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秋窗風雨夕》:眼中淚,愁思苦

《秋窗風雨夕》:眼中淚,愁思苦

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而在《紅樓夢》中,林黛玉也曾仿照《春》作了一首詩,取名叫做《秋窗風雨夕》。

這首詩的創作來由在於寶釵來看病中的黛玉,安慰她要好好養病,並說過幾日給她送來燕窩,因此有"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黛玉感動不已。在這種二人互吐心聲的同時,釵黛二人之間的友情很是純粹。寶釵的細心,感動了黛玉,再配上外面淅淅瀝瀝的小雨,更是讓黛玉心中感觸不已。於是,這首《秋窗風雨夕》應運而生。

全文如下: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黛玉在這首詞中,描寫了她對秋天的感傷。秋天是草黃葉落的季節,同時也給人一種凄涼無助之感。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伴隨著窗外越下越大的雨,彷彿也在排遣著心中的愁悶。這一刻的場景,交相輝映。

煙柳淡漠,一闋長歌,在無言中讓蒼老的年華醉了絲竹悠悠。一支並不長的蠟燭,還在努力地燃燒著;當它的"淚"越積越多時,它也在無形中消耗著自己。而作為瀟湘妃子的黛玉,一個人在異鄉的無依無靠,望著不斷燃燒不斷"流淚"的蠟燭,彷彿看到了自己的眼淚。為什麼正值如花美眷的年齡,卻要獨自承擔著許多愁思和苦悶?

黛玉的敏感,是她身體不好的重要原因。當今社會,我們都強調樂觀,強調開朗,如果黛玉沒有那麼觸景生情,如果黛玉能夠不留太多眼淚,想必她的身體會好一點,也能活的長一點。可這樣的話,她就不是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林黛玉了。想要活的長久一點,就不能敏感的心思;想要讓自己的生命火花四射,激情不斷,就要做好縮短生命的準備。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黛玉毫無疑問選擇了後者。

《秋窗風雨夕》創作,正是黛玉人生最真實的寫照。詩中的苦悶與悲傷,頹廢與無助,與黛玉平生性格如出一轍。在《紅樓夢》中,黛玉是芙蓉花,但她多數時候表現出來的那種孤寂和寄人籬下的感傷,宛若金黃色的菊花展現出的生命姿態,芳香,淡雅。又有些惆悵。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彷彿要一瞬間抽取所有的青春年華。離愁別怨,眼中淚,愁思苦,以這首詞來定下基調,才是最真實的瀟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航航帶你品紅樓 的精彩文章:

鋸了嘴的葫蘆兒,其實不簡單
晴雯和襲人——兩種不同的人生軌跡

TAG:小航航帶你品紅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