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什麼影響了世界盃抱石賽的排名?

是什麼影響了世界盃抱石賽的排名?

周末剛結束了世界盃抱石項目重慶站,觀看比賽的觀眾可能會發現今年 Bonus 怎麼變成 Zones 了?這個得分點還是我們認識的得分點嗎?

原來 2018 賽季開始,IFSC 改變了抱石項目的記分方式。在此之前,排名決定因素首先是完攀線路數量 Tops ,緊隨其後的是完成線路所使用的攀爬次數(1)、獲得得分點數量 Bonus(2)、和獲得得分點所使用的攀爬次數(3)。在新規則中,(1)和(2)因素調換了優先順序,Bonus 更名為它最初的名字 Zone,這意味著比賽結果是由完攀線路數量 Tops 、獲得得分點數量 Zones 、完攀線路所使用攀爬次數、和獲得得分點所使用的攀爬次數依次決定。

本賽季,比賽的模式也做了一些調整。決賽的男子組和女子組比賽時間錯開,而不是之前的同時進行。

另外,起步規則比原來更加嚴格。運動員在起步時需要證明兩手已牢固控制住起步點。在此以前,只需要以任何方式觸摸四個標記的起始點即被認為是成功的起步。

Bonus 為什麼要叫 Zone ?

在國際性比賽中得分點最初叫 Zone,後來改為 Bonus 。Bonus 這個的稱呼的使用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攀岩觀眾對於它的定義也非常熟悉。定線員在每條線路中設置一個明顯標誌的「得分點」。這個支點的位置應有助於區分運動員明顯不同的攀登表現。在每條抱石線路的攀爬中,運動員控制住得分點,就可獲得得分點成績。即便完攀線路的過程中未使用過得分點時,得分點也同樣計入成績。以前的 Bonus 和現在 Zone 都是這個意思,都是這個得分點,就稱呼來說它只是換了一個名字。

換名字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讓更多的觀眾更容易理解它指代的意思。對於更廣大的普通觀眾來說,Bonus 的意思會有一些不清晰。Bonus 的字面意思說完成任務後的額外獎勵。舉個例子,比如你完成了整年的工作任務,表現出色,老闆給你發了額外的年終獎金,這個就是 Bonus 。但是在抱石項目中,Bonus 並不是這個意思,並不是完成線路後的額外嘉獎。從這個角度進行比較的話,Zone 的意思更不容易產生歧義。Zone 的字面意思是區域,觀眾的理解很自然的會是,運動員到達了線路的一個區域,因而取得相應的分數。

記分優先順序究竟是怎麼回事?

每輪比賽後,每個類別各組別的參賽運動員的排名由四個因素組成:

按照完攀線路數量的降序排序,簡稱 T

按照獲得得分點的數量的降序排序,簡稱 Z / B

按照完攀線路所用的攀登次數升序排序,簡稱 TN

按照獲得得分點所用的攀登次數的升序排序,簡稱 ZN / BN

簡單說就是,優先順序從 T、TN、B、BN 改為了 T、Z、TN、ZN 。

這個變化看似很小,其實對比賽相關的每個人都很重要,不管是運動員、定線員、裁判、甚至是評論員!得分點數量的優先順序的提高,難免的會影響到完攀線路的數量。這個不可避免的也會影響到運動員攀爬和比賽的策略。但是具體為什麼要做這個更改呢?國際攀聯給出的說明是,因為 2020 年攀岩就要成為奧運會項目了,攀岩比賽不再只是攀岩愛好者看的小眾比賽。一系列的比賽規則修改都是為了讓它更加適應大銀幕的轉播,獲得更好的觀眾基礎。

更改後是不是更好理解呢?我們以 Meiringen 男子組半決賽的成績為例子。

以 Jacob Schubert 成績為例,3T 4Z 78 表示他完成 3 條線路,取得 4 個 Zones,分別用 7 和 8 次完成線路和取得 Zones 的。在比賽進程中,T、Z、TN、ZN 似乎更加一目了然。誰完攀誰取得了 Zone ,成績的比較好像變得更加容易。

同樣以 Jacob Schubert 成績為例,3T7 4B8 表示他通過 7 次攀爬完成 3 條線路,通過 8 次攀爬取得 4 個 Bones 。Manvel Cornu 和 Aleksei Rubtsov 的成績是不同規則下反差比較大的例子,按照新規則他們的排名分別是 3 和 7 ,Cornu 晉級 Rubtsov 被淘汰;但是如果按照舊規則結果則相反。同樣是完成兩條線路,是還可以取得四個 Zones 的 Cornu 更強,還是可以 Flash 一次完攀兩條線路的Rubtsov更厲害呢?

規則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了晉級運動員的名單,這說明新的規則在按照不同於以往的標準分別運動員的表現。運動員需要能力更加的全面,不能偏科,即便你有能力在某些線路上以更少的次數輕鬆完攀,但是在其它線路上拿不到別人可以取得得分點,排名還是會落後。抱石比賽是應該獎勵更少次數完攀線路的選手,還是雖然完攀線路所使用攀爬次數比較多但是可以拿到更多得分點的選手呢?

相比較於國際攀聯 2017 年的抱石規則,本賽季的新規則和美國攀岩的規則有稍許的相似性。美國攀岩的抱石比賽記分規則簡單粗暴的說就是,每條線路有三到四個得分點,攀爬得越遠取得的分數就越高。它們的些許相似性是,都在不同程度上側重於鼓勵攀爬者在線路上的進步,而不是更少攀爬次數的完攀能力。這種比賽規則截然不同的導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和世界其它國家的攀爬風格的迥異。我們也很好奇,新的國際攀聯比賽規則會對抱石運動產生怎樣的影響,不管是運動員訓練、攀爬策略、線路風格等等各個方面。

新的規則對運動員公平嗎?

由於攀岩這項運動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發展,攀岩比賽也在世界各地以直播的方式呈現給廣大的觀眾。因此比賽的評分系統是否容易理解就變得很重要。此外,這項運動被列為奧運項目也凸顯了這一切的迫切性。但是我們不禁也要問,比賽評分最重要的是什麼?是觀眾很容易的理解?是展現一場最棒的比賽?是更公平的方式嘉獎表現最出色的參賽者?在攀岩競技項目的幾十年發展歷程中,評分系統的不斷調整,這些問題一直都會是討論的重中之重。

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攀岩競技圈也有一些列關於積分方式的改變。2015 年美國攀岩引入了一套新的非常複雜的評分系統,複雜到解說員也說的不太清楚。當 2015、2016、和 2017 賽季的賽事解說給觀眾講解的時候,經常讓人摸不著頭腦,啼笑皆非。終於在 2018 年始,美國攀岩採用了全新的評分系統。這個方法非常的簡單便於理解,受到了眾多的好評,甚至有許多歐洲選手也站出來說,這麼簡單好用世界盃也要採用啊!

但是當新的比賽規則頒布的時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收益。事實上,Alex Puccio 在 2018 賽季取得了她的連續第十一個美國抱石錦標賽冠軍頭銜。年輕的 Ashima Shiraishi 阿詩瑪屈居第二名。但是,如果我們採用 2015-2017 年的美國攀岩規則或者世界盃抱石規則進行分數統計的話,阿詩瑪則領先奪冠。攀岩比賽的主觀性在這個例子中顯得特別的突出。規則已然更改,我們無法按照之前的規則來評判現在的比賽。當然絕對不是要貶低 Alex Puccio,我們都知道她是一個能力卓越的女神。

當新的比賽規則頒布的時候,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另外一個有趣的例子是 2017 年的歐洲錦標賽的難度項目。難度項目比賽時間從八分鐘縮減為了六分鐘,當時這個比賽規則剛行使幾個月。定線員和參賽者對於這樣的更改都沒有做好充分定準備。當時的男子比賽決賽線路,線路顯得太長,難度似乎也不夠,這使得攀爬速度成為誰能站上冠軍台的決定性因素。斯洛維尼亞的 Domen Skofic 在比賽結束後說自己是新規則的「受害者」。

他的原話是這麼說的。

「所有觀看昨晚歐洲錦標賽的人都知道在男子決賽中發生了什麼。我想說攀岩難度賽主要是比拼誰爬得最高。至少在我最初開始攀岩的時候是這樣的,如果這對觀眾來說很無聊,那麼 IFSC 應該取消難度賽,而不是做越來越多的時間限制。我覺得我不再有時間去好好享受比賽中的線路了。在我的心裡,我知道昨天我獲得了最高分,儘管我放棄了攀爬,因為裁判叫我下來。我是昨天新規則的唯一受害者,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我的抱怨顯得很可笑。除非你站在我的位置,否者你不知道這種感覺。你知道你失去了歐洲錦標賽的冠軍,僅僅因為超過 5 秒的時間。」

也許你要說專業攀岩選手應該要有能力處理這種比賽的變化,但是要說他說的完全沒道理也說不過去。

如今的趨勢就是這個運動朝著越來越大眾項目的角度發展,即便這個發展方向不是這些改變的唯一原因,抱石世界盃現在也是越來越像跑酷,雖然這個也備受老派攀岩者詬病。這些趨勢也在推動這個運動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十年前看起來驚為天人的動作在現在的比賽中已經悉數平常。攀岩比賽的規則是否還能讓最強的選手有機會獲勝?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也許也是為了讓比賽更加的適應最強者,我們似乎也看到了新賽季的變化。在最近的幾次比賽中,老派的風格的線路似乎也在回歸。也許風格就是這樣,來了走,走了回來。

總之,我們只是想聊聊在攀岩比賽的推廣、運動的普及化、比賽積分系統的調整和運動員的場上表現,這些都有著很大的關聯。深入去了解這些改變和聯繫,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我們熱愛的運動的發展,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備註: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公開資料及IFSC官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岩點 的精彩文章:

史上首家五星級攀岩主題酒店即將落戶北京
雪岳山行記:住雪屋吃泡菜的韓國攀登體驗

TAG:岩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