祭拜者眾多,無論是皇室貴族,還

是平民百姓;無論是著作等身,還是布衣白丁,無一不對孔子敬仰有加。

走出孔林,它靜靜地站在陽光下,包容著世間煙雲。孔子一生的際遇,生前失意死後榮華,所謂人間正道是滄桑。

孔廟

天下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孔廟,這裡是歷代君王拜祭孔子的地方。

「金聲玉振」四個大字高懸於石坊之上。是緣於孟子對孔子的評價:「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之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金聲」、「玉振」表示奏樂的全過程,以擊鐘(金聲)開始,以擊磐(玉振)告終。以此象徵孔子思想集古聖先賢之大成,讚頌孔子對文化的巨大貢獻。因此,後人把孔廟門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為「金聲玉振」。

走過一道道門,經過一方方院落。院落都不是很大,但院內碑碣林立,古木參天,莊嚴肅穆。走到奎文閣時,導遊說原本是孔廟的藏書樓,後來歷代帝王為

讚頌孔子,遂命名為奎文閣。

莊嚴的孔廟,乾隆皇帝尊其「萬世師表」。苦心人,天不負!

孔府

「天下第一家」——孔府。

不知道有多少間房子,也不知有多少道門,更不知有多少名人題字,一時眼花繚亂,真有了走進「大觀園」的感覺。

一條長長的木椅,稱為「閣老凳」。是明代權臣嚴嵩被劾將要治罪時,曾到孔府來托其孫女婿衍聖公向皇帝說情,他久坐於此凳之上,但孔府主人一直未允。牆上一幅奇怪的畫:畫中的怪獸,長著一個象龍的頭和尾,身子又與馬相像,腳卻像羊蹄。這種動物叫績,是一種野心膨脹、貪慾無限的野獸,它得到了人間的一切寶貝依然不滿足,妄想吞食太陽成為萬物的主宰,結果被炙烤而死。這就是《戒檢圖》,這也許是孔子「克己復禮」思想的體現吧。

從偏門出來,牆裡牆外兩重天,古典盛世為曲阜譜寫了一曲世界文化遺產的禮讚。

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霖雨岱宗文化創意 的精彩文章:

千年古剎——靈岩寺

TAG:霖雨岱宗文化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