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年前的青年是怎樣的模樣,請回答這個百年之問

百年前的青年是怎樣的模樣,請回答這個百年之問

沒想到會將自己的本科畢業答辯搬出來,那個百年之問的音頻就是答辯現場的聲音,第一個上場,投影儀壞了,乾脆脫稿演講,洋洋洒洒。

這篇文章便是闡釋文章的稿子,大家應該能看懂,哈哈,以此紀念百年前的中國少年。

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是寫於1900年,而此張照片的時間是民國八年,也就是1919年,所以說此刊《少年中國》,應該是受梁啟超這篇文章的影響,少年強則中國強,那麼我本人且將本次答辯的主題取為「少年中國」吧。

百年前的青年是怎樣的模樣,這個跨越百年的問題當由以梁啟超為代表的那一代人回答。

在改革開放後的今天,新中國步入飛速發展的快車道,無論是國民經濟還是內政外交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當今世界仍不穩定,而且我們面臨改革的深水區、攻堅期。

我們該如何堅定信仰,借鑒吸收中西文化,如何守好百年前仁人志士為新中國繁榮富強打下的百年基業,我想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正是因為這一點,我把梁啟超的社會進化論提出來。

在文章中,我分為三個時期來梳理梁啟超的社會進化論思想,這三個時期的思想的邏輯結構大致是一致的。就拿第一個時期來說,分別從理論支撐、創新發展和實踐應用三個標題來闡述自己的理念,其他兩個時期也是依次類推。

在此,我希望以另一種邏輯,即以國與民的關係,來把這個主題闡釋明白。

第一個時期,是維新變法時期,從1891年到1898年,從梁啟超入萬木草堂拜康有為為師,到戊戌政變。

梁啟超繼承了康有為與嚴復的思想,尤其是以康有為的三世說為主體,創立了三世進化論,他的思想和主張從國家層面延伸到個人層面、百姓層面,從社會領域到政治領域再到人性。

梁啟超認為廣義的社會之所以動蕩不堪,其癥結和原因在於政治,於是探討社會進化問題轉變為探討政治完善和進步的問題。

所以他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一個基本方向。

治天下者有三世:一曰多君為政之世,二曰一君為政之世,三曰民為政之世……一君者,昇平世之政也;民者,太平世之政也……未及其世,不能躐之;既及其世,不能閼之。

梁啟超把康有為的三世分別對應政治方面的多君主,一君主和民主的政體形式。

第一,梁啟超是想表達三世所對應的政體形式是穩步向前、依次推進的,既不能跨越,更不能阻塞妨礙。

第二,梁啟超認為中國正處在君主專制的昇平世,而像英國、日本是處在昇平世到太平世的過渡階段,而美國、法國這樣的共和制國家是處在太平世階段。

所以說,我們要學習和效法的榜樣是英國、日本這樣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其實質便是在鼓吹維新變法,維護君主立憲。

當然政治本身在變,其變化的根源在人,即人性的變化。

據亂世之民性惡,昇平世之民性有善有惡,亦可以為善可以為惡,太平世之民性善。

當時一部分中國人的確接受了西方的先進思想,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人,處在愚昧無知的狀態中,所以說人性必須經歷有善有惡到性善的過程。

那麼這又回到了社會政治層面,本質上是解釋了維新變化的重要性,推動政治改革的進程。

但是人性變化的依據是什麼,換句話說,社會進步發展的原動力是什麼,我們依然需要探索,梁啟超在繼續尋找中國的出路。

第二個時期,梁啟超流亡日本的時期,從1899年到1917年,這個時期梁啟超提出了「國家主義進化論思想」。

以強權為基礎,以新民思想為核心,從百姓層面,國民層面,上升到國家層面。

這一部分主要講述他的新民思想,梁啟超吸收了加藤紘之的思想,提出進化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

蓋生存競爭,天下萬物之公理也。既競爭,則優者必勝,劣者必敗,此又有生以來不可避之公例也。

梁啟超提出這個目的便是喚醒沉睡的中國人,認識競爭的重要性。

新民之義取自《大學》,以為欲維新吾國當先維新吾民,要達到新民水平,梁啟超在此提出了兩個條件。

第一個,需要具備國民資格。

那麼什麼是國民?

國民者,以國為人民公產之稱也。國者積民而成,舍民之外,則無有國。以一國之民,治一國之事,定一國之法,謀一國之利,捍一國之患。其民不可得而辱,其國不可得而亡,是之謂國民。

第二個,我們對待一種文化,要中西結合,借鑒西方,為我所用。

第三部分,梁啟超的思想來了一個急轉彎,從1918年到1929年,從參加巴黎和會歸來到去世,梁啟超的社會進化論思想稱為「綜合主義」。

梁啟超意圖將西方的物質文明與東方的精神文明相結合,以東方的精神文明為主位。

梁啟超看到一戰後歐洲的滿目瘡痍,開始反思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存在缺陷的,他認為歐洲遭受戰亂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他開始接觸學習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並且融合了中國儒家傳統的陽明心學,其實質是對中國儒家文化的回歸。

他希望在文化層面捍衛住民族的尊嚴,使中國蔑視西方並在西方的基礎上攀上自己的位置成為可能。

梁啟超這個時期則認識到,上至國家,下至國民,唯有共同努力,共同進步,方可立於世界。

如今假定世界大勢在這種前提下,我們作為世界的一部分,中國應該怎麼樣,我國民應該走哪條路,才能讓中國在世界上站立起來。

梁啟超把他的做法稱之為「國民運動」。

有三點含義:

第一,國家要大力發展全民政治;

第二,提倡國民要有「盡性主義」,人人各有所長;

第三,建立法治精神,依靠青年的力量。

從維新變法,到流亡日本,再到後來的遊歷歐洲,梁啟超提出的人性變化,新民思想,國民運動,無論梁啟超的社會進化論何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到底其思想是唯物論還是唯心論,這都不是特別重要,梁啟超的心在國家,根在國民。

國家強大,人民富強,國與民缺一都無法實現這兩個目標,這也是梁啟超和那代青年最熱烈的夢想

梁啟超的思想是當時社會發展的產物,其思想有著不可否認的歷史局限性。

我們更要看到其價值內涵,對於現在,我們該如何堅定信仰,走好中國發展的道路,我們從百年前有識之士的思想可知一二。

那個百年之問,那代青年已經給出答案。

在遊歷何麟老先生故居時,曾看到這麼一句話,深受觸動。

凡是學者專家以及有知識的青年,均應有政治信仰。或均應設法培養成健全的政治信仰和正常的政治興趣。無論個人的政治信仰與現政權契合與否,各人均應有其裨益於國家前途、人民幸福的合理的態度。

當我們國家和民族出現危機時,那代青年人,以梁啟超為代表,用思想作為武器,承擔起那個時代的重任。

願我們像百年前的那代青年,

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舉世濁清,全賴吾輩激揚

漂泊的靈魂

英語|閱讀|健身|電影|遊記

沒有最終的成功

也沒有致命的失敗

最可貴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吾輩激揚 的精彩文章:

TAG:吾輩激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