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龍形青玉佩

在已發掘的五座戰國中山國王族墓葬都曾經遭到嚴重盜掘和焚燒,但仍出土玉器數千件,如此眾多數量的玉器在戰國時期考古發現中極為罕見。從玉質種類上看,有白玉、青玉、黃玉、墨玉等多種;玉料產地,有新疆子玉、遼寧岫岩玉和河南獨山玉等。從器形上看,有玉壁、玉境等禮玉;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種佩飾,如環、玦、帶鉤、梳子等;還有葬玉,如眼蓋、琀、耳瑱、手指蓋、蓋簾玉片及棺材上的鑲飾玉片等。裝飾紋飾有雲紋、渦紋、谷紋、方格紋、斜方格紋等。加工工藝方面,有圓雕、浮雕、透雕等。尤為獨特的是,中山王厝墓還出土了一批帶有墨書文字的玉器,是十分罕見的文物珍品。戰國中山國王族墓出土的玉器,玉質優良,造型生動,工藝細膩,代表了戰國時期玉器製作的最高水平,是研究戰國時期玉器的珍貴資料。


玉飾件

四鳳白玉飾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四鳳白玉飾


寬5.8、高2.5厘米, 中山王族3號墓出土。白玉制,玉質細膩,由鏤雕的四鳳組合而成。四隻鳳鳥均為長冠、圓眼、尖喙,體態柔美。上部較大的兩鳳雙喙相連,張翅翹尾,雙足踏於一半璜形架上;璜架的兩端各側立一鳳,雙足伸踏於上面的鳳身之上,鳳尾下翹。四鳳體表雕琢渦卷紋及陰刻線。

螭紋青玉梳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螭紋青玉梳


長6.5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梳為青玉制,灰綠色,玉質瑩潤。梳柄中部透雕獨首雙身、身體蜷曲的螭龍,龍身上下雕飾捲雲紋,似蛟龍在雲中翻騰。五根寬齒上雕琢有豎陰線。背面留有起草紋樣的線圖,尚未雕琢紋飾。

雙鳳紋黃玉梳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雙鳳紋黃玉梳


長4.9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玉梳為黃玉制,半透明。梳柄為半橢圓形,正中透雕兩隻相對站立的鳳鳥,雙鳳長頸相連,曲體回首,身姿柔美。體表用陰線雕琢出羽毛紋,清晰而生動。玉梳上弧邊陰刻勾雲紋,下橫邊雕琢細密的斜格紋。十根梳齒的齒端較為薄扁,便於插戴。

龍首青玉帶鉤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龍首青玉帶鉤


長17.2厘米,中山王厝5號陪葬墓出土。青玉制,半透明,玉質細膩,光澤瑩潤。鉤首為龍頭、鉤尾雕虎頭紋。鉤身正面雕琢凹凸相間的6個方格,凸起處飾卷葉紋,凹陷處雕桃形葉紋、交叉雲頭紋和卷葉紋等;背面紋飾以三組含苞的芙蓉花為主,鉤鈕處有柿蒂紋。琢刻細膩,是戰國琢玉工藝的代表作。

特色玉雕作品

戰國中山國王族墓出土的玉器,整體上與當時中原地區玉器的風格一致,但又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內格,同時還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如蛙形小玉獸和小玉人。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蛙形小玉獸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蛙形小玉獸


長1.9-2.1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共17件,均為墨玉雕制。小獸頭部較扁,鼻和眉橫豎相接,鼻子較寬,眼睛細長。身體象蛙,但有尾,上曲的尾巴緊貼臀部。按形狀可分為兩種,一種有8件,玉色較勻凈,雕琢較精細,形體挺拔,頭頸稍長,四肢著地。另一種有9件,玉色黑白相雜,體形較肥,下垂的腹部與足部相平。小獸昂首蹲伏,憨態可掬,十分生動。

小玉人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小玉人


女性形象6件:高3.2-4厘米,男童1件:高2.5厘米,中山王族3號墓出土。為隨葬人俑,呈片狀,有白玉、墨玉、黃玉和青玉等多種質地,分為兒童、青年女性及中年婦女幾種形象。女俑頭梳牛角雙髻,身著圓領窄袖對襟衫,身穿方格長筒裙,圈手而立。男童頭頂梳單髻,身穿窄袖方格紋袍,袖手而立。方格紋衣裙和牛角狀髮髻,是戰國時期鮮虞人特有的服飾和髮型。

斂葬用玉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長1.8厘米,中山成公3號陪葬墓出土。白玉制,玉質細膩,潔白無暇,光澤瑩潤。體形圓潤,近似蟬身,下半部作弧狀突起,兩側凹下,彷彿蟬翼。背面平直。通體光素無紋。

玉面飾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玉面飾


新月形墨玉眼蓋1對2件,長3.3厘米;八棱墨玉鼻塞1對2件,長1.8厘米;青玉耳瑱1對2件,長5.3厘米;舌形青玉器,長2.3厘米;玉手指蓋 8件,長2.2-3.35厘米,寬1.2-3厘米,中山王厝墓及其陪葬墓出土。春秋戰國時期,貴族死後以「含珠鱗施」的方式厚葬,「鱗施」即在死者身上覆蓋如同魚鱗的玉片,是漢代玉衣殮葬的前奏。

水晶、瑪瑙、琉璃

水晶環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水晶環


直徑13.6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罕見的大水晶環。環的兩面及內外緣均呈棱狀,棱邊整齊利落,形狀非常規整。材質晶瑩柔潤,環內的冰裂狀紋理清晰可見,彷彿一觸即碎。

蜻蜓眼琉璃珠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蜻蜓眼琉璃珠


徑2.2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圓形,中間有孔,有玻璃光,半透明。藍色玻璃體飾藍點紋珠,即所謂蜻蜓眼。藍點有白邊,是嵌入器表的裝飾,嵌入後加高溫,使之與器胎結為一體。

瑪瑙串珠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瑪瑙串珠


最大的珠直徑1.5厘米;最小的珠直徑0.7厘米,中山王族3號墓出土。該墓出土完整的瑪瑙串珠達2457顆。其中的扁圓形紅瑪瑙珠,紅色中間雜褐、桔黃、灰白等顏色,光澤度好,顏色明潤。

墨書玉器

墨書雙龍青玉佩

從出土玉器探秘神秘國度——中山國(下)

墨書雙龍青玉佩


長6.6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中山王厝喜愛收藏美玉,墓中出土的許多玉器上有墨書文字,有人名、玉器名及「集玉」、「集它玉」等字樣,為研究古玉的定名和用途提供了可靠材料,也記錄了器物的流傳經歷。這件玉佩雙龍體表遍飾虺紋,身型修長,體似彎弓,斜向相交,構成優美的弧線。在兩隻龍尾間還夾有兩條相背的小龍,別緻精巧,形態可愛。上有墨書文字「它玉珩」,為研究古玉的定名和用途提供了可靠資料。

中山王族墓出土的玉器,造型多樣,線條流暢,工藝精湛,顯示出嫻熟的技藝,是戰國時期玉器的代表作。戰國中山國的前身是白狄族鮮虞部,因此中山國的玉器既典型反映了戰國時期玉器的時代風貌和審美特徵,又帶有濃郁的游牧民族藝術色彩。一件件精美的中山國玉器,線條和紋飾都挺勁流暢、充滿活力,表現出剛健挺拔的氣勢,充滿強烈的動感和勃勃生機,充分表現了戰國時代狂瀾激蕩、欣欣勃發的時代精神,也顯示出戰國中山國奮發圖強、意欲爭霸的強勁氣概。這些玉器因凝聚了昂揚不羈的戰國氣韻、中山雄風,而成為時代風神的生動寫照,成為千古絕唱的藝術典範。



原文作者:劉衛華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5年12月刊《戰國中山國出土的玉石》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高雅逸群——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賞析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博物精品:故宮博物院藏 清宮中的紅珊瑚
連接陰陽?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假面!!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