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不是對青春劇太過寬容了?
春夏交替的季節,有兩部劇也讓人如沐春風。
一部演著當代青春的《忽而今夏》,一部是讓我們懷念青春的《流星花園》。
而與《流星花園》這類讓少女心泛濫成災的青春偶像劇不同,《忽而今夏》所代表的,是另一類——校園青春劇。
曾經,校園青春劇也風靡一時。
不知你們是否還記得《十八歲的天空》
而後來,當更具戲劇性和浪漫情節的偶像劇火爆後,這類劇變得很少見。
直到網劇《匆匆那年》的出現,以不同於偶像劇的面貌,在網路上宣告著「青春劇的復興」。
不同於電影版,網劇版《匆匆那年》評價還是不錯的,豆瓣如今仍保持8.1分。
而以下的那些青春劇,總能能有你pick的一部。
這些青春劇就像國產劇中的一股清流,裹挾著校園裡的青草香,讓人連呼吸都清新起來。
從豆瓣評分看,即使面對著霓虹國的職業劇,歐巴們的愛情劇,網路青春劇的評分,也是很能打了。基本能穩定在7.5分以上,甚至可以接近9分的高分。
與之相反的,是內地的青春題材電影,雖然題材類似,但是評價卻是天壤之別。除了一兩部勉強能看,剩下基本是慘不忍睹。
還有前段時間的《遇見你真好》和《脫單告急》,也挺讓人著急。
近幾年的青春片和網路青春劇,大多以「青春文學」為ip,已成年的80、90後既是主角又是受眾,故事無非是學霸、學渣排列組合,校園愛情的發生與終結。
乍一看,似乎也差不多嘛。
可即使改編自同一部原著,評分也非常詭異了。
難道相較於電影,我們對網路青春劇更寬容?
可能,問題還不僅於此:
我們先看看陣容,為了保障票房,青春電影更注重「錦上添花」的明星效應,從彭于晏到吳亦凡、劉亦菲、歐豪,青春電影對陣容的選擇,常要求有很強的粉絲基礎。
可是,當明星們頂著一張張明顯「熟透了」的臉出現在青春片里,粉絲濾鏡也拯救不了場面的尷尬。
反而,由於製作經費有限,網路青春劇倒是選擇了一票年齡適合、大家並未那麼熟悉的新人演員。重要的是,年齡更符合角色,都是嫩出水的年紀,顯得「朝氣蓬勃」。
就好像你們的昊然底迪,當年出演《最好的我們》時也不過18歲。
雖然多是新人,但新鮮面孔反而更貼近「學生」的真實年紀,少了青春電影里那些超齡演員的違和感。
我想,沒人會拒絕這種撲面而來的少年感吧,不是嗎?
而事實也證明了,青春劇的造星能力非常不俗。
視聽上,電影喜歡走唯美派,逆光拍攝與抒情音樂,力圖將觀眾們帶入「青春」的夢境。
青春劇就樸拙直白的多,中規中矩的鏡頭,樸實無華的校服、道具,看上去甚至並不好看。
但是,這種白描式的勾勒,不加修飾的毛邊感,卻意外喚醒了記憶深處,少年時代單車下的塵土飛揚,讓人倍感親切。
當然,青春片的導演們大多較年長(張一白,顧長衛等都是中老年了),他們對青春的理解,也偏向中老年的懷春,所以,更喜歡以唯美造夢。
而網路青春劇的導演們就年輕多了,網劇《匆匆那年》導演姚婷婷是85後,《你好,舊時光》導演沙漠、《一起同過窗》的導演畢鑫業都是90一代,離開校園還沒多久。
這種代際上的差異,也影響著他們對於「青春」的理解。
畢竟,他們之間差了好幾個青春呢。
但,除卻這些年齡的差距,更重要的區別是:對「青春」的態度。
青春是豐富多彩的,那些純粹的情懷,有缺憾的情感,殘酷的成長,都值得被大肆書寫。
日本的純愛青春片和好萊塢的Teen Movies,都將「青春」玩得花樣百出。
但在國內的青春電影中,「青春」被定義成什麼了呢?
六個字:
和普通人無關
由於電影容量限制,青春片中,「愛情」是最主要的情節,這當然無可厚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青澀的心動,不也很動人嗎?
但,動輒就為愛歇斯底里,矯情的台詞與瘋狂的行為(自殺、縱火),要或者朋友撕逼、橫刀奪愛。好像不製造點轟轟烈烈、雞飛狗跳的狗血橋段,青春就空洞得什麼都不剩了一般。
可青春劇分明給了我們另一個答案。
青春劇里的「青春」,或者只是日常。日常到讓人以為是在劇中看一遍自己的生活。
在最近的《忽而今夏》中,看到河洛為「考華清大學」而作出的努力,每個人都能想起自己的高三吧。
《最好的我們》中,余淮對耿耿除了摸頭殺,就是講 「習題」,感情都是在「課間」慢慢滋長的。
到了《一起同過窗》,迎新、宿舍、軍訓,甚至包括洗澡,「大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被演成「段子」。
《你好舊時光》就更厲害了,幾乎1:1 copy了一個「高考」出來。
青春劇里,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緒與大開大合的情節,但上課下課,刷題考試,從家到學校的「兩點一線」,這些對校園日常的娓娓道來,被編劇和導演們塑造得精準、細膩而又生動。
上課對老師的模仿,蹺晚自習看球賽,借故給暗戀的人發簡訊,用坐標軸表白,這些曖昧的小細節,會讓你忍不住微笑。
不是每個人都經歷過校園愛情的美好或痛苦,但這些如流水賬的日常,雖然瑣碎,卻讓我們意識到:原來我們的青春,看起來簡單,卻也曾是這樣豐富而有趣啊。
當然,男女主的愛情還是吸引人的,尤其是,他們顏值都不低。
這種加了濾鏡的美好,很容易讓你想起那年,陽光透過窗欞投向午後的教室,灑在那個男孩或女孩的側臉上,內心隱秘的甜蜜。
但電影的主角們,卻動不動就為愛失去自我,在電影之中被愛情線牽著走,讓他們變得像是一個空殼,形象蒼白而虛浮。而電影的配角們,大多被醜化和喜劇化,好像也不太可信。
回到青春劇,角色終於不再圍著「狂追女孩、拚命戀愛」而打轉。
除了感情線,他們的人生也被塑造得足夠豐富。
他們會因年輕氣盛而顯得稜角分明。比如,余淮曾為了換座位而公然與老師對抗。
他們會犯錯,章遠用自己的電腦技術去偷試題。
他們有自己的小心思,在早餐點算來算去只是為了暗戀女孩經過。
這些看上去幼稚又衝動的行為,讓他們有了區別性,也更真實,讓他們成為「自己」。
更難能可貴的,青春劇一定程度「弱化了主角,突出了人物群像」,對配角們的塑造,也同樣用心。
我們看到的不僅有林楊、余周周、余淮,還有痴情的簡單、活潑的貝塔、衝動的趙燁、仗義的米喬,這些男孩女孩們,家庭背景不同,但在劇中,他們同樣光芒熠。
他們不再是為了阻礙男女主的功能性角色,而有著單獨的敘事線索,《最好的我們》曾用兩集去表現簡單與貝塔「鬧彆扭」,帶你回憶起那年小女生之間脆弱又堅強的友情。
而鐵打的潘主任,還有張平,你怎麼改名了張平?這些有延續性的配角也讓人親切。
這些塑造,好似又把我們重新帶回到那個集體,他們就是我們的同學,老師。甚至,我們會在其中,看到自己(不是看臉)。
而我們也在青春劇中,看余淮高考失利,看何洛達成目標,陪著他們跌跌撞撞地成長。
什麼是青春?
青春就是一個努力「成為自己」的過程啊!
那時候,對愛情的懵懂,對友誼的堅守,對未來的憧憬,天不怕地不怕的闖勁,奮不顧身的傻氣,發自內心的純粹,都是因為,我想要成為「我自己「。
那時候,我們身著同樣的校服,過著相似的生活,卻有著不同的內心。
在那個過程中,我們衝動過、遺憾過、犯過各種錯,可那又怎麼樣呢?
正是踏著這些歲月,我們才成為現在的樣子。
當沒有了票房與收視率的硬性壓力,網路青春劇堅持著,用平實的細節、生動的角色,為我們還原了這個「真實又理想」「美好又遺憾」的青春。
我們偏愛「青春劇」,或許不是因為對「網路青春劇」太寬容,反而是它們對我們的「青春」,有著足夠的寬容,肯耐下心來,努力去貼近我們的青春。
在都市劇只關注精英,古裝劇執著於宮廷內鬥,國產劇幾乎被上層人士的浮華愛恨壟斷的時候,青春劇也許是另類的。
那些青春劇,選擇把普通人的青春,當作主角。
這,多讓人欣慰。
※王菲今年份的硬照任務已完成 | 賞色
※用這部電影,祝「狗爹」生日快樂!
TAG:桃桃淘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