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一抹筆畫草草之下的大格局——劉宏

那一抹筆畫草草之下的大格局——劉宏

劉宏是一位喜歡吳昌碩和齊白石這兩位國畫界巨匠的人,一般喜歡的最後都會學習一下他們。

吳昌碩的畫厚重非常,而白石老人的畫卻充滿了靈動。

但是學習前人也是有很大風險的,你不能陷在前人的藝術泥淖里,被永遠看做是一個追隨者。

劉宏自然非常了解二位大師的風格特點,結合自己的個性,他在大格局上學習吳昌碩,放棄吳的強悍線性,追求渾厚樸實的審美感受,整個畫作看起來顯得非常飽滿大氣。而完成一幅畫後,你能看到他的筆畫線條是鬆動的、汪洋恣肆的,能體會到他作畫時的自如揮灑,這或許就是他取法白石老人的結果。

他筆下的花鳥,注重簡和繁、疏與密的調節與安排,不追求完全的寫實,全部以簡筆線條勾勒,看起來卻形神兼具。他筆下沒有古典文人花鳥畫蕭條、枯殘的意境與感受,每一幅畫都充滿昂揚的生命姿態。

他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上,已經開創出了自己的「劉氏畫風」。

有人評價道:「劉宏的花鳥畫作品在婉約、葳蕤、柔美中,流瀉著一種粗獷、霸悍與雄健。無論是那昂首的雞,還是那沉思的鳥,也無論是那傲雪的梅,更無論那清高的竹,都無不透著對大象無極的叩問和對生命的觸及。」

劉宏,字致微,號糊塗齋主人,祖籍山東省榮城市,1963年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他自幼喜愛繪畫,中學時期受畫家王明泉先生的啟蒙,1981年開始拜著名花鳥畫家姜舟先生為師,專攻寫意花鳥畫,並悉心研習中國歷代書畫名家作品及繪畫理論。他在創作中不拘成法,筆隨心運,逸筆草草,變化自如而不造作。講求象外之趣,畫外之情,作品自然天成。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關於他的「字」的故事。在徐州書畫院擔任副院長期間,老院長馬奉信非常喜歡劉宏對畫畫的勤奮和鑽研精神,又因為兩人經常在一起畫畫交流,於是老院長給他起了一個字:致微——意喻氣勢宏遠,極盡深微。

後來的劉宏也沒有辜負各位老師的培養,已經在全國及多個省市美展中多次獲獎,五次應邀參加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

1996年6月作品《鶴壽》參加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精品展,作品《碩果》獲江蘇省首屆美術節銅獎,《石榴》入選2002全國中國畫大展,《松鳩圖》、《荷塘鴨趣》被中南海收藏,其多幅作品編入《中南海珍藏畫集》、《當代中國花鳥畫集》、《中國當代扇面書畫集》等數十部大型畫冊,部分作品被選送到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比利時、荷蘭、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展出。

2006年的時候,被江蘇省文聯評為江蘇省優秀青年國畫家。他現為江蘇省徐州國畫院專業畫家,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理事,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研究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徐州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高級美術師。

在一次私訪當中,劉宏和採訪者聊到了繪畫和人生的關係問題,他用「無」和「有」這一對哲學思辨的詞語來向我們表達了他的思索:

「畫面上有即無,無即有。它和書法上的【計黑當白,計白當黑】有聯繫但又有區別。」

「書、畫都講究章法的美,有、無與黑、白雖同理,然書法畢竟表現的是語言符號,作品中的每一個字必須是完整的,一幅字就是一個獨立王國;而畫則不同,畫面外往往有更多的故事,一幅畫僅僅是從無限生機中選取著意的一塊,而這一塊又與大千生命神牽意連,或原本就是林中一竹、群中一鳥、萬紫千紅之一朵。如何用一竹、一鳥、一朵去表現其群體的存在,並實現有與無的和諧,當是僅僅毫端之功是不夠的。同時,畫內有個性,畫外有共性,個性之神又蘊共性之韻,神韻俱佳,方為理想之作。」

劉宏說:畫內畫外「那個『無』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且是不容忽視的。」

現在,他已經通過幾十年的藝術創作把自己的這些思考都實踐了出來。在如今大格局變化的時代背景之下,看他的畫作你也能感受到他簡練自由的線條下所呈現出來的大格局之意境!

編輯/Jack

校對/惠風和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翰林書院 的精彩文章:

他,是一位給薩馬蘭奇贈送國禮的畫家
水墨人物,就在一陣風之間

TAG:北京翰林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