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北大120校慶日,Cell Stem Cell發布鄧宏魁教授訪談:用心培育下一代科學家

北大120校慶日,Cell Stem Cell發布鄧宏魁教授訪談:用心培育下一代科學家

北大120校慶日,Cell Stem Cell發布鄧宏魁教授訪談:用心培育下一代科學家

本文轉載自「BioArt」,編譯:迦漵,責編:狄德羅。

儘管師生關係對科學家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這一點卻並沒有在科學研究中凸顯出來。Cell Stem Cell雜誌在為期一年的系列專題中採訪了許多不僅在學術上取得傑出成就,也是優秀導師的科學家——鄧宏魁教授就是其中一位。BioArt特編譯此文,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推送給大家,願每位年輕一代的科研人都能在探索之路上得良師,獲益友。

Q(Cell Stem Cell):您指導研究生和博後上的哲學理念是什麼,這二者之間是否有差異?這些年來,您是否預見到自己在指導理念和風格會有變化?

A(鄧宏魁):我和不同的學生之間交流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這取決於他們的訓練水平、需求和個性。正如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對低年級的學生,我希望他們培養好自己的實驗能力並閱讀一些文獻;隨著他們不斷成長,我也會鼓勵他們獨立思考,敢於提出自己的科學假說,並用實驗去檢驗這一假說是否成立。我覺得我作為一個導師,應該做的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成為優秀的實驗能手,能夠選擇好的科學問題,並且能夠感受到科研帶來的興奮。

最近幾年,我在實驗室經常組織一些團隊活動,包括徒步旅行和長跑,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科學研究中保持毅力和勇氣。當然,這些活動也為實驗室成員提供了寶貴的機會,促進他們交流,彼此增進認識。同時,對於我來說,也是一個充分了解他們個性與需求的好機會。

對我的學生,我試圖在「直接指導」和「給他們一定的空間「上保持一個平衡,這樣有利於他們自己獨立解決問題。對低年級的學生,我會花很多時間與他們討論課題、分析數據,並在他們有需要的時候幫助指導他們。但是對高年級的學生和博後,我則給他們更多的自由,以促進他們的研究能力,學習對課題的把控能力。此外,我也給他們提供一些論文寫作、審稿和基金申請的機會,這些都對他們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現在的學生中有越來越多的「90後」,他們有強烈的個性和良好的學習能力,但是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因此,我傾向於和這些年輕學生保持更頻繁的交流,並要求他們對一些新發表的論文以及經典論文撰寫評論。

Q:學生在選擇導師的時候應該考慮哪些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問題?

A:在選擇導師時,年輕的學生應該清楚自己對哪些研究領域感興趣。他們需要選擇那些能夠為他們提供最佳訓練機會的實驗室,以及能夠幫助他們發展職業生涯的研究機構或企業。在他們做出選擇之前,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做足「功課」,閱讀有意向的導師的論文,並了解導師當前的研究工作。學生們還應該與他們有意向加入的實驗室裡面的學生或者博後交流,從而更深入地了解該課題組。一旦他們圈定了選擇的範圍,就請求和導師進行交流。一般來說,導師通常很樂意與對他們自己工作真正感興趣的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申請人可以談談自己為什麼對他們的研究工作感興趣以及表達自己為什麼希望加入實驗室的意願,爭取打動未來的導師。

Q:學生們除了選擇自己的主要導師之外,對於其它導師的選擇您有什麼建議嗎?

A:不同的實驗室有不同的研究風格。有些實驗室很專註,而有些實驗室可能有一些廣度。總的來講,當前的一個趨勢是利用交叉學科的方法去解決複雜的問題。例如,和其它許多實驗室一樣,我自己的實驗室就會運用跨學科的方法來解決再生醫學中的基本問題,包括體外和體外的細胞重編程以及命運決定。

為了準備跨多個學科的研究與合作,你需要建立一個廣博的知識庫,而不是在你職業生涯早期訓練過程中變得十分狹隘,只閱讀與自己實驗緊密相關的論文。培養自己與多個研究領域專家溝通的能力十分重要,這將會大大拓寬你的研究視野,有助於幫你找到自己認為最獨特的研究領域。

Q:您認為導師的職責是什麼?

A:我相信,作為一名導師,最重要的職責是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的長處和短處。正如中國古詩描述的那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與此同時,我也很想幫助我的學生儘可能地克服缺點,當然這需要時間和耐心。

舉個例子,我的一位優秀學生(現在博士四年級)在剛進實驗室的前幾周看得出非常缺乏自信,不能夠自己決定下一步做什麼,非要靠他人給予意見。我了解該情況後,給了這個學生一個容易做的課題,先從頭開始,並且鼓勵他與實驗室其他人討論自己的想法,然後自己制定研究計劃。而隨著這個課題後期變得越來越難,這個學生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研究能力,並且自信心也顯著提高了。

而另一方面,對於更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我會鼓勵他們參加一些會議並與其他參會者交流。我會要求他們在參會結束後回到實驗室交流他們所學到的新知識。

作為導師,我的大門永遠向學生敞開。

Q:當您成為導師時,您希望告訴自己的一件事是什麼?

A:我會告訴自己,我需要更積極一點,並鼓勵我的學生。我認為,作為導師,我可能有點太挑剔。在實驗室組會和文獻彙報中,我會表現得過於苛刻,因為我有很高的期許,並認為學生表現得很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儘管如此,我的很多學生都受到了良好的訓練並且發展得很好。但是我很快意識到,每個學生其實都有獨特的個性和需求,在一個更積極向上的環境中這些學生可以做得更好。

雖然我現在和學生討論科學問題的時候仍然十分挑剔和苛刻,但是我會努力表現出更多的鼓勵和理解,並且讓學生知道我對他們的想法(ideas)、努力以及他們對科學的貢獻表示讚賞。

Q:資深研究人員對於職業初期的年輕科學家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資深的研究人員,您覺得您對年輕的教師負有什麼樣的職責呢?

A:年輕教職人員往往會焦慮。怎麼建立新的實驗室、怎麼開啟成功的職業生涯……這些都會讓他們感到焦慮。資深研究人員可以提供一些建議,來指導年輕人具體怎麼做。特別是在運行實驗室、利用大型儀器設施以及項目/時間管理方面給出指導。另外,資深人員還可以為年輕老師在論文寫作和基金申請方面提供指導,這對於年輕人的生存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Q:作為一名資深研究人員,您對鼓勵和支持女性以及「少數群體」(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的發展進步有什麼想法?

A:為了支持和鼓勵女性科學家和「少數群體」的科學家,我會儘可能給他們提供好的機會,展示他們的成果。這種機會不僅體現在實驗室組會或內部討論會上,而且還會出現在國內或者國際性的大會上。這些都可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並與其他科學家建立聯繫,這對職業生涯成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Q:哪些導師讓您最難忘?他們對您的人生、職業生涯以及指導學生的風格有什麼樣的影響?

A:對我影響最大的兩位導師分別是UCLA的Eli Sercarz以及紐約大學的Dan R. Littman。他們都是有遠見卓識的傑出科學家。Eli是我讀博士期間的導師,給予過我很多鼓勵,激勵著我的科學事業,並教會了我在研究的過程中要保持開放的心態。

Dan是我的博後導師,他不僅鼓勵我,並且給我挑戰讓我創造出好的想法。他希望我能夠審慎的對待自己的研究,並提前想清楚下一步要做的工作。他還向我展示了設定一個目標的重要性。當時對於我而言,目標就是尋找艾滋病毒的共受體,並為此作出不懈努力(BioArt註:鄧宏魁教授在博後階段最終知道到了艾滋病毒的共受體,相關工作1996年發表在Nature雜誌上)。也許我從他那裡學到的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即使面對最有挑戰的任務也毫無畏懼,無論技術上的挑戰有多大。他永遠是我的榜樣,他不僅教會了我如何開展我的事業,而且教會了我如何指導學生。

Q:您對於學生在建立學術交流網路方面有什麼建議?您認為導師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A:我鼓勵學生參加國際會議的一個原因是為他們提供這種學術交流網路構建的機會。我向他們強調了這種網路的重要性,並告誡他們不僅要與本領域的人建立關係,而且還要同那些將來對我們有潛在重要作用的其它領域專家建立關係。在這種交流過程中,學生們能夠有機會學習其它領域專家的研究方式、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十分鼓勵我的學生培養這種交流習慣,以便他們能夠從外部專家、合作者或潛在合作人員那裡尋科研或職業方面的建議。

Q:您怎麼看待在指導學生上的「可塑性」問題?您認為導師在多大程度上需要改變他們的指導風格?

A:正如我前面所講的那樣,初為人師的時候,我可能過於嚴格和苛刻。但我很快意識到這一問題並努力做出了調整,以便根據不同學生的才能和興趣與他們互動。

例如,我發現有些學生在面對挑戰的時候表現得很好,但是有些學生可能需要更多的鼓勵。我的目標是發展一種積極地、鼓舞人心的師生關係。正如中國俗語中講的那樣,「以不變應萬變」。於我而言,指導學生的基本原則就是幫助每個人成長,激發他們的自信心,鼓勵他們成為優秀的研究人員,不僅能夠提出好的問題,還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參考資料: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DIA中國年會重磅消息揭曉……
全球最有錢的75位醫藥人揭曉,恆瑞孫飄揚夫婦中國第一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