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類的科技能否實現像星際迷航3里的一樣在太空中建造空間站讓人類移居太空?
早在1969年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傑拉德·奧尼爾,就開始了人類建造太空城的構想。在奧尼爾的構想中:太空城由一對圓筒組成,太空城內壁建有適合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可以種植花草樹木,裡面還有人工的河流與湖泊。
當然,太空城內還有道路、居民區、娛樂區、商業區和工作區。太空城外有太陽光反射板,用計算機控制進入太空城的光量,製造出白天與黑夜、四季。
太空城的一端是大型的太陽能發電站,另一端則是太空梭或宇宙飛船的停泊艙口。當年的奧尼爾還設計了四種未來太空城的設計方案:最小的長1000米,直徑200米,可供1萬人居住;最大的長32千米,直徑6.4千米,可供2000萬人居住。
1969年11月,前蘇聯的弗拉其米爾·沙塔洛駕駛著「聯盟4號」飛船在太空中與「聯盟5號」飛船實行了接近對接,「聯盟5號」上的宇航員阿利克謝·葉利謝耶夫和葉夫根尼·赫魯諾夫穿上宇航服進入「聯盟4號」,開啟了人類在太空中建造宇宙空間站的歷史。
1971年4月19日,前蘇聯發射了空間站「禮炮1號」,這是前蘇聯第一個空間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空間站,雖然最終因為悲劇而黯然落幕。而真正意義上的空間站和平號空間站的核心艙卻是於1986年2月20日發射升空的,至1996年4月26日組裝完畢,在軌工作了12年之久。
迄今為止,人類在太空中所建造的最大的空間站是國際空間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九個空間站(前蘇聯與俄羅斯先後成功運行八個空間站,而我國的第一個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建成)。自1998年11月20日,發射第一艘貨運飛船「曙光號」至2011年「發現號」太空梭安裝最後一個模板(多用途增壓艙),歷時18年,這是人類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空間站。
人類的科技一直都在進步中,而空間站的建造與探索,其實也就是通往未來的太空城的道路。
TAG:魔童兄弟的小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