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作霖的戰敗,卻成為張學良成名戰,踩在父親肩膀上的少帥

張作霖的戰敗,卻成為張學良成名戰,踩在父親肩膀上的少帥

民國是指1911至1949年的這段時間,雖然說這個時期很短但是她的熱鬧卻絲毫不亞於春秋戰國時期,光總統就換了五個,就不要說各地方中的軍閥了,人常說春秋無無義戰,在我看來民國沒有為民而戰的戰鬥只有為利益的爭鬥,奉直大戰就是這句話的典型的代表。

奉直大戰是指以張作霖為代表的奉系軍閥同吳佩孚所代表的直系軍閥為了自己的利益展開的鬥爭,成為東北王的張作霖野心變的非常大,他要染指天下,張作霖就看上了津京這一塊地方,然則津京之地是人家吳佩孚的地盤,為了奪取津京之地張作霖不希同日本人合作,意圖藉助日本人的關係在京奉鐵路上運兵,這樣做是因為列強不允許軍閥在京奉鐵路上運兵,只允許運送貨物以及乘客。為此張作霖不惜答應日本提出的二十一個條約,條約中重點的提到了對中國東北的土地商租,雜居,合辦農業以及東北的附屬工業,這就造成了日本人在皇姑屯將張作霖炸死。

第一次直奉大戰於4月29日全面爆發,張作霖分了三路大軍,加起來大概有十二萬的人,為了準備直奉大戰張作霖的準備可謂是十分充足,結果東西南三路大軍除其子張學良所率部隊攻下霸縣小有勝利之外,奉系的軍隊差不多都被打敗了。對此就有記者報到稱張學亮所率之部以攻下霸縣,現正向前方進攻,除此以外張作霖大軍退東北之時同樣也是張學良帶兵守住山海關擋住了直系軍閥。從1922年4月29日奉直交戰至同年6月15日雙方全面停戰並以山海關為界限,張學良在此次大戰中佔得成分太大了,於是便有人猜測張作霖準備奉直大戰完全是為了培養張學良,其是就我個人來看無論是張作霖從兵力分配,戰前準備,還是敗亡撤退都不足以看出他在刻意培養張學良,甚至於張學良的表現也讓他刮目相看,首先看他為了運兵不惜和日本人合作做出喪權辱國的事,絕不是一個張學良能說的過去的,因為在張作霖心中家人遠沒有自己的前程重要。其次在看張學良在戰場上並沒有擔任重要角色,霸縣在吳佩孚的眼中根本不重要要不然以吳佩孚的軍力完全可以全部都安排重火力,這樣說只是因為在三國演義中就有公孫贊為培養兒子不惜讓其充當先鋒,張學良之所以能勝,大概是因為他是奉系中的少壯派官兵,戰術戰略都比較新穎吧,當然這是相對於像吳佩孚,張作霖這些老派軍閥打仗的套路,還有就應該是霸縣在吳佩孚的眼中根本就不重要,還有張學良駐守山海關抵抗吳佩孚的進攻可能是因為奉系其他人都打了敗仗,心中對直系軍有些害怕,再則對張作霖來說他是打仗的老油條了,山海關是東北的門戶山海關在東北就還在,對於像張作霖這樣久經沙場的老江湖來說失敗並不算什麼,可怕的是自己沒有東山再起的資本,因此山海關交給對直鬥爭之中有些勝利的兒子張學良是一個最好的決定,何況張學良還是自己的兒子不用擔心他像其他人一樣反叛自己。

所以我認為在奉直大戰中少帥張學良能被張作霖委以重任全都是自己在奉直大戰中的表現,如果非要說將山海關交給張學良鎮守是因為他的特殊身份那也說的過去,畢竟張作霖有這方面的想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備若能如此,漢室何至於衰敗,不是阿斗無能,只是父親太敗家
解放戰爭後,蔣介石退守台灣,問張學良後悔嗎?答:不後悔

TAG:戲說那歷史 |