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關500多家美國門店 賽百味放眼國際市場尋出路

又關500多家美國門店 賽百味放眼國際市場尋出路

賽百味在美國正陷入大範圍持續關店風波中。

來自彭博社的消息指出,賽百味計劃在年內關閉500多家美國門店,與此同時加速美國以外市場的擴張,計劃新開1000家門店,覆蓋英國、德國、韓國、印度、中國和墨西哥等市場。事實上,自從2016年以來,就有不少關於賽百味減少美國門店、擴張全球市場的消息。

「隨著快餐行業競爭對手數量的增加,包括麥當勞、肯德基、塔可鍾和星巴克等企業,都已經將三明治添加到了外帶速食的菜單上,這讓賽百味的獨特性受到挑戰。」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同時,早年間由於激進開店而帶來的危機正在顯現。在中國市場上,因加盟門檻低、菜單單一、口味不符合中國消費者、營銷和數字化建設滯後等問題,賽百味也受到詬病。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關店風波以及在華經營等問題致電聯繫了賽百味,賽百味回應稱,「公司不接受記者採訪,如果需要採訪,請聯繫賽百味美國方面。」

北美門店或陷入飽和?

自2016年以來,賽百味公布的消息主要集中在減少美國門店、擴張全球市場上。這一年,賽百味在美國關閉359家門店,而這個數字在2017年超過800家,而2018年賽百味計劃在美國關閉500多家門店,這意味著賽百味美國門店關閉總數將接近1700家。目前,賽百味在全球擁有超過 4.3萬家門店(而麥當勞在全球也只有3.7萬家門店),即便大量關閉門店,美國本土市場仍然是其最重要的市場,其在美國有25908 家門店,佔比達到了59.3%。根據相關的公開報道顯示,對於此次門店調整,賽百味的主要目是在美國獲取更好的選址和提升市場份額。

「在美國,賽百味的定位特點是便宜和健康,招牌產品是三明治,夾著低卡路里的肉類和大量的蔬菜,讓它和麥當勞、肯德基等主推油炸食品的企業區別開來。」賴陽對記者表示,憑藉著對健康概念的標榜,賽百味發展迅速,2006至2011年間,賽百味門店數量增長了22%,一下子增長到了25285 家。與麥當勞、肯德基不同的是,賽百味所有門店都是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運營,賽百味母公司Doctor"s Associates 從每家門店的營收中抽取 8%作為收入。

「不過,如今這個龐大的加盟快餐王國正陷於門店飽和的狀態,顯得有點後勁不足了。」賴陽認為,「衝擊首先來自於北美競爭對手的增多,從麥當勞、肯德基、塔可鍾再到星巴克等,都已經將三明治添加到了外帶速食的菜單上,賽百味不再獨特,競爭的壓力增大,導致門店盈利難度也提高了。」擴張過程中,賽百味受消費者青睞指數也在逐步下滑。來自美國食品諮詢公司Technomic在2014年的一個消費者調查顯示,賽百味的食物在味道、調味和視覺方面對美國受訪者的吸引力都有所下降。

同時,賽百味早年間的激進開店正帶來副作用。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早年賽百味鼓勵加盟商多多開店,哪怕在附近已有賽百味門店的情況下也可重複開店。這在公司發展前期,有利於市場拓展,並給賽百味帶來了大量的加盟收入,但也最終導致了加盟商們不得不因市場重複而互相競爭,導致三分之一門店是沒有利潤的。在這種情況下,一旦賽百味做優惠促銷,本來壓力就不小的加盟商就會更加吃力。賽百味CEO蘇珊·格雷科(Suzanne Grec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我們希望確保賽百味出現在最好的地段,商店數量不能代表所有。」

在中國市場,賽百味由於低門檻加盟制而帶來的擴張風險也正在顯現。賽百味在中國是特許加盟模式,目前門店超過600家。從其中國官網上可以看到,加盟商要求能全職參與經營管理,要以個人名義申請,同時個人名下存款至少80萬元人民幣,因為單店的前期預估投入為80萬元人民幣,包括初始加盟費(1萬美元)、設備費用(約40萬元)、3個月租金(約10萬元)、裝修費用(約10萬~12萬元)和其他雜項(約10萬元)等。符合了相關條件後,經過初期審核,大約3~4個月後可以成為加盟商,然後再進行選址、培訓、考核等。根據2014年麥當勞公布的特許經營門檻可以留意到,前期需要一次性交納200萬元,不包括租金、人力和每月的抽成等。相比之下,低門檻成為賽百味吸引加盟商的一大特色。

快消行業專家路勝貞告訴記者,目前來講,賽百味產品菜單比較單一,在與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競爭夾擊之中,賽百味的策略是通過特許加盟經營,收取授權費來獲利,不受直營店經營成本的束縛,方便消化自己直營帶來的成本風險。賴陽表示,「在我看來,賽百味早期在中國大量開店依靠的是品牌效應,以為外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就能賺錢,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存在不少問題的。因為加盟門檻低,加盟商條件參差不齊,門店快速擴張必然對品牌的管理規範、食品安全、質量標準、衛生條件、管理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華遭遇水土不服?

「不過,在中國,賽百味最主要的問題也許不在於低門檻的加盟制度,而是口味——簡單來說,就是這種看似健康但是生冷的三明治食物,並不符合中國人普遍的飲食習慣。」賴陽認為,「生冷的食物對於中國人來說,風險比較高,一旦門店在加工、保障食品的新鮮和安全度上不那麼嚴格,很容易造成消費者腸胃問題。」

「為此,賽百味在中國的客群是比較窄的,比如,在國外生活過的人(海歸),來中國旅行的外國遊客,標榜自己比較國際化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以及年輕白領。年長者和年幼者都不是它主要的消費者。在中國適應的消費人群窄,意味著沒有很高的收益回報。」在某中式餐飲品牌就職的李寶(化名)對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單一的菜單、菜品也讓賽百味在紛繁的中國餐飲文化中逐漸被冷落。從賽百味的菜單上不難發現,兩片麵包、兩片芝士、幾片培根、火腿或金槍魚,再來些生菜、西紅柿、酸黃瓜,就構成了其產品的全部。「賽百味的菜單也很久沒有更新,現在的新品更多是對以往產品的升級,比如將配料換成無抗生素版本等。」彭博社曾撰文指出。

「對於健康概念的倡導,中國人也有很多自己的特色餐飲品牌,在《舌尖上的中國》等美食紀錄片里我們看到很多了。同時,平均客單價在27元左右的消費價格在同類快餐中(無論從價格、口感和健康角度)並不那麼具有競爭力,同樣價格下,大家可以選擇的中式、西式快餐品牌太多了。」賴陽說。

賴陽認為,「相比西式快餐的競爭對手肯德基、麥當勞來說,它們在進入中國之後,對產品進行了很多本地化改造,而賽百味似乎缺乏這樣的布局。」記者留意到,在2016 年,賽百味曾推出了一款針對中國市場的川香麻辣雞三明治。另外,相比麥當勞、肯德基在營銷和數字化建設上的熱烈程度,賽百味也顯得滯後。「麥當勞在數字化上建設包括手機點餐等,其實是在減少排隊,門店效率提高之後,單店坪效也會提升。但是可以發現,賽百味門店幾乎不需要怎麼排隊,如果在數字化建設里投入大量成本,可能會得不償失。」李寶對記者表示。

「而相比中式餐飲來說,可以留意到,目前快餐店都在向輕餐轉型,比如,外婆家等新興餐飲品牌,現在基本採用主食廚房做成准成品,然後在店裡快速加工並快速送上餐桌,在價格比較親民的情況下,消費者當然願意吃符合中國人自己口味的食品。」賴陽認為。

在路勝貞看來,賽百味目前的產品種類主要是以低端產品為主,在未來有捨棄與麥當勞、肯德基競爭的趨勢,這樣它會大力發展以低成本為主的產品開發模式。這種是依靠產品走量取勝的策略利潤低,但這種低利潤的承擔者主要是加盟店的老闆,賽百味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地毯式的店面加盟方式來彌補利潤的不足。

·END·

新消費

微信號:Newconsumer

由《中國經營報》快消連鎖版組打造

挖掘消費行業新趨勢、新機會與新模式

打造快消業與連鎖業上下游良性聯動的新型生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消費 的精彩文章:

狂奔下的盒馬鮮生該如何尋路升級?
沃爾瑪中國區一把手在6年內換了4個,這回靠譜么?

TAG:新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