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穀——人類的覺醒
靈元健康管理
辟穀
「辟穀」源自道家養生中的「不食五穀」,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辟穀術起於先秦,《大戴禮記.易本命》記載:「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是為辟穀術最早的理論根據。流行於唐朝,又稱卻谷、去谷、絕谷、絕粒、卻粒、休糧等。
辟穀
名人也辟穀
辟穀,不僅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對心理健康也很有幫助。
——馬雲
我衷情於辟穀,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體會到控制自己的樂趣,斷掉過多的貪慾,身心都輕盈。
——大S
辟穀斷絕了浮躁、慾念和一切世俗的污濁,能修鍊人心,獲得內心安寧的力量,達到人生通達的境界。
——台灣著名作家張德芬
我確實在用中國的辟穀保持身材,也謝謝它產後幫我恢復身材!
——英國凱特王妃
為什麼要辟穀呢?
(1)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辟穀說法,而且有中醫理論基礎。中醫辟穀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陰陽兩套系統,陽性系統就是我們日常一直在用的,而辟穀則是用特殊方法,關閉陽性系統,開啟我們的陰性系統。
(2)現代醫學認為,人的肝臟是一個生化工廠,既是消化器官,也是解毒器官。辟穀期間由於不進食或進食很少,肝臟功能得到充分休整和釋放,會對血液里的毒素進行清理,使血液質量提高,並直接合成人體免疫所需要的活性因子。
(3)宿便是萬病之源。大腸是專收糞便的「垃圾箱」,若不及時清理,就會形成「宿便」。這些宿便、食物殘渣、腸道細菌以及腸道細菌發酵食物殘渣所產生的分泌物,被腸道吸收,由於超出了肝臟的解毒能力而解毒不完全,結果引起機體中毒,出現頭痛、頭暈、便秘、高血壓或精神衰弱等全身中毒癥狀,這種病情便是醫學上所謂的「食物自身慢性中毒」。要想徹底排毒,首先把積存於腸道的宿便清除。但宿便卻不是靠灌腸或服瀉藥可以清除盡的,唯有進行「辟穀」,才能使腸道徹底「清倉」。
西漢謀臣張良晚年潛心辟穀
西漢張良晚年曾閉門謝客,專心於辟穀。《史記》載,張良在遷都關中後,「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余。」乃學辟穀,道引輕身。因此留下了許多有關張良的勝跡,如陝西漢中的紫柏山漢張留侯祠。
唐代詩人白居易「休糧清腸」
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75歲離世,其長壽秘訣與「休糧清腸」不無關係。他的一位好友堅持辟穀,他也非常贊同,並留詩:「儀客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虛內道場。兩翼化生因服藥,三屍餓死為休糧。」
宋代詞人蘇東坡節食養生
蘇東坡認為「淡而有味」、「淡而輕身」、「淡而益壽」。曾在《辟穀說》中記述道:一人墮入洞中不能出,效龜息,「遂不復飢,身強力壯。後,卒還家,不食」。還曾在雜記中記載食陽光止餓。
想知道為什麼古人也辟穀
現在的名人也辟穀的原因嗎
想了解更多關注辟穀的信息嗎
掃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TAG:辟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