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核電是我國發電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2018-2022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其中有利的因素主要是市場的需求大,而不利的因素則是技術壟斷人才短缺等,具體情況如何?
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市場需求擴大
近年來,中國核電產業迎來了重啟後的審批和建設高潮。從能源安全、環境保護、電力成本等多方面來看,中國都離不開核電,隨著核電建設經驗的積累和安全技術措施的不斷完善,中國核電將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同時,隨著中國核電技術的不斷成熟,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布局和實施,「中國核電走出去」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未來中國核電必將走出國門、服務世界。國家能源局牽頭制定的核電「十三五」規劃,涉及核電發展中長期展望,預計2030年核電裝機規模達1.2-1.5億千瓦,核電發電量佔比提升至8%-10%。這說明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核電將是提升非化石能源發電佔比的重要力量。據《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及《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等公開文件明確,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規模,發電量佔比從目前的2%提升至4%。在核電發展技術路線方面,「十三五」期間國內新建核電項目將主要採用AP1000和我國自主研發的符合三代核電技術要求的「華龍一號」等堆型。無論是國內核電新項目的恢復建設是還「核電走出去」項目,都將進一步拉動核電閥門設備的市場需求,特別是隨著新建核電項目逐步投入商業運行,國內在運行的核電站將越來越多,核電站閥門的維護、維修等備件、服務需求也將逐步擴大。
(二)核電強國
從引進到趕超,核電鑄中華重器。從91年首座核電機組投入運行至今,中國內地目前在運核電機組37台,規模位列世界第四,在建核電機組規模位列第一,核電在中國已進入規模化發展的新時期。我國正在從核電大國走向核電強國,自主打造的核電重器華龍一號和CAP1400已滿足世界最新核安全標準,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並成功進軍巴基斯坦、阿根廷、英國等國家。
(三)推進核電安全高效發展,繼續研發先進技術
2017年11月9日,「2017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暨國家級核電產業創新平台揭牌」在山東煙台舉辦。本屆論壇圍繞「核能多元化應用」展開討論,來自國家能源局、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環保部、山東省發改委、環保廳、科技廳等有關部門、煙台市政府和有關單位、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山東大學、中國廣核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以及煙台台海集團等核電裝備製造企業的近400名代表參加本屆論壇。各代表在會上達成共識:在推進核電安全高效發展的同時,積極推進核能與核技術在供熱、制氫、海水淡化、綠色電動車、核動力與常規動力混合驅動的大型運輸艦船、醫療、環保等方面的應用。
二、不利因素
(一)技術壟斷
技術方面,核電站由於其特殊性,其設備必須達到非常高的質量標準和安全性能,以確保設備性能和可靠性。因而這也就決定了核電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從而造成能夠進入這個領域的企業少之又少,從而造成了技術的高度壟斷。
(二)人才短缺
人才方面,核電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需要一支專業訓練的人力資源隊伍來運營。因此,核電人力資源對於行業的快速穩定發展意義重大。而且,人力資源成長和培養需要周期,如果缺少必要而紮實的培訓和積累,新人加入就只是解決淺層次的數量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嚴重的「人才」和「人力」短缺問題,要有一個穩步發展的過程來鍛煉隊伍、培養人才,為後續較大規模發展打好基礎。
核能發電量預測
2016年1-12月,全國核能發電量為2,127.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1%;2017年1-9月,全國核能發電量為183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8%。我們預計,2018年核能發電量將達到2,987億千瓦時,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7.50%,2022年將達到5,694億千瓦時。
以上是關於2018-2022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前景如何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你,進入電力造價論壇,了解更多最新的核電資訊。
TAG:微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