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驚嘆:中國正在「爆買」全球的頭腦!
日本《讀賣新聞》近日刊文稱,為推動大學國際化和升級,2013年,天津大學聘用外籍專家美國人西格爾出任藥學院院長。如今,天津大學藥學院的學生人數已比四年前翻了一番,外籍教員佔比超過40%。
實際上,這只是中國投入資金大力引進優秀外籍學者、深度參與全球智力競爭的一個縮影。《讀賣新聞》在報道中感嘆,中國正在「爆買」全球的頭腦!報道中沒有提到的是,中國之所以下力氣這麼做,其實折射了推進「中國製造2025」的決心。
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正成為全球腦力競爭贏家
按照日本《讀賣新聞》的說法,西格爾院長來華工作,得益於中國「千人計劃」。「千人計劃」是中國2011年為聘用世界頂級人才而啟動的計劃。2017年,有報道稱,中國政府已聘用381名像西格爾這樣的外籍專家。「千人計劃」的特徵是政府提供破格待遇,除發放補助外,還提供寬敞的實驗室和公寓。
境外媒體還注意到,中國「搜羅頭腦」不僅限於「千人計劃」。美國紐約大學和英國利物浦大學等海外大學近年也紛紛進入中國。新加坡國立大學2010年在江蘇省蘇州市開設「蘇州研究院」。
在境外媒體看來,中國正在成為全球腦力爭奪戰的贏家。俄新社此前報道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2017年知識產權報告顯示,中國的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佔全球總量的42.8%,而美國僅佔19.4%,日本佔10.2%,韓國佔6.7%,歐洲和其他國家及地區分別佔5.1%和15.8%。這項數據說明了一個問題,全球智力資源正在從美國(該領域曾經的世界領導者)流向中國。
2017年全球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香港《南華早報》)
對於中國之所以能夠吸引更多全球智力資源,教育學者熊丙奇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分析,教育發展本就要融入國際競爭,人才競爭也是國際競爭的一部分。長期以來,發達國家都在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因此,加強海外引智已成為教育國際化的一種必然選擇。而在這一領域,中國推進多年。起初,中國以吸引本國優秀留學人才為主,如今,越來越多外籍專家選擇在中國發展,與中國經濟實力增強、學術氛圍改善、實驗條件提升均不無關係。
事實上,境外媒體也注意到,不少外籍專家都對中國當前的科研環境頗為滿意。《讀賣新聞》就援引在中國工作的東京大學教授、資源處理問題專家藤田豐久的話說:「如果在日本的私立大學,每年的研究經費可能是幾十萬日元。中國的研究環境是非常有魅力的。」
折射推進「中國製造2025」決心
有觀點認為,目前,中國已經引進了一些國外知名專家,未來,可以更多地將正處於學術黃金期的中青年外籍專家作為引進的主要目標。眾所周知,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一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資源。中國之所以大力引進智力資源,確保「中國製造2025」計劃順利實施正是其重要目的之一。
境外媒體注意到,儘管面臨外部壓力,但在推進「中國製造2025」計劃方面,中國的決心不容小覷。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就報道稱,中國認為,「中國製造2025」計劃對改善經濟至關重要,不會同意對該計劃採取任何限制。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學者李崢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稱,「中國製造2025」計劃並不針對任何國家,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部分。當前,全球正經歷新一輪以智能化為引領的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影響社會的各個方面,中國不希望在這場科技大潮中落後。應該說,外界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遏制」更增強了中國推進科技創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未來,科技競爭將成為國與國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狠抓科技領域是應有之義。
亦有觀點進一步指出,「中國製造2025」計劃事關中國未來發展權,因此,在這一戰略問題上,中國不會動搖。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智方面,在「千人計劃」、引進國際知名高校之外,中國還有很多選項,「綠卡」就是其中之一。俄羅斯《星火》周刊就注意到,中國《關於加強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的意見》表明,該國放寬「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制度,今後拿到該國綠卡的外國人會越來越多。境外媒體認為,通過降低外國人在中國生活工作的難度,無疑將有助於中國吸引更多國際人才。
有輿論判斷,未來,隨著科研環境、相關政策的進一步完善,中國勢必會成為全球頂尖智力資源的雲集之地。
熱文推薦
※瞄準中巴打地面戰 英媒:印度看似「強壯」實則「虛胖」
※外媒稱中國展開最壯觀太空征服:嫦娥四號年內登月球背面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