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撫鎮邊疆的清朝功臣:鄂爾泰在邊疆治理方面有哪些貢獻?

撫鎮邊疆的清朝功臣:鄂爾泰在邊疆治理方面有哪些貢獻?

原標題:撫鎮邊疆的清朝功臣:鄂爾泰在邊疆治理方面有哪些貢獻?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馬巧玲


在康熙朝的名臣很多,但是像鄂爾泰這樣不依靠自身文采而憑藉對邊疆的貢獻的人要數鄂爾泰有名了,那麼他具體在邊疆治理方面都有哪些貢獻呢?

鄂爾泰,姓西林覺羅氏,鑲藍旗滿洲人。康熙十九年(1680)生於順天府宣武門內甘石橋祖宅。他真正的仕途之路應該從雍正繼位開始算起,縱觀他一生的貢獻,主要集中在對西南邊疆的治理方面,執行雍正皇帝的改土歸流策略,期望通過「天下一統」從而達到「華夷人一家」的政治理念。



鄂爾泰


首先,雍正四年升任為雲貴總督後,開始著手對雲南地區進行相應的改革。他很清楚地知道,要對當地進行治理,首先就要分析當地的情形,在對雲南地區進行調研之後,他發現土司對於土民的治理存在著嚴酷的剝削和壓迫,「彼雖依例輸糧,其實佔據私享者不止十數倍,而且毒派夷人,恣肆頑梗」,土民對於這種情況苦不堪言,同時他也發現土司對於當地的治理是一種分散性的,這主要和當地的地形以及隨之而來的生活習性有關,因此朝廷要對土司進行有效管理,就要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從而瓦解他們的實力。在清楚了這一點之後,鄂爾泰上奏摺,從多方面進行改革。


雲南土司舊址


其次,興修水利。「水利之興廢,實關民生之休戚,因此在雲南就任期間,他帶領民眾修建水利工程。一方面,疏通滇池,滇池被譽為雲南的母親河,支流眾多,治理好了滇池,百姓靠天吃飯的生活就能夠得到很好地改善,通過加固堤岸,開闢引河使得滇池水患得到有效治理,農業灌溉條件得到改善。疏通滇池之後,又修建了多處水利設施,暢通水路,使得生活在水路不通的民眾也能夠得到很好地農業灌溉條件。最後,撥付專項資金交由專人進行管理,以備不時之需。



鄂爾泰在進行改土歸流之際還設立了普洱府

再次,對擾亂當地民眾正常生活的「漢奸」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治理。雍正四年,也就是1726年,鄂爾泰在《嚴緝黔省漢奸川販據實奏聞事》中提出了他對於當地於「漢奸」、「川販」的認識。在他看來,雲南地區真正的禍患在於漢奸對於當地少數民族的引誘,尤其是人口販賣的行徑更是危害甚大,因此,要讓民眾的生活回歸正道,還要對這些「漢奸」進行及時的治理。第一,執行保甲之法,號召民眾如果發現有漢苗之間的往來,應當及時告知官府,鄰里之間有相互監督的責任,對於明知而不進行告發的人,要實行連坐制度。第二,加強記錄,懸賞告發。對於那些勇敢告發並抓捕過「漢奸作亂」的民眾進行當眾獎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再加上當地的民眾本來就對「漢奸」拐賣人口的事情很憤慨,所以這一舉措收到了很好的療效,既打擊了當地的「漢奸」,又贏得了民心,為清王朝在當地的治理做了很好地鋪墊。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員桂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大別山游擊區最慘烈一戰!中國軍隊內外夾攻擊退日軍
免學膳食費,並有補助:財政緊張,但國民政府在教育投入上不惜餘力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