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蔬菜造假,認監委無話可說?
超市裡打著有機標籤的蔬菜比一般蔬菜高五六倍,但它們真是有機的嗎?記者根據有機碼查詢,找到有機蔬菜的產地。但是,記者發現:所查詢的胡蘿蔔有機蔬菜基地的並沒有種植;而西紅柿、芹菜這兩樣蔬菜還沒成熟。在有機蔬菜大棚,記者發現了種植有機蔬菜不允許使用的化肥和農藥。記者將在超市中購買的這幾種帶有「有機標」蔬菜送權威檢測機構檢測,結果均檢測出多種有機生產中禁用的農藥殘留。
「超」想說事——
食品、蔬菜一旦傍上「有機」二字,就身價倍增,這就是那些冒牌貨急於披上「有機」馬甲的原動力。生產企業受利益驅使,給普通蔬菜、食品戴上「有機」的標籤,掛羊頭賣狗肉,侵犯了消費者的利益,他們當然應受到懲戒和譴責。但在筆者看來,認證機構缺乏有效監督和嚴懲機制乏力,才是有機食品認證混亂的根源所在。
目前,我們對有機食品的認證和監督有規範的程序,對違規、造假行為也有相應的懲處機制。比如,按規定,有機蔬菜的種植過程不能使用農藥、化肥;有機蔬菜的標籤具備可塑性,能追溯產地;有機蔬菜在其種植和銷售環節,要有兩次抽檢,等等。否則,將取消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的資格,並依據造假情節的嚴重承擔,給予處罰。在這些過程中,認監委應承擔主要的監管與懲戒的作用。然而,職能部門做得到位嗎?「有機」蔬菜掛羊頭賣狗肉,認監委無話可說嗎?
表面上看,對有機食品的認證是繁瑣的工作,但筆者認為,認監委只要做好下面幾點工作,虛假的「有機」食品則無機可乘:
首先,認證部門不能過度放權。有些地方的認證部門把認證工作下放給社會上的認證公司來操作,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認證工作是一個嚴肅的工作,必須各級相對應的食品監督部門來完成。過度放權給監管帶來極大的困難,也給一些認證機構違規認證帶來可乘之機。
第二,有機食品認證過程要陽光透明,做好記錄,做到有據可查。同時,負責認證工作的各地認證管理機構必須嚴肅紀律,約束工作人員的不當行為,認證工作落實到具體人員,制定出對違規認證的嚴懲措施,建立責任追究制,並嚴格執行。
第三,在認證標籤的防偽上下功夫。有些認證標籤本身就是假冒的,是銷售人員隨意貼上去的。那麼,這些虛假的認證標籤從何而來?是否與認監委內部的工作人員有關?都需要認證追究。因此,要求經過認證的有機食品必須標有規範的產地、日期、認證人員,便於核實。
有機蔬菜的種植成本高,導致其銷售價格高,民眾理解並接受高價。但是,如果不法商販把非有機食品當成有機食品出售,這就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損害了有機食品的聲譽,工商部門與認監委應嚴厲打擊假冒的有機食品,還受騙的消費者一個公道。
※醫師執業責任險,卸下醫生肩上一座山
※一張925元的機票,退票竟然收3000元的退票費,乘客的權益去哪了?
TAG:超想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