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中一場雙方都不想打,但又打得轟轟烈烈的戰爭,中國躺槍損失大

二戰中一場雙方都不想打,但又打得轟轟烈烈的戰爭,中國躺槍損失大

二戰時期日本和蘇聯兩大陣營的針鋒相對而感到不寒而慄。當時兩個超級大國給人的感覺就是隨時都可能打起來,他們在中國東北的張鼓峰發生了武裝衝突,一場雙方都不想打但又打得轟轟烈烈的戰爭。

1938年7月,日軍在中、朝、蘇三國邊境交界的張鼓峰向蘇軍發動進攻,引發「張鼓峰事件」。圖們江邊一個名叫張鼓峰的地方,日軍與蘇軍發生了軍事衝突。

7月31日夜,日軍開始炮擊張鼓峰,隨後投入2個步兵大隊在炮兵掩護下開始進攻,分別於8月1日凌晨4時40分和6時攻佔了張鼓峰和沙草峰。

正當日軍得意之時,八月二日,蘇軍突然發動猛烈反擊,兩個師的蘇軍在飛機和重炮的支援下,以二百多輛坦克的攻擊陣容直衝日軍陣地。經過五天的戰鬥,日軍遭遇慘敗,傷亡一千四百多人。8月10日夜,蘇日雙方在莫斯科簽訂了《張鼓峰停戰協議》,雙方軍隊於8月11日12時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張鼓峰本是中國領土,沙俄在簽訂《中俄璦琿條約》時竊取,日軍佔領中國東北後,又將其劃入「滿洲國」。真正的輸家卻是躺著中槍的中國——蘇軍乘日軍後撤,佔領了整個張鼓峰地區,將其劃為「蘇滿(中)界山」,並將其在洋館坪一帶的控制區推進到圖們江邊,僅給中國居民留出一條通往防川的狹窄「通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第一個去轟炸日本的竟然不是美國?真相讓人不敢相信
二戰德國的新式武器,彰顯了德國人的黑色幽默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