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代筆,以竹為紙 雕刻出非遺文化的磅礴畫卷——寶慶竹刻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寶慶竹刻就誕生於這樣一個盛產南竹的丘陵地邵陽,舊時也叫寶慶。寶慶竹刻是一種從實用竹器工藝中脫胎出來的一種集觀賞、實用於一體的漢族傳統雕刻藝術,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韶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的綜合展廳中一個雕花精緻的木箱靜立於櫃中。箱面上雕刻的假山、竹子、飛鳥等栩栩如生。
非遺園中的寶慶竹刻
中國竹藝歷史悠久,明代晚期,寶慶竹刻開始出現,根據《明一統志》記載:「湖南寶慶府產毛竹,土人曰楠竹,織器為用。」,而明代編修的《寶慶府志》也同樣記載:「寶慶府竹類楠竹即大竹,工匠積器為用。」寶慶竹刻的雕刻技藝種類齊全,題材豐富,手法別緻,僅刀法就多達二十餘種。制竹刻時,將竹子去青去節,剝削出竹簧,經煮、曬、碾等工序後,壓平貼於木胎或竹胎之上,再拋光打磨,運用不同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鳥。竹簧製品做工精緻,呈黃橙色,晶瑩潤澤,如象牙般光潔,被譽為「竹象牙」。
寶慶竹刻的珍貴,在於雕工的細膩與工藝的複雜,分竹青雕刻、翻簧雕刻、竹根雕刻三大類;題材主要為:古典人物、山水亭榭、花鳥魚蟲、飛禽走獸、博古書畫;雕刻一個花瓶,有30多道工序,包含上萬個動作。要剝削出一片竹簧,就有300多個動作,才能把1厘米厚的竹基削成2毫米厚的竹簧。雕刻環節費的功夫就更多了。歷代大師們將高超的藝術表現技巧與文人的審美情趣、中國古典書畫的意境融會貫通,創造了無數美崙美奐的曠世作品,並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竹刻
寶慶竹刻與源遠流長的湖湘竹藝發展息息相關,歷年間舉人,淵於家學,能詩善繪,鐫竹亦絕。從現存的明清寶慶文人書札、詩畫中,可以看到他們熱衷於竹藝的設計,參與竹藝的研究,著書立說。據《寶慶府志·藝文志》載,明崇禎年間進士潘應斗將其叔潘一龍和寶慶竹刻技藝、刀法記錄下來,彙纂成《大來堂制藝》竹藝專著,刻版刊印成書,此書為研究寶慶竹刻史提供了極其珍貴的文字資料。
每一個文化現象的產生都離不開孕育它的土壤,寶慶竹藝史歷史悠久,隨著歷史變遷,人們在追求實用功能的同時不斷追求審美意義上的精神功能,注重其欣賞性,於是寶慶竹藝漸漸成為一種文化形態,一種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物質載體,清凈曠遠、蒼古淡泊代表了寶慶竹簧雕刻藝術特質,體現了中國文人的審美觀念。
韶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
韶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館藏寶慶竹刻文物多件,靜待你的到來。一起探索傳統民間手藝的傳奇今生,讓非遺與生活更貼近。
TAG:韶山非遺博覽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