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跳樑小丑 禍心暗藏 中國歷代皇帝這樣評價倭國

跳樑小丑 禍心暗藏 中國歷代皇帝這樣評價倭國

本文配圖來源:花瓣網

《後漢書》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東漢建國之初,東洋島國派遣使者到洛陽,奉貢朝賀漢光武帝劉秀。使者自稱大夫,求漢朝皇帝賜國號。

光武帝「以其人矮」,賜國號為「倭」,「其王又求漢皇賜封」,光武帝賜號「倭奴王」,並賜倭國使者「漢委奴國王」金印。

倭奴、匈奴都不是啥好稱呼,「倭」字含有矮小、猥瑣的含義,看來劉秀骨子裡是看不起倭國人的,島國由此得名倭奴國。

漢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願請見。」這裡的「生口」指的是奴隸。

到了漢桓帝、漢靈帝時期,倭國國內大亂「更相攻伐,歷年無主。」小國之間相互爭鬥不已,連續多年沒有國王。

《三國志》記載:「其國本亦以男子為王,住七八十年,倭國亂,相攻伐歷年,乃共立一女子為王,名曰卑彌呼。」

動亂結束,倭國人推舉大和部落一個女子為國王,據本州島完成了統一,此人叫卑彌呼。

卑彌呼擔任國王期間,遣使向魏明帝曹叡朝貢。景初二年(238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難升米等詣郡,求詣天子。」

魏明帝下詔——「制詔親魏倭王卑彌呼:帶方太守劉夏遣使送汝大夫難升米……我甚哀汝。今以汝為親魏倭王,假金印紫綬……」

魏明帝詔命劉夏為特使,護送倭國大使難升米等人回國,還在詔書上提到——山高路遠的,一路上使者很辛苦啊!我非常可憐你,就封你為親魏倭王吧!

三國時期,曹魏帝國與倭國關係還算友好,不過仍沿用了「倭」的國號。

到了隋朝大業三年(607年),倭國國王多利思北孤派遣使者朝貢。

倭國使者遞交國書上出現「日出處天子至書日沒處天子無恙」字樣,惹得隋煬帝極為不滿,對身邊的鴻臚卿說:「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

——倭國蠻夷太無禮了,今後這種爛七八糟的公文別再讓我看到了!

宋朝的時候,宋太宗召見倭國僧人周然,聽說倭國的國王一直是一個姓氏繼承下來的,為此大為感慨。

「此島夷耳!乃世祚遐久,其臣亦繼襲不絕,此蓋古之道也……」——這些島夷的王公大臣一姓相傳這麼久,很有上古風氣啊!

元朝時,元世祖派遣高麗人趙彝送達詔書,大意是:高麗國是朕的藩屬國,你們要和高麗保持友好,「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圖之!」——別嘚瑟,小心朕收拾你們!

明太祖朱元璋對倭寇十分痛恨,「怒日本特甚」,但考慮到天下初定,還是「不征諸夷」為上策。

朱元璋和倭國人打交道,發現他們「雖朝,實詐,暗通姦臣胡惟庸謀為不軌,故絕之。」朱元璋在繳獲倭寇的一把扇子上題寫了一首詩《倭扇行》,足可見其對倭國人的厭惡程度。

詩曰:「國王無道民為賊,擾害生靈神鬼怨,觀天坐井亦何知,斷髮斑衣以為便。君臣跣足語蛙鳴,肆志跳梁於天憲。」

——國王是昏君,百姓個個為賊,剃著光頭,穿著帶有斑點的衣服,光著腳丫子,說話像青蛙叫喚,簡直是一群跳樑小丑!

清聖祖康熙皇帝對倭國也是非常厭惡,把倭國稱呼為倭子國,曾評價他們:「倭子國,最是反覆無常之國。

其人,甚卑賤,不知世上有恩誼,只一味懾於武威……故爾,不得對其有稍許好顏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世宗雍正同是工作狂 誰更狂一點呢
唐僧師徒真的修成正果了嗎 故事的結尾 才是可怕的開始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