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OV、小米2018新品齊發!哪款值得買?
時間的車輪來到2018年,手機市場也逐漸進入了飽和期。除了極少數廠商的逆市增長之外,大多數廠商都放緩了增長的腳步。不少廠商的出貨量出現了下降,IDC的數據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手機出貨的主力是中低端產品,而千元機中絕大多數都是由代工廠生產製造的。2017年手機代工廠的排名如下:
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目前已經進入了手機替換升級的通道。
然而,目前市場上的手機的品牌和型號層出不窮,如何在如此玲琅滿目的商品中,甄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呢?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拋磚引玉,從較為專業的角度,聊一聊國內目前主流的一些手機品牌的系統特色,以及當下市場上熱門的暢銷機型的生產製造的情況,並對其做工和設計給出一些點評。
華為
作為國產廠商的老大,首先要說的當然是HOVM幾大家中的華為了,華為最新公布的財務年報如下所示:
從Mate 9項目開始,華為開始對於Android系統進行了大量底層的優化,並逐步擴張到了一支數千人的軟體研發團隊。這也是為何華為能夠在十幾款機型上同步升級到Android 8.0的主要原因。
先簡單聊一下P20系列吧,其實看到主攝的像素數的時候,我就感覺這款產品和當年諾基亞的Pureview技術非常類似。
而超採樣技術,也證明了兩者在技術上是同源的。下圖來自諾基亞Pureview技術白皮書。
Damian Dinning當年在接受訪談的時候曾經說過,諾基亞整整用了五年時間才將Pureview技術開發完成,而華為這次通過招募原諾基亞芬蘭研究院的團隊,成功地迅速實現了彎道超車。
比較詭異的是,雖然華為的技術與諾基亞是同源的,甚至兩款產品的成像風格和某些技術弱點都一模一樣,但是在事DxOMark上,諾基亞808隻有61分,而華為的P20 Pro卻高達109分。
代工廠方面,華為高端的Mate系列和P系列都是在華為東莞松山湖製造基地生產的。早年的P系列曾經交給偉創力代工,但是近年來高端產品已經完全實現了自產自研。而對於低端產品,我之前的文章里提到過,凡是低端的同時又是非海思方案的產品,交給代工廠來製造是大概率事件。
而華為的平板,大多由比亞迪代工。筆記本方面,Matebook的製造主要交給重慶達豐(廣達重慶廠)和旭碩(和碩重慶廠) 來負責。
▼選購建議與技巧:
華為的高端產品系列,包括Mate系列、P系列、Porsche Design等,都為自研自產,品質相對有保證,可以放心選購。對於以榮耀的千元機為代表的低端系列產品,個人的建議是可以選擇海思方案的型號,目前主要是Kirin 659方案的機型,例如榮耀暢玩7X,就是由華為設計,然後交由比亞迪製造的,這些手機華為的參與度相對會更高一些。而採用高通和聯發科低端方案的榮耀產品,則有較大概率是完全交給ODM來完成的,相比其他品牌的ODM產品優勢不大。
OPPO
OPPO的手機常年在中國移動的終端質量報告中獲得較高的排名,射頻方面的表現尤其比較亮眼,可以說僅次於蘋果三星和華為,購買人群比想像中要高端不少。
回到ColorOS,我使用過的有OPPO的R7s,本身ColorOS這個系統從UI上來說就與iOS有很大的相似度。到最新一代的系統仍然如此,系統有不少人性化的細節設計,整體的使用體驗還是不錯的。不過這一代ColorOS相當強勢,已經不允許將第三方的Launcher作為主桌面了。系統更新力度方面,OPPO略有欠缺,如與vivo X9同時代的OPPO R9s,已經不再提供升級到奧利奧的更新服務了。
手機的銷量是各種綜合因素的集合,並不是配置高用料好就一定會取得高銷量的。OPPO顯然深諳此道,R系列的中端准旗艦定位也助其創造出了多個爆款產品。很多用戶嘲笑說藍廠綠廠是萬年microUSB,誰先用Type-C介面誰就輸了。藍廠和綠廠不用Type-C,絕對不是出於成本的考量,這其實是一個歷史問題。而從拍照的角度來說,R9s的IMX398可以說是一個高峰,而後R11和R11s搭載的三星S5K2P7反而是有所退步的。
來看具體的產品,OPPO早年有極少數產品是由代工廠製造的,目前基本全部自產。供應鏈的消息是今年可能會開始在低端的A系列嘗試ODM的產品,而高端的Find系列可能會重新推出。
目前最主力的R15,採用的是MTK P60,而夢境版採用高通SD660。兩者之中顯然高通版本更值得入手。聯發科的P60其實有一些不明顯的短板,在發布會上廠商都未曾提及過。比如P60中的ISP就相對孱弱,要知道高通那邊連625都已經支持4K視頻編碼了,可以拍攝4K錄像。而聯發科這邊即使是P60,最高智能支持到1080P的視頻拍攝,所以R15包括即將上市的360的N7都是無法支持4K視頻錄製的。
▼選購建議與技巧:
R系列中採用高通方案的R15夢境版是不錯的選擇,低端的A系列由於目前是完全自研自產的,所以品質相對也有較高的保障。當然,更高端的Find系列也值得期待。
VIVO
說完了綠廠來說藍廠。藍廠和綠廠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有些方面又有所差別。
與OPPO類似的是,vivo之前也貫徹大小機的產品線策略,型號帶Plus的大機不論是電池容量,還是音頻方案,甚至是相機的選擇,都比不帶Plus的小機要高出不少。以X系列為例,X7 Plus雖然比X9落後了一代,不過攝像頭採用的索尼IMX298相比X9採用的三星S5K2P7要好了不少。當然,到了X21產品線又開始收歸統一。
Funtouch OS同樣是與iOS高度接近的一個Android Launcher。經過幾代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了,提供了不錯的使用體驗。從更新頻度上來說,幾個月提供一次安全補丁更新,兩年前的機型也提供升級到Android 8.1的通道,可以說比OPPO更厚道一些。
目前市場上的主力當然還是X21,是vivo自研自產的。vivo除了少量低端Y系列,如Y71是由長城代工的,其他絕大多數是自研自產的。
大家不難發現,不論是X20還是到X21,以及最新的APEX,屏幕上方和下方的天線凈空區都越來越小,這就對天線的設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vivo為此也是不惜重金,挖來了在蘋果、htc等多家公司供職過的天線專家:
▼選購建議與技巧:
最主力的X系列完全自研自產,品質有保障值得入手。Y系列避開代工的機型後,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會有一些功能缺失,如某些型號沒有指紋識別功能等。不著急的用戶,也可以等待6月份即將發布的旗艦,從APEX的情況來看,這款旗艦的屏佔比會相當之高。
小米
我並不是國內第一批使用MIUI的人,首次接觸MIUI已經是2012年了:
當時的版本是MIUI2,基於ICS,產品的bug還不少。當時自己換了Matr1x的內核:
發展到現在的MIUI9,可以說整個系統成熟了不少,體積也變得更大了。可定製的細化選項不少,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從MIUI9開始,系統內不再內嵌極簡系統,對於許多購買紅米作為老人機使用的用戶來說,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從MIUI9開始,極簡桌面作為一個APP提供下載,但是相比內嵌的系統,還是有許多不同之處,例如APP的撥號界面就直接採用了MIUI9的撥號盤。
目前想要使用完整版的內嵌的極簡桌面,只能購買一台能夠降級到MIUI8的手機,如紅米4A,然後官方解鎖後,降級到MIUI8,也是頗為麻煩。
MIUI對於系統的更新力度還是不錯的,在國內廠商中,僅次於華為,相比藍廠的力度更大一些。不過除了最主力的幾款小米旗艦之外,其他的手機都是只更新皮膚不更新內核,也就是雖然用上了MIUI9,但是安卓版本並沒有改變,新系統帶來的新特性以及性能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了。
最旗艦的機型,基本都是自研的,由於沒有工廠會交給富士康等代工,類似蘋果的模式。而佔據出貨主力的千元機,則是ODM的天下了。以最近上市的爆款紅米Note5為例,就是龍旗負責的,由於產能的關係,還同時交給富士康和英業達兩大EMS企業代工製造。
另外一款近期值得關注的產品是剛剛上市的小米6X:
這款產品在硬體上是非常有特點的,這裡引用一張來自愛玩客的拆機視頻截圖,可以發現這款產品內部的結構類似iPhone,並沒有使用傳統的鎂鋁合金中框結構,這在小米自家的產品中也非常少見:
▼選購建議與技巧:
不論是千元機市場或是採用高通SD845平台的高端產品市場,小米的產品的性價比都是相當不錯的。紅米Note5的綜合實力,在同價位段難尋對手,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小米由於關稅的原因,在印度漲價了,紅米Note5漲價100元,小米電視4漲價500元,相比而言國內的價格還是比較不錯的。
魅族
第一次接觸魅族的安卓手機,還是2010年底上手體驗的魅族M9工程機:
而這次15的發布會,楊顏發布了最新的Flyme 7系統:
Flyme系統的設計和易用我就不多說了,還是比較有特點了,經過幾代的發展早已實現了穩定和易用的結合。之前使用Pro 7 Plus的時候也覺得系統的綜合使用體驗不錯。不過更新較慢一直是被詬病的一個方面。
以Pro 7 Plus搭載的Flyme 6為例,該機上市是在2017年的8月份,研發應該始於2017年年初或更早,然而直至2018年的2月,其穩定版系統的安卓補丁仍然停留在2017年4月, 旗艦機整整十個月不打Android安全補丁,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了。
Pro 7 Plus整體來看是一款不錯的產品,但是由於主控方案和售價等各方面綜合的原因,並沒有獲得太高的銷量。魅族出貨的主力更多是依靠魅藍。魅藍S6是由振華製造的,而近期比較熱門的魅藍E3則是交由與德(Wind)來ODM的。
從拆機圖來看,產品的做工不錯,鎂鋁合金中框加上CNC切割的背蓋,可以說基本體現出了IDH較為高超的設計水準。另外,樂視移動退出市場後,魅族成為充電領域引入新技術的唯一旗幟了,這次E3所採用的充電技術,也是相當領先的。
值得一提的是,魅族研究院是國內唯二的擁有CNAS認證的OTA天線實驗室的手機廠家(另外一家是華為),從其中也能看出黃章對於技術的追求。
▼選購建議與技巧:
雖然15的屏佔比不高,但是綜合的手感和震動反饋等帶來的總體使用體驗還是不錯的,三款產品中15是魅族自己的工廠生產的,可以考慮入手。魅藍E3同樣擁有不錯的性價比,包括虹軟演算法等都有搭載,產品力在同價位段中也是領先的水平。
鎚子
早在2014年T1剛剛上市的時候,我就入手了一台。珍藏至今,也算是半個錘粉吧:
Smartisan OS的幾大特色功能,包括大爆炸、一步以及閃念膠囊,對於一部分用戶的確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大爆炸,以及被多個其他系統仿造。515臨近,個人認為發布會上,鎚子產品的革新更多的應該是來自軟體方面的,畢竟愚人節上的視頻,已經透露了不少,比如賽Siri,更大的大爆炸等等都是軟體上的優化。
代工廠方面,鎚子也更換過好幾撥。第一款T1是自研的,富士康代工。而後T2的代工廠改為了松日數碼,中間還經歷了中天信的破產。堅果第一代這是交給希姆通ODM的,而後M1L是富士康旗下深圳鴻富泰代工,堅果Pro是智慧海派代工,堅果Pro2開始,交由中諾旗下的以諾製造。
目前國家3C網站上有一款代號為DE106的產品,同樣是以諾代工的,不知是否就是傳說中的R1?
其實,之前由某個去鎚子面試的網友泄露出來的公司內部圖片可信度很高。Revolution One矽谷版完成字樣,感覺更像是一個軟體項目。而計劃5月15日上市的Trinity(三位一體)和Trident(三叉戟)都和數字三有關,懷疑可能就是T3/T3L。實際情況到底如何?鳥巢的發布會值得期待。
▼選購建議與技巧:
從硬體的角度來說,鎚子產品的硬體只能算是中等水準。李劍葉領銜的出色的工業設計團隊,加上吳德周帶隊的工程團隊,產品的綜合表現應該說不會太差,可惜目前的出貨量還不大,很難獲得大代工廠的資源傾斜。總體來說,適合那些對於Smartisan OS的特色功能有使用需求的用戶們入手。對於一些文字工作者,使用閃念膠囊配合大爆炸,可以較為便捷地創作出一篇短文,還是比較實用的。
蘋果
除了安卓陣營,蘋果作為佔據整個手機行業80%以上利潤的企業,也是必須介紹一下的。
iOS系統無需多言了,不論是流暢度還是安全性都是領先的,關鍵這個封閉的系統還是蘋果獨佔的。
蘋果將大量訂單交給富士康,也是情理之中。富士康在產品的量產過程中,給蘋果提供了大量幫助和支持。上圖就是國外網站泄露出來的iPhone X還在EVT階段時候的三維圖。可以看出當時結構光還未完全成熟,蘋果考慮在後蓋使用指紋識別。
富士康為蘋果的手機開發了大量製造使用的治具。
iPhone X的內部結構圖,可以看到無線充電當時已經確定。
蘋果的優勢在於同時擁有硬體工程團隊和操作系統軟體團隊,並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款晶元。小米為了儘快完成845平台的開發,常駐了幾十名工程師在加州的高通和谷歌,然而這對於蘋果來說,就是三個部門之間的日常合作而已,這樣的軟硬體合一的組織架構,顯然更容易創造出具有革命性的產品。iPhone X的結構光至今無人能仿就是個例子。
最後用一張收藏的部分智能手機的照片鎮樓。
關於目前市面上,銷量最集中的幾款產品的介紹大致就是如此。限於篇幅的原因,很多細節只能點到為止,就不再詳細展開了。後續希望能有機會結合單個的產品,再做詳細的展開說明。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大家選購手機有所幫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常見LCD顯示器參數介紹,媽媽再也不擔心我看不懂參數表了
※性能、壽命大幅提升:intel 英特爾 發布 Optane 800p 傲騰緩存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