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大閱兵曝光4艘核潛艇 性能究竟怎麼樣

大閱兵曝光4艘核潛艇 性能究竟怎麼樣

中國首艘攻擊型核潛艇在1974年就試航成功,但直到80年代末,中國海軍才剛剛完成深潛、水下高速航行和大深度發射魚雷試驗,此時中國的核潛艇才真正具有了作戰能力。

在中國全部5艘的首代攻擊型核潛艇里,前兩艘均帶有明顯的科研試驗性質,直到第三艘才具備基本的作戰能力,進入新世紀後,經歷了整整一代型號的歷練,中國的核潛艇發展開始逐漸發力,性能日臻完善,數量則顯著提升。

中國向來視攻擊型核潛艇為國之重劍,平日里總是隱藏其鋒芒,秘不示人,這次一次性曝光4艘攻擊型核潛艇對中國海軍而言絕對是一次空前舉動。

大閱兵曝光4艘核潛艇 性能究竟怎麼樣

事實上,這並不是093的第一次亮相。

2018年1月11日,一艘093型核潛艇潛航進入釣魚島毗連水域(距離海岸線24海里以內),次日下午該艇在釣魚島北方國際水域上浮,升起中國國旗持續水面航行,彷彿完全無視持續跟蹤騷擾的海自艦機。時隔三個月後,在這次軍演上,它又一次自信地航行在關注的目光中。

這種自信被多家外媒及智庫分析員所注意,對他們而言,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評價這093型攻擊型核潛艇的性能?

實話說,這個問題即便對國內的軍事記者而言也是有難度的,因為曝光畫面仍然有限。不過,細心留意,我們仍然從細節中察覺到其大有門道。

(二)細節中有大門道,093型核潛艇性能究竟怎麼樣?

首先,集中曝光的4艇其實屬於3個亞型,或者3個批次。

這一點可以從指揮台圍殼的外形察覺。

四艇編隊中靠前2艘,指揮台圍殼明顯拉長,頂部和根部有明顯的倒角和圓角,同時取消了圍殼上的水面駕駛台舷窗,後排2艘,指揮台圍殼均為矩形,但其中一艘根部有倒角。基於常識判斷,外形修形越多、越光順的型號應該出現越晚。

大閱兵曝光4艘核潛艇 性能究竟怎麼樣

光順了有什麼好處?美觀?當然,但更重要的是光順的外形會給降噪帶來很大幫助。

圍殼外形不斷優化,降低水動力雜訊的同時改善垂直舵效率。

我們知道隱蔽性是潛艇的生命,降噪二字,對於潛艇而言再多強調也不為過。

潛艇水下航行時,雜訊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機械雜訊、螺旋槳雜訊和水動力雜訊,後兩種雜訊是高航速時的主要雜訊類型,而且航速越高,水動力雜訊就越明顯。

這個雜訊產生的根源在於艇體表面和水介質的相互作用。通俗地說,潛艇越順溜,水動力雜訊就會越小,對潛艇而言,光順化的著力點很多,其中濕面積最大的指揮台圍殼顯然最有優化外形的必要。

圍殼外形的優化可以顯著改善圍殼之後的流場,除了降低水動力雜訊,還可能改善垂直舵的效率。

3型4艇的漸進優化,也體現出中國海軍一貫的裝備發展策略——小步快跑,完成基礎型號的研製後,首先進行小批量建造試用,發現問題不斷改善並應用新的技術,次序迭代,實現裝備性能的穩步前進。如此快速的迭代表明中國海軍對於降低潛艇雜訊的孜孜以求。

不要小瞧這樣的細節變化,外形的變化需要大量水動力學研究作為基礎,這種基礎既包括硬體更包括軟體,如此快速的修改和優化,實際上展現了中國船舶工業界強大的科研和創新能力。

微微隆起的小龜背,意味著核潛艇戰力的巨大突破。

除了指揮台圍殼的區別,最新型的093還有一個神秘特徵備受外界關注——指揮台圍殼之後有一個微微隆起的結構,坊間謂之「小龜背」。

清晰畫面曝光後,圍繞這個龜背的猜測紛起,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2種推測,其一,這是鷹擊-18反艦導彈的垂髮裝置;其二,這是通信浮標艙。

無論哪種推測成立,都意味著中國核潛艇戰力的巨大突破。

雖然缺乏影像證據,但推測最新型093搭載了鷹擊-18是合理的,因為鷹擊-18設計基於俄制「克拉布」導彈,中國曾引進「克拉布」的潛射版。其次,從公開報道推測,兩型裝備的研發進程是合拍的。

與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相比,鷹擊-18與093組合的打擊威力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據公開報道,鷹擊-18總師朱坤先生在國內首次提出亞超結合潛射反艦導彈總體方案,解決大射程與超聲速突防雙重難題,比俄羅斯「克拉布」導彈更短更靈巧,射程是其3倍;比美國「戰斧」射程多100千米。

這裡所謂亞超結合的反艦導彈就是鷹擊-18,即便按最保守的估計,鷹擊-18的射程也會大於500千米,按打擊面積計算,只需2艘093即可覆蓋整個南海。

鷹擊-18威力出眾,但該彈彈長非常大,如果093採用垂髮系統搭載該彈,難免會高出艇體,形成龜背。龜背顯然會對水動力雜訊帶來不利影響,然而與鷹擊-18巨大的打擊威力相比,這種妥協似乎是非常值得的。

不過小龜背寬度實在有限,也就是說這個結構內部容積有限,不可能搭載太多導彈,如果用於搭載鷹擊-18,則依據照片粗略測算,可知其搭載量不會大於5枚,甚至不足以完成對單艘驅逐艦的毀傷(考慮突防概率),實際上不具備實戰意義。

大閱兵曝光4艘核潛艇 性能究竟怎麼樣

(水面艦艇垂髮的鷹擊-18)

實際上,鷹擊-18並非必須垂髮不可,與鷹擊-18同樣結構、尺寸的俄制「克拉布」導彈就採用魚雷管發射,這種發射形式中國海軍是非常熟悉的,因為中國很早就列裝了636M型常規潛艇,該艇配套的「克拉布」就使用魚雷管發射。

當然,採用垂髮搭載對潛艇而言好處很多,最突出的是不必佔用艇首魚雷艙儲彈位置,從而可以增大潛艇的武器搭載量。所以如果未來093進化出了導彈垂髮系統的龜背,我們是沒必要驚訝的,對中國而言,這種進化並不存在問題。

實際上,筆者認為093最新版的小龜背其實是通信浮標艙,類似的結構同樣存在於美國海軍和俄羅斯海軍的核潛艇上,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改善潛艇通信能力的做法。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結構其實對於倍增核潛艇的戰力意義極其巨大。

我們知道潛艇因其隱蔽性而具有巨大的作戰威力,潛艇的隱蔽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水介質對於電磁波傳播的限制,但這同時也導致潛艇難以與上級或其他作戰平台建立有效的聯絡。實際上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潛艇部隊,即便是作戰經驗最豐富的美國海軍,在潛艇作戰中,也不得不採取相對獨立(隔絕於作戰網路)的運用方式。

長波通信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這種局限,但卻存在信息率極低的問題,如果用手機做比喻,長波通信與其說是手機簡訊,不如說是手機鈴聲——僅能傳遞有限信息,充其量不過是提醒你接電話——對潛艇而言,則是上浮至通氣管深度,升起通信桅杆或釋放通信浮標進行信息率高的通信作業(短波通信和衛星通信)。

但此時由於潛深淺,機動受限,出水的桅杆或浮標也容易增大被偵搜到的風險,所以必須控制時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主流的做法是增大通信深度,這也意味著必須使用有纜浮標,且浮標本身也需要進行隱蔽處理。

如果093裝備了射程極遠的反艦導彈,那麼浮標的價值就會更高,因為這個射程已經遠遠超出潛艇本身的偵測範圍,必須依賴第三方平台提供目標指示,為了接受(甚至交流)目標信息,只能使用通信浮標,否則是根本無法充分發揮鷹擊-18威力的。

大閱兵曝光4艘核潛艇 性能究竟怎麼樣

(俄奧斯卡級也有一個明顯的小龜背,其內部為通信浮標)

這個不起眼的浮標系統其實存在不小的研製難度,其工作環境極其惡劣,必須泡在海水中,或者工作在高鹽高濕高腐蝕的空氣中,同時浮標系統安裝與耐壓殼外,潛艇部署期間無法對其檢修,這就要求其必須具備極高的可靠性。

大閱兵曝光4艘核潛艇 性能究竟怎麼樣

出水的浮標需要配合潛艇運動,最好可以滿足較高的工作航速以降低對潛艇機動性的局限,但這也會形成非常明顯的尾跡從而增加暴露的風險,必須通過合理的設計在保證高航速的同時減小尾跡,並應對浮標進行電磁波隱身處理,以壓縮其被對手搜索雷達發現的距離。

最後,既然浮標如此不可缺少,還應考慮其多用途能力,力爭一標多用(如兼具導航、偵察等功能),同時還應控制好浮標系統體積,以減少其對潛艇空間的佔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流 的精彩文章:

高空修大橋 開車如同開飛機 中國基建在創奇蹟
ARM晶元是買辦CPU 無法符合自主CPU四個要素

TAG: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