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國能成為它夢寐以求的海洋強國嗎?

此國能成為它夢寐以求的海洋強國嗎?

作者:沙如雪

近期南海局勢基本平靜,不過,越南仍然「小動作」不斷。

比如,在日本為「3.14」海戰中陣亡的越軍搞超度法會,在捷克召開「越南-東海(即我國南海)海邊國家研討會」等等。這些活動規模都不大,影響力很有限。

然而,這些小動作反映出越南對謀求海洋利益孜孜以求,始終沒有放棄成為海洋強國的戰略企圖。但是,越南能成功嗎?

地理條件有利於走向海洋,也容易受到來自海洋的威脅

越南地處中南半島東部邊緣,中部的長山山脈縱貫南北,也是與寮國的天然分界線。越南國土狹長,呈「S」形,南北長約164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600公里,最窄處僅48公里。

越南

狹長的地形使越南海岸線總長達3260公里,擁有海防、峴港、金蘭灣等天然良港,北臨北部灣、東臨南海、西臨暹羅灣,而且近海島嶼多達兩千多個,其中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的島嶼有20個,具備走向海洋的有利條件。

越南位於北回歸線以內的熱帶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降雨充沛、土地肥沃,農產品產量高、品種多。

越南在歷史上是農耕型國家,再加上重農抑商的傳統,對海洋的探索與開發主要是民間自發行為,規模小、成效也不顯著,海上商業落後、海洋防衛力量幾乎為零。

越南金蘭灣衛星圖

在這樣的背景下,走向海洋的良好地理條件,反而便利了列強的入侵。

1858年,法國與西班牙聯軍從海上炮擊並佔領峴港,1859年佔領西貢。1884年,法軍從陸海兩路進攻當時的越南首都順化,強迫阮氏政權簽訂了《順化條約》,將越南變為法國的殖民地。

法國殖民時期海報

二戰後,越南歷經戰亂,對海洋開發力度不大

1945年9月,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成立,定都河內;法國則扶持被推翻的保大皇帝在西貢成立「越南國」。

此後,北越歷時9年打敗法國,越南以北緯17度線南北分治。1955年,吳庭艷在美國支持下廢黜保大皇帝,建立「越南共和國」,也就是「南越」。

北越在中國和前蘇聯等國的援助下,打跑美帝,於1976年7月統一越南。

越戰中的北越軍隊

這一時期,北越對海洋的利用,主要是從海路將中國、蘇聯的援助物資運回國,再通過「海上胡志明小道」將人員和物資偷運到南越。

1961-75年,北越從海上偷運到南越的物資,僅武器彈藥就超過15萬噸。而且,為了獲得我國的援助,直到1975年之前,北越政府的外交文件,以及官方出版的地圖、報刊和教材,均承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是我國領土。

由於有美國撐腰,南越走向海洋的膽子和步子更大,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同時下手。

我海軍在1974年1月的戰鬥中擊敗南越海軍,收復珊瑚、甘泉、金銀三島,遏制了其向西沙群島擴張的勢頭,但南沙群島中的南子島等多個島礁仍被其侵佔。越南統一後,被南越佔據的島礁全部落入北越之手。

統一之後的越南加速走向海洋,從南海攫取了大量經濟利益

統一之後,越南沒有立即著手恢復經濟,反而在蘇聯支持下,不斷在中越邊境挑釁,並出兵入侵柬埔寨。

窮兵黷武造成越南嚴重的經濟困難。1979年,軍事開支占越南國民收入的50%以上。1986年,越南的GDP只有260億美元,遠低於其鄰國泰國(約430億美元)、印度尼西亞(約800億美元)。

越南與周邊國家和地區

1986年12月,越共六大掀開了越南「革新開放」的序幕,南海成為開發的重點,整個越南加速走向海洋,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南海的漁業資源總量約在650萬噸左右,越南在其佔據的島礁上修建了多個漁港,大力發展海洋捕撈。

2011年,越南捕撈總量達250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2.6%,產值占越南GDP的6%、出口額的10%。2017年,捕撈量達342萬噸,其中出口約30億美元。

印尼海軍炸沉越界捕撈的越南漁船

油氣開發方面。越南基本沒有陸上油氣資源,1986年以前,國內所需的各種油料全部依賴無償援助和進口,1972年到1976年,我國無償援助越南汽柴油近130萬噸。

1986年,越南與蘇聯聯合成立的越蘇石油公司建成越南首個海上油田——白虎油田。

1990年以後,西方石油公司如BP、美孚、殼牌、道達爾等紛紛進入越南油氣開發市場。越南在其聲稱的「領海」內劃分了多個油氣區塊,向全球招標,這些區塊覆蓋了近半南海海域。

海上石油的開採使越南石油產量猛增,1986年僅四萬噸,2006年突破兩千萬噸;近年來有所下降,年均在1600-1700萬噸之間。

越南海上石油開採

越南也由此從貧油國變成了石油出口國,2009年以前,年均出口量在1300萬噸以上。2010年以後,隨著國內需求的增加,出口量有所下降,2014年出口約930萬噸,創匯約72億美元。

油氣產業收入長期占越南國家收入的10%以上,是越南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

「革新開放」以後,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越南的海洋運輸也實現了高增長。

2013年,越南共有1千噸以上的註冊船舶841艘、約8百萬噸載重,全球排第30位,佔世界航運市場0.48%的份額。

越南海運

綜合國力決定了越南難以成為海洋強國

從海洋開發中獲得的巨大經濟利益,使得越南愈發重視海洋。

2007年2月,越共提出,「爭取到2020年建成一個靠海洋致富、主權完整、對領海及其附屬島嶼擁有主權的海洋強國」。

現在到2020年也沒兩年了,從目前的情況看,越南成為海洋強國的戰略規劃肯定要落空,根本的原因,就是越南的綜合國力仍然較弱。

越南海防市

經濟總量較低。2017年,越南GDP約2185億美元,同比增長6.8%。這個數據看似不錯,但與我國各省的GDP相比,也只是比貴州省略高一點,排在倒數第八位。貴州省的常住人口約為3500萬,只有越南人口的38%。

我國與越南交界的雲南省和廣西自治區,GDP均高于越南。越南的鄰國之中,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2017年的GDP分別約為4550億美元、3100億美元、10100億美元,均遠高于越南。

工業體系短板明顯。「革新開放」以來,由於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越南與出口相關的服裝與鞋類加工、電子產品組裝、木材加工、水產品加工等輕工業發展迅猛,其製鞋業出口量已居全球第二位。

越南胡志明市

但這些產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雖然短期內能迅速增加外匯收入,但不能實現國家工業體系的整體提升。

要成為海洋強國,就必須擁有與之相配套的重工業體系,這方面越南實力很弱

越南國內鋼材年產量只能滿足全國需求的60%;有色金屬資源比較豐富,但冶煉加工基本空白;石油煉化能力只能滿足國內30%的需求,成品油和化工原料依賴進口;民用船舶製造提高很快,但軍用艦艇製造能力很差。

越南首都河內

越南幾乎是在國內工業體系一片空白的基礎上進行「革新開放」,必然以投資少、見效快的出口導向型輕工產業為主,而重工業投資高、見效慢,從越南近幾年的政策導向和政府投資情況來看,重工業都不是重點。

越南的主要武器裝備全靠進口。

重工業落後導致越南軍工水平極低,基本沒有武器裝備研製能力,越南陸、海、空三軍的主戰裝備全部依靠進口,主要來自前蘇聯/俄羅斯

越南引進的海警船

1987年之前,蘇聯每年為越南提供約1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1988年之後,蘇聯停止了軍事援助,以軍事貿易的形式繼續向越南提供武器裝備。

2009年之後,越南加快更新海軍裝備,先後從俄羅斯引進了「基洛」級潛艇、「獵豹」級輕型護衛艦、「毒蜘蛛」級和「閃電」級導彈艇、卡-28直升機、「堡壘」岸艦導彈等一批較為先進的裝備。

從俄羅斯引進的獵豹級輕型護衛艦

越南雖然能夠修理中小型艦船,但不能自主研製海軍裝備,戰時很難保證持續作戰能力。

總而言之,越南雖有成為海洋強國的野心,但受制於落後的綜合國力,很長一段時期內,這個野心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家族為何能長期稱霸東北亞?
美國大兵一年能賺多少錢?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