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大數據「加持」的精準廣告投放,為何催生出「精準」詐騙

大數據「加持」的精準廣告投放,為何催生出「精準」詐騙

比起大數據殺熟,還有什麼更讓手機用戶憎惡?

「我們可以通過用戶上網痕迹、APP使用習慣、手機上的設備識別碼和號碼去匹配,我們掌握的用戶信息,包括年齡、性別,大致的住址,平時使用手機的習慣、瀏覽內容這些,保證精準投放!」

「真的假的,你們這些數據不需要進行二次糾正?」

「這個您可以放心,我們數據的精準度高,而且有海量數據基礎作保證呀。現在我們的技術已經打通移動端和Web端數據了,過去這麼多年我們在Web端數據的積累多了去了,現在加上手機端的,完全可以實現跟投放環境和投放需求的匹配。」

「那投放價格?」

「這肯定要按照具體的量來談了。」

上述這段對話,純屬雷同,千萬不要對號入座。

馬雲曾在《贏在中國》節目里說過這樣一句話:「免費才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他是想告訴公眾,市場上許多免費的營銷或者產品看似誘人,但之後用戶往往會為這個免費獲取的行為買單,代價有時非常高昂。

大數據加持下的廣告,看起來更誘人

或許,很多人難以理解這句話背後的深意。而廣州市某高校大三學生劉佳這一個月多來的經歷,就是一個例子。

「在導航頁上看到一條廣告,說參與什麼調查就能獲得精品馬克杯一個,因為看杯子蠻好看的,就點進去填了表。」她告訴懂懂筆記,為了避免被這家發起調查的投資機構騷擾,她在電話號碼一欄,填上了自己的「小號」。

讓劉佳感到意外的是,她真的在一周後收到了馬克杯,而且在之後一段時間,也沒有接到所謂的騷擾電話、推銷電話,這讓她不禁為現在的「良心」營銷點個贊。

不過,從兩周前開始,她在上網時卻開始覺察有些異樣。不管是點開瀏覽器導航頁,還是打開一些熱門資訊平台,都能夠看到許多「長」得像新聞的廣告推送,而且標題都挺唬人的。

「標題都是《白雲區小兩口辭職後,積蓄讓父母吃驚》《人和快遞小哥做投資,三個月辭職買賓士》……太神了。」因為劉佳租住在廣州白雲,所以看到這樣的標題,禁不住總想點開來看看這些「身邊事」。

劉佳表示,這些新聞裡面的內容都是介紹一種叫「微投」的投資方式,一百元起投,收益按日計算。而「業務」的運營方,恰好就是送馬克杯的這家機構。

雖然頁面遍布各種「成功案例」截圖,但粗糙的排版和清一色「好評」,讓她感覺這個平台有問題。關鍵是這種情況一直到現在還是如此,令她開始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不僅僅被這個投資平台拿到,或許也已經被營銷機構轉賣出去了。

在惠東經營潮鞋專賣店的張浩也向懂懂筆記透露,近期自己遇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其實就是在網頁里搜索了一次「區塊鏈投資」,結果被類似投資廣告的「信息」盯上了。

「我應該也是栽在大數據上了吧,看什麼網頁,都會出現投資類的廣告,而且標題太誘惑人了。」不難發現,他所列舉的經常彈出的那些新聞標題,和劉佳描述的出奇相似。

懂懂筆記發現,這兩人雖然遭遇的情況相似,但不同之處則是「白雲的小兩口」變成了「惠東的小兩口」;「人和的快遞小哥」變成了「稔山的賣貨小妹」……而頁面的配圖大致相同。

「應該是根據我們所處區域不同,精準定向推的內容和標題。而且夾在很多新聞中間,即便不會第一時間點進去,也會一眼就被吸引。」在聽到懂懂筆記轉述劉佳的遭遇後,張浩若有所悟,不過他強調自己看到的類似「新聞」,照片上都是美女,而不是什麼小哥、靚仔。

雖然劉佳和張浩並沒有因為類似的營銷推送而遭受財產損失,但無論在瀏覽器導航頁也好,資訊應用也好,總能看到這樣的廣告,的確覺得很煩。

而他們更擔心的是,在大數據加持下的互聯網世界,所有人都會在不經意間變得「透明」,個人隱私也得不到相應的保障。那麼,是否有人會被這類看似粗糙且粗暴的大數據廣告「忽悠」,而掏錢投資這些項目?

精準投放的背後,也可能是「精準」詐騙

「這世上賺錢真的沒有捷徑啊。」最近,物業管理員譚先生定投的某投資平台,卷錢跑路了。近一年來,他用於某投資平台上購買「石油」產品的幾萬塊錢,徹底打了水漂。原以為是平台系統出了問題無法交易,但最終看到壞消息登在了報紙上。不過,這一切「不幸」的遭遇他卻不敢告訴家人,只能打碎牙齒和血吞。

譚先生告訴懂懂筆記,這個讓他花了幾萬元定投的投資平台,是在網上看到的。他最初得知這個平台的方式,與懂懂筆記從劉佳、張浩那裡聽到的「套路」如出一轍,「投放信息」對他所在的地區、性別和年齡段把握很精準。只不過他所看到的推送標題,卻更有吸引力——《微投資賺錢新方式,大朗一公務員月入十萬常平包二奶》。

「因為是在XX新聞頁面上看到的,所以覺得可信度高一些。」作為一名閑余時間充裕的中年人,休息時在家瀏覽網頁,查看過去一周新聞成了他工作之外的生活樂趣。

至於為什麼會被這樣的投資平台「套路」了,譚先生解釋說,是因為工作太辛苦,加上已經有點兒積蓄,就想通過投資實現增值。「那個機構的投資顧問也介紹說,投資一百塊錢也能投,一百萬也能投,門檻很低,投資技巧不用費心學習。」譚先生說。

當然,一百塊定投收益自然是很有限的。因此,在機構所謂「投顧」的誘惑下,譚先生每個月都固定投入了一萬元。要知道這個數字,可是相當於他月薪的兩倍了。

「前兩個月我確實都拿到了兩千來塊錢的收益,這讓我信心大增。」此時,「投顧」告訴他,兩千多的收益只是「起步」。如果譚先生能拉來更多人參與投資,那收益可以實現翻番。因此,他把幾個同事也都拉下了水。幾位同事也註冊了這個投資平台,投了所謂的「石油」理財項目。

但在拉了好幾個「人頭」之後,譚先生收益並沒有翻番,平時說話溫柔嫵媚的「投顧」也在某一天突然不理他了,之後通過新聞發現機構已經捲款跑路。

此時的他,要面對的並不僅僅是個人投資上的損失,還要忍受同事的埋怨。譚先生說:「不敢告訴媳婦兒,也不敢去單位,抱病在家能躲著就躲著唄,誰叫我太單純。」

而「單純」的人,並非只有譚先生一個。

在前海一家投資公司做前台的曉烜,已經習慣了在工作期間「偷偷」用手機炒股。而從去年6月股市行情震蕩開始,專註投資創業板的她也賠了不少錢。

「有一次在看新聞時,看到一條消息,標題是《白領炒股秘籍揭秘,月入百萬炒老闆》。曉烜告訴懂懂筆記,出於好奇,自己點進去看了一下。儘管頁面介紹這名「帥哥股神」的內容很浮誇,但她卻被免費推薦的「牛股」所吸引,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便加了所謂的「股神」交流群。

一開始,對方所推薦的股票的確是買了就漲。在嘗到甜頭之後,這名「股神」要求群內的新人必須購買3999元的年會員資格,才能繼續拿到推薦的「牛股」。

「我想都沒想就交錢了,約定是每天推薦一隻個股的套餐。」然而在交完錢之後,曉烜所拿到的所謂「牛股」就都不靈了,逢買必跌。開始慌神的她,立馬去找「股神」要求給個解釋。但是得到的回答卻是「投資有風險,入會聲明上已經註明了不對推薦個股的漲跌負責」。「真不知道這些人一開始是怎麼做到讓推薦的股票上漲的。」她對此疑惑不已。

忽悠用戶「投資」的伎倆由來已久。相比傳統的方法,大數據加持下的「投資」廣告更具有迷惑性。如今,除了通過正規平台發布,加上帶有區域特點的隨機組合標題(讓用戶感覺真實)之外,這類廣告信息還能根據用戶近期搜索的辭彙匹配需求,讓機構做到有的放矢,「精準」下手。

那麼,新的問題來了,用戶因正規平台上所展示的廣告信息而遭遇詐騙,平台是否需要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呢?

投資虧了?這事應該去有關部門投訴

「實在氣不過,我找到(資訊)平台的客服電話,就打了過去。」心想,平白無故就被騙走了半個月工資,曉烜決定讓發布這類信息和廣告的平台給個說法。在經過不懈努力、三轉四接之後,她終於聯繫上相關的負責人。

對方表示,這些在平台上投放的廣告,都是第三方渠道商提供的,他們平台僅僅是為廣告提供了一個「位置」。如果用戶真的想要追究此事,負責的主體應該是第三方渠道商,可以去工商部門投訴。

「(說話)態度還很差,完全是理直氣壯的。」在與平台多次溝通無果之後。她決定根據廣告頁面上所提供的信息,順藤摸瓜去找到這家代理虛假廣告的企業。

曉烜告訴懂懂筆記,在這些導航網站、資訊主頁上,那些能夠根據用戶搜索詞、地區、職業來組織標題、精準推送的企業,諸如所謂投資、證券、頁游廣告,大部分都是來源於一家名為「某某新」的機構,但無論在網上如何搜索,她就是找不到這家機構的工商註冊信息。

「而且在機構名旁邊,會小小地標註了『廣告』二字,如果不仔細看,真的是會忽略的。」在搜索過程中,曉烜意外地找到另一家,同樣有投放類似廣告業務的渠道商——「某某雅」傳播機構,並以有意廣告投放的公司負責人身份,打算問個究竟。

對方告訴她,精準廣告其實是針對用戶的IP地點、搜索辭彙、瀏覽器緩存甚至登記的手機號碼信息等大數據,分析並精準地推送廣告內容。例如,如果經常搜索「汽車」,或瀏覽「汽車類網站」,那麼用戶將會收到大量的新車、二手車、購車平台等宣傳信息。

「那些嘩眾取寵的標題,機構也能夠幫忙策劃,投放按點擊量收費。」曉烜表示,機構表示廣告內容他們不做限制,也不對真實性負責,只根據客戶提供的內容來策劃,完成精準投放的流程。

然而,當曉烜向機構說明真實來意,並表示會通過向消協、工商管理部門投訴等手段,對於虛假廣告對個人造成的經濟損失索賠時,對方卻淡定回應:廣告上已經寫了「投資需謹慎」,用戶沒留意那是用戶的責任,機構已經盡職做出「免責聲明」了。

有輿論說,「大數據」的價值要通過「小生活」體現出來。但反觀互聯網領域諸多的「大數據」應用,有些是提高了公眾生活的質量和效率,有些也讓別有用心者有了可乘之機,甚至給用戶添堵。有網友在網上發帖表示,某些資訊APP平台絕不能搜索和點擊殯葬話題,不然系統就會沒完沒了地向用戶推薦相關的新聞、信息、產品,此舉被很多網友戲稱為「一千種死法」。

如今大數據的應用普及和技術平民化,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包括傳銷、詐騙、資金盤機構等等,也會利用大數據來武裝自己,提升騙術,讓大量互聯網平台上的資訊(新聞)真偽莫辨。

有時提到詐騙新聞,許多人首先會想到那是因為「貪慾」所致。這一點固然沒錯,但應用和平台上大量難辨真偽的精準廣告推送,是否也是將這些用戶推向深淵的助推器?如果是,那些瀏覽器、資訊平台是否盡到了監管的責任?對於信息來源,是否有嚴格篩選?

作為用戶,最終希望聽到的絕不是類似扎克伯格在接受美國國會質詢時的回答:「我的信息也被泄露了,我也是受害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黑客從這家網站偷走30萬美元,還給網頁錢包判了死緩
馬斯克現身西南偏南: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里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