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沒主見的皇帝!百姓叛亂,聽信儒生不用武力,結果吃大虧
帝王作為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向來是獨斷專行、說一不二的,這也是一個優秀皇帝所具備的特點。如果一個皇帝做什麼事情都沒有主見,他發布的命令被底下大臣們所左右,那頂多算個傀儡皇帝。
有這樣的皇帝存在,那這個王朝很難強大起來,而在漢朝,就有這樣一位沒有主見的皇帝,結果使得朝廷吃了大虧,被後世恥笑。
漢元帝劉奭就是這樣一位柔弱的君王,他在位期間,西漢王朝開始逐漸衰落。因為柔弱,喜好純儒的性格,他的父親漢宣帝劉詢甚至想另立儲君,畢竟漢宣帝治國施行的是霸、王之道。可劉奭有位好母親許皇后,出於夫妻情分,宣帝不得已傳位給劉奭,即使明知道他將來是位低能的皇帝。
歷史事實再次證明,一位皇帝重感情是會耽誤大好江山的。漢元帝即位後,立即下詔改變前皇帝的霸、王之道,推行獨尊儒術,尊師重儒的政令。這樣一來,儒生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就連朝中的大臣大多是皇帝的老師或者學生。沒過多久,儒生誤國的事情便發生了!
漢武帝曾開拓南疆領土,在今海南島嶼增設珠崖、儋耳二郡。後來由於漢朝官僚集團的殘忍壓榨,在元帝二年,珠崖山南縣的百姓受不了壓迫,決定同漢朝作鬥爭。這場底層百姓的暴亂,元帝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得以平息,甚至撤除了珠涯、儋耳這二郡。鎮壓失敗又賠地,難道是漢軍真的這麼弱了?
當然不是,這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一群儒生誤國。叛亂的開始階段,元帝曾召集群臣商議,本想派遣重兵進行鎮壓。可笑的是,漢元帝聽信了儒生賈捐之的大話,主張施行「仁道」,就是放棄武力的鎮壓。那不用武力,怎麼平叛?
儒生的邏輯也很簡單,既然珠崖郡的百姓要反叛,那就撤除珠崖郡和儋耳郡吧。這樣就不關我漢朝什麼事情了,漢朝皇帝也就不用管他們的死活了。至於那些郡中百姓,如果願意歸屬漢朝,那漢朝也不會虧待你們;若不不願意歸屬漢朝,也不強求。這一看對百姓多好呀!
最終,這裡的百姓叛亂平息下來了,但曾經漢武帝花費巨大代價所取得土地就這樣沒了。儒生只知道「仁道」的理想,而不知現實漢朝的強大更多需要的是霸、王之道,後世所說的「儒生誤國」果然沒錯。損失兩郡土地和百姓的背後,是漢朝決策層的失誤,這對漢朝未來的興衰有著巨大的影響。
不過有這樣一位沒有主見的皇帝,漢朝吃大虧,走向衰敗是註定的了。 當然也不能忽視儒生們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大家覺得儒家思想適合治國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記得關註:廣聞君
※最長壽的皇帝,他開發了嶺南,經歷了三個朝代熬死九個兒子
※歷史上連續出明君最多的朝代,既不是唐朝也不是清朝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