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叫「公子某」和「公孫某」什麼意思
在春秋的書或者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叫「公子某」或「公孫某」,彷彿公子和公孫是春秋時期最大的兩個姓,有如今天的王姓或李姓,其實這是一種大大的誤解。
姓和氏是兩個概念。貴族不止有姓,而且有氏,氏是姓的分支。也就是說,同一個姓,有可能出現很多不同的氏族分支。比如說,魯、衛、鄭、晉的國君都是姬姓,但他們分封不同領地,他們的氏就有所不同了,而且就是以國名為氏,即魯國國君為魯氏,衛國國君為衛氏,以此類推。
在春秋時期,都是按宗法制和嫡長子繼承製,周天子家被稱為王室,周天子的嫡長子沒繼位前是太子,被稱為「太子某」,其他兒子也就被稱為「王子某」,他的孫子則被稱為「王孫某」。各諸侯家被稱為公室,諸侯的兒子也就被稱為「公子某」,諸侯的孫子則被稱為「公孫某」。
可見,「公子某」和「公孫某」既非姓,也非氏,更主要是一種身份的代稱。按照規定,公孫之子就不可再稱為公孫,而應該以其祖父之名或字為氏。如宋桓公之子叫公子目夷,字子魚,公子目夷之子叫公孫友,公孫友的兩個兒子,分別以祖父的字命氏,叫魚莒、魚石,其後代便也姓魚了。這是以字為氏。
在這一時期,「姓」是固定不變的,而「氏」卻時常變化。因此往往出現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姓雖不同,氏卻相同的現象,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可有不同的氏。氏的這些變化往往反映了貴族的地位和職權的變更。如戰國中期的商鞅,他原本是衛國公孫後代,所以又叫衛鞅和公孫鞅,在秦國變法有功封他為商君,他又稱為商鞅。
戰國時期,隨著奴隸制宗法制度的崩潰,西周「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舊有姓氏體系的混亂體系漸漸消失。秦滅六國,「子孫皆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出現了姓氏合一的傾向,統稱為姓氏。
※申賦漁新作《君子的春秋》梳理風雲激蕩的春秋時代
※中國古代的「三皇五帝」到底指的是哪些人?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