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核心在家庭,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
真正的教育,源於家庭,長於家庭。提高家長的自身理念和素質,讓家長全程參與孩子教育的成長過程,培養兒童社會性與責任感,實現「全人教育」才是早教的真諦。
家長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注意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每句話,每個舉動,每個眼神,甚至看不見的精神世界都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會孩子做人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因此,欲使孩子成才,先要教孩子做人,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
營造隨處看書的學習氛圍
多種數據研究表明,父母熱愛閱讀,則孩子成績更優秀。要想將學習習慣化,就要先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相信孩子、鼓勵孩子
必須從小開始培養,父母還可藉助親子遊戲活動,讓孩子學會善始善終,進而增強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為日後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重視親子活動
父母可對孩子進行感覺刺激訓練,開發寶寶的左右腦;做身體觸摸,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及各種知識技能。
孔子教育成「人」的核心
在《論語》中,孔子強調通過不斷學習、實踐、修養和交往,使人形成與其社會本質相適應的人格素養,進而為自身發展奠定基礎。
「文」教
孔子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作為「文」的表現,因為敏而好學者能見賢思齊、追求進步且積極行動,不恥下問者雖居高位也能虛心求教、尊重他人。
「行」教
「行」教至少包含四個方面:第一,「行」不離心,強調錶里如一。第二「行」而有恆,強調堅持不懈。第三,「行」有分寸,強調知止權變。第四,「行」見於事,強調社會責任。
「忠」教
「忠」的核心是「忠」於己(心),對他人的「忠」只是忠於己(心)的外顯。總之,「忠」的主旨在於敦促主體堅持對人對事的一貫信念,竭盡所能、恪盡本分。
「信」教
「信」至少包含兩種意思,一種是人言(承諾),一種是伸展。在《周易·繫辭上傳》中,孔子說:「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孔子教弟子立「信」實際上就是教之有「恆」,因有「恆」而致人「信」「任」是事態發展的應然趨勢。
「四教」與成「人」的關係
《憲問》篇中,孔子指出:「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學「信」才能建立起自我與社會、與他人的積極聯繫,進而將前期的聲譽積累定型,並為社會與他人所公認,產生公信力。
本文由劉強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補課,到底誰最受益?學生、家長還是老師?
※孩子哭鬧不願上幼兒園,究竟是為那般!家長你真的明白嗎?
TAG:咚咚說叮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