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讀過的書,和我的讀後感

我讀過的書,和我的讀後感

「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Within your temperament there hides

the roads you took,

THE BOOKS YOU READ,

and the man you loved.

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

第一周的中獎者們:

周雨薇——《論攻擊》+☆*2

周新茹——《胡適的北大哲學課》+☆*1.5

屈景坤——《大秦帝國》+☆*1

張子琪——《坐天下》

張可可——《相逢如初見,回首是一生》

馮曦——《偽滿洲國》

+☆*0.5

透過一本書,你可以看到思維、百態、人情、歷史……讀過一本書,你可以獲得衝擊、溫暖、交織、豁然……

風采月讀書周

我想與你分享一本書,並談談我的想法:

(向上滑動啟閱)

讀《論攻擊》有感

周雨薇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時常感到困惑,總是對某些問題思來想去而後得出「這世界上很多事情是解釋不清的」的結論。但是洛倫茲在對動物行為和情緒分析的時候,從未產生過「解釋不清」的想法,他總是思路開闊並且從不倦怠,我不僅讚佩他的研究也敬仰他永動的思維。

雖然本書研究的是動物行為,但作者的某些理論也可以直接類比人類行為(但我們仍應該保持質疑)。我們都知道動物都具有本能,科學稱它為非條件反射,但我們很少認識到本能是有自發性的。攻擊作為一種本能同樣具有其自發性。所以如果一個孩子成長在一個沒有挫折(無法激發他的攻擊性)的環境下,當他離開了溫室,他會變得神經質,攻擊的本能由於沒有後天學習克制會粗魯的釋放,此時引發刺激(攻擊的本能)的閾值也隨之降低,變得容易「一點就著」。這種閾值降低的現象不僅僅發生在攻擊行為上,愛與被愛也是同樣。正如科學家克雷格的環鴿(blond ring dove)實驗所揭示的那樣,「在同類雌鴿被隔離了幾天之後,他發現,這隻雄鴿便準備向之前被它忽視的一隻白鴿(white dove)舞蹈,過了幾天又開始對一隻鴿子(pigeon)鞠躬,再後來是捲成一團的衣物。最後,經過幾周孤獨禁閉,它將自己的求愛朝向籠子一個空空的角落。」作為一種本能,如果這種本能處於長期的被動模式,它的引發刺激的閾值就會降低。就像我常常疑惑,為什麼一個各方面都優秀的女生會對一個各方面都很差勁的男生頻頻挽留:一個女神般的女生往往保有自己的矜持或者說尊嚴,不允許自己放低姿態去主動求愛,此時她「愛」的本能就時常處於被動狀態,引發「愛」的刺激長時間不出現,閾值降至幾乎於零,她就會陷入一種不安的狀態,任何一個求愛的舉動都能夠引發「愛」的本能。這個理論同樣可以解釋「節食反彈」的現象,長期被抑制的「吃」本能,引發刺激的閾值隨之降低,生物體陷入不安,甚至主動搜尋刺激,以至於反彈。如果思維再發散一些,我又想,如果我們對親密的家人朋友長期抑制自己的攻擊性,那麼導致的結果就是這種攻擊性變得更危險,出現了對家人更容易發脾氣,對朋友的小怪癖(打呼嚕或者笑的方式)作齣劇烈的抵觸反應。與此同時,因為我們對陌生人沒有長期抑制本能的作用,引發刺激的閾值非常高,而出現對陌生人更加禮貌包容的現象。

洛倫茲的研究方法給我最大的啟發是,我思考的時候總是太把人這個物種獨立開來,以至於常常陷於無解的痛苦,但實際上,如果仔細觀察其他的物種,或許可以找到另一個解答的突破口。比如今天做離體蛙心的實驗,就發現有很多「怕老鼠但不怕蛙」「怕蛙但是不怕老鼠」的同學。雖然可能每個人害怕的主觀原因不盡相同,但僅僅把同學的「害怕」歸為兒時的陰影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未免過於不負責任。如果認為每個人的害怕都是源於後天生長環境和經歷導致,那就無法解釋普遍出現的「天生不怕鼠卻怕蛇」這種現象。但如果我換個角度去想,假如人腦不僅僅是由古猿腦進化而來,而是在層層進化疊加中,由古哺乳類腦、爬蟲類腦、魚腦共同進化而來,那麼人腦這種「新哺乳類腦」就可能由古哺乳類腦和爬蟲類腦組成(在某書中看到過這個理論)。如果人的古哺乳類腦發達而爬蟲類腦弱,就可能天生不怕老鼠;如果人的爬蟲類腦強古哺乳類腦弱,就可能天生不怕蛇而怕老鼠。至此,我們就有理由解釋這種恐懼的本能性,同時,意識到這種恐懼是一種本能的時候,就不應該拿它開玩笑,因為在他的腦內有一小部分把他懼怕的這種東西在當作「天敵」,有一小部分在把它當作「同類」,如果過分刺激就可能導致精神分裂。如果我們從古哺乳類腦和爬蟲類腦繼續想下去,爬蟲類動物是沒有情感中樞的,而古哺乳類腦的邊緣系統就是情感中樞,可以說古哺乳類動物比爬蟲類動物更有「情」,那麼能不能推出爬蟲類腦發達的人情感更冷淡,這就是洛倫茲給我的思路。

洛倫茲給我的第二個啟發是,當我想問題時過分把人類獨立開來,更容易把人類的某些行為看作是人類獨有的,由此陷入一個思維的死循環,將人的社會性作為唯一解題思路,反而忽略了動物性的作用。我們常常認為人類文明社會中的「尊重女性」是人類產生社會之後由於性別差異而衍生出的社會規約,然而在動物世界裡,「不攻擊雌性」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公約,它們甚至做得更加完全。在雄性動物的行為中,存在明顯的對雌性動物的攻擊抑制力,即使將雌性的外形偽裝成雄性,在爆發攻擊的前一秒,雄性也能分辨出它是雌性而緊急剎車以至於自己翻了個大筋斗。更有意思的是,在許多雄性動物被雌性動物攻擊的時候,雄性是「面帶微笑」呈享受狀的。雖然雌性的體型和攻擊性高於雄性,雄性也不會攻擊雌性,但這並不意味著雌性享有完全的支配權和更高的等級。在雄性面前,大部分情況下雌性是屈從狀態的,這種自願的屈從狀態更多是從心理上展現出來的。從中我們也可以類比理解,為什麼在美國等西方文明地區,完美男士的標準是:能夠讓女士心甘情願被「餵食」,同時包容女士的所有小毛病。當我們理解人類社會中存在的「妻管嚴」,也不乏加上動物性,它實際上起源於動物行為的表達,隱喻了男性變態的屈從。

書只讀了一半,但思維的啟發卻橫跨了50年的研究。在思考質詢的時候,人難免落入浮躁敷衍,只有紮實的理論才能引領至冷靜而正確的結果。願自己多讀書,不要總是心安理得於無知,能夠撥開意識的灰濛,心臟與大腦永遠鮮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瘋狂無一班 的精彩文章:

TAG:不瘋狂無一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